日常基本商務禮儀知識大全2

  六、握手禮儀

  一握手的順序:

  主人、長輩、上司、女士主動伸出手,客人、晚輩、下屬、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緊握雙方的手,時間一般以1~3秒為宜。當然,過緊地握手,或是隻用手指部分漫不經心地接觸對方的手都是不禮貌的。

  3、被介紹之後,最好不要立即主動伸手。年輕者、職務低者被介紹給年長者、職務高者時,應根據年長者、職務高者的反應行事,即當年長者、職務高者用點頭致意代替握手時,年輕者、職務低者也應隨之點頭致意。和年輕女性或異國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時,年輕者對年長者、職務低者對職務高者都應稍稍欠身相握。有時為表示特別尊敬,可用雙手迎握。男士與女士握手時,一般只宜輕輕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時應脫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時雙目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多人同時握手時應順序進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況拒絕對方主動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乾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

  7、握手時首先應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時,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後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無握手之意,男士則點頭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動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長輩握手時,年輕者一般要等年長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級握手時,下級要等上級先伸出手再趨前握手。另外,接待來訪客人時,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義務,以示歡迎;送別客人時,主人也應主動握手錶示歡迎再次光臨。

  8、握手時一定要用右手,這是約定俗成的禮貌。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印度、印尼等,人們不用左手與他人接觸,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衛生間的。如果是雙手握手,應等雙方右手握住後,再將左手搭在對方的右手上,這也是經常用的握手禮節,以表示更加親切,更加尊重對方。

  9、在握手的同時要注視對方,態度真摯親切,切不可東張西望,漫不經心。如果是一般關係、一般場合,雙方握手時稍用力握一下即可放開,時間一般為2至5秒。如果關係親密、場合隆重,雙方的手握住後應上下微搖幾下,以體現出熱情。如果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輕握女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緊太久。

  10、如果是戴著手套,握手前要先脫下手套。若實在來不及脫掉,應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不過在隆重的晚會上,女士如果是穿著晚禮服並戴著通花的長手套則可不必脫下。

  雖然握手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它貫穿於各國人們交往、應酬的各個環節,因此我們決不能忽視以上所說的握手禮節。

  七、通訊禮儀

  1.書寫規範、整潔 2.態度要誠怒熱情 3.文字要簡煉、得體 4.內容要真實、確切

  八、電話禮儀

  1、電話預約基本要領。 ① 力求談話簡潔,抓住要點; ② 考慮到交談對方的立場; ③ 使對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覺; ④ 沒有強迫對方的意思。 2.打電話、接電話的基本禮儀。 ① 打電話 ②接電話 ③ 掛電話

  九、赴宴禮儀

  一接到對方請柬 1.嚴守時間 2.致祝酒辭,一般是主人和主賓先碰杯。 3.進餐, 4.喝酒 5.喝茶或咖啡 6.散席

  二招待宴請的禮儀。

  商務行動電話禮儀知識

  你有沒有正在工作時,手機鈴聲乍響,不但嚇自己一跳,還影響到了其他同事的經歷?高科技正在一天天地侵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過去各種社會道德準則。即使你要隨時接打手機,也應該注意學會謹慎地使用手機,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準則,包括:給某人打電話時首先詢問對方此時是否便於接聽;不要採用不合時宜的鈴聲,來電鈴聲應該儘可能不引人注意,在醫院、電影院和餐廳中應關閉手機或調成靜音狀態;如果開會或出席社交活動時不得不接聽電話,那麼避免在眾目睽睽下接聽,正確的做法是暫時離開房間或者遠離人群,並降低聲調。開會時要注意以下三不:

  1、不聽: 看手機關了沒有,如果沒有關當著對方的面把手機關了,以表示我們對對方的尊重;

  2、不響: 手機不停的響,給人一種三心二意、並不把對方當作重要人物的感覺;

  3、不出去接聽: 我們在會晤重要客人的時候,採取關機、將手機調成振動、轉接、找他人代理等方法來處理我們的手機以向對方傳達我們尊重對方的資訊。 在這個資訊社會,除了手機之外,網路也是個能夠讓人任意妄為的地方,很多不禮貌的行為在網上隨處可見,例如接收了電子郵件後不立即回覆。對此,西班牙禮儀專家費爾南多·費爾南德斯說:“就像我們從小就知道要給長者讓路一樣,在網路中我們也應該遵守某種準則。”

  收發電子郵件應遵守的準則有:保證在24小時內回覆郵件,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每封郵件都應有題目;不要傳送垃圾郵件或者附加特殊連結;不要在群發郵件中透露他人的郵件地址,應該使用隱藏地址的抄送方式;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使用大寫字母寫郵件在網路文化中代表著你在朝對方大喊;電子郵件必須署名;還應寫上其他聯絡方式;不要傳送容量過大的附件,並非所有人都擁有一個超大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