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隨筆高中

  關於高中的週末隨筆,都有哪些內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星期日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清晨在新橋頭廣場打羽毛球、踢毽子;上午到同學家去問題目;下午把作業完成後就到街上走走,看看煙水亭廣場的宣傳欄、到紅旗電影院門前看看電影廣告、到新華書店去翻翻書,總之,非常輕鬆愉快;晚上,正是安靜的時候,我訂正英語試卷,預習明天的功課,我覺得,一雙雙眼睛正注視著我,也看著我逐漸成長,現在也許就該挑起擔子前進了!

  篇二

  週末。該寫點什麼了。

  開學時,學校安排我上兩個高三班級,七班是平行班,八班是尖子班。相比之下,八班要稍微好一些,大概有六成的學生能夠跟上。不過,儘管是所謂的尖子班,然而若放在成都附近,此班仍然也只能算是最差的班。

  七班總人數為60人,能跟上的學生卻只有六七人,每次上課都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兩週前,本班的年輕班主任有一次上課提問時,學生跟平常一樣,又是一問三不知,這讓班主任非常光火。班主任一時興起,竟發動每個學生拿出紙筆,給學校寫一份換老師的要求。經過學校多方面地做工作,此事才總算最終擺平。

  事後,班主任說,上此班的課太痛苦,所以他才要學生要求將他換掉,想要徹底擺脫困境。當時,我只是安慰他說,把事情看淡點就行了,不必過於跟學生計較。學生那麼差,哪怕逼他們跳樓,他們也學不好的,所以不妨退一步思考,能夠盡力而為就行了。其實,我心裡何嘗又不痛苦?只是我必須掩藏痛苦,對學生儘量耐心一點。除此之外,我拿著這種班級也無回天之力。

  事實上,我根本沒有理由責怪學生。這兒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偏大,大約比外面的學生大兩三歲左右。有一次我隨便問了幾個學生高三,年齡最小的也有18歲,最大的竟然大到了21歲。學生年齡偏大,但心智上卻僅當於外面學生的十四、五歲左右。他們從小生長在這片高原上,成天見到的只有犛牛、草原和山蠻。高原地區普遍都是地廣人稀,一個縣才只有幾萬人,這就意味著,他們接觸的人很有限。即便現在有了電視機和通訊工具,但總的來說他們的見識還是非常有限,這便決定了他們相對要本份一點。

  我早就聽說,這所學校的教師會動手打學生。不過,打學生的老師多是藏族教師,漢族教師一般不會打學生,這或許是漢人相對要文明一點的緣故吧。關於教師打學生,我也親眼看到過一次。一位藏族女班主任把一個男生叫到辦公室,對其大聲呵斥之後,忍不住打了男生幾耳光。說也奇怪,男生只是默默地忍受著,絲毫不敢迴應。

  在成都附近的學校裡,校方都會經常強調不能打學生,因為這是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再說,大城市的市民素質也普遍較高,弄不好會被家長告發,弄得無法收場。在大城市裡,學生接收的資訊多,也顯得更“屌”。經常有教師批評學生時,卻被學生質問得無言以答而下不了臺。更有甚者,某位教師對學生過於嚴厲,結果還被學生威脅說要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起訴他。大城市的學生成熟早,見識廣,比較前衛,面對中國的“馴化教育”時更有反抗精神。

  記得我剛畢業分配到鄉村中學那幾年,也時有教師打學生的情況。那幾年,發生過好幾起教師打學生的事情。記得有一次幾個年輕教師值周,寢室熄燈後便吆喝學生睡覺,但某寢室裡的一個男生老是不睡,還跟值周教師頂嘴,結果幾個年輕教師一轟而上,欲揍其一頓。此時,全部寢室的學生都起來了,一些教師也趕來,雙方形成對峙局面,劍拔弩張的樣子,差點幹起來,鬧了好一陣才收場。

  總的來說,農村地區的學生見識不廣,接收的資訊有限,再加入學較晚,教育相對落後的原因,他們的學習一般都無法跟外面的學生相比。在這種情況下,責怪學生成績不好是毫無意義的。從他們的成長環境來看,學生根本就是無辜的,值得教師同情,也需要教師更為耐心。我從來不責怪學生,也是本著一份同情心。

  在這所學校裡,學生在初中普遍都沒學過英語,上高中就直接從高中學起,結果每個班都有90%的學生無法跟上進度。學生學起來非常痛苦,教師教起來也同樣痛苦。由於無法跟上教學,學生們便會睡覺、說話或搞小動作,給教師的課堂帶來麻煩。教師要進行正常教學,必須保證課堂的有序。然而在這裡,教師必須為課堂秩序得花不少精力,否則課堂就會亂得沒法上課。上週,學校裡還鬧出一個笑話。學校檢查各班上課情況時,發現在一位英語教師的課堂上,僅有一位學生在聽課,其餘幾十個學生全部在睡覺。本來學校規定不允許學生上課睡覺,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普遍都無法杜絕學生上課睡覺的現象。

  有時候我也想,在這種教育相對落後的民族地區,應該為學生專門編寫一套教材,以適應這兒的學生,即針對學生的基礎,又注重跟高考接軌。這兒學生的基礎如此差,卻還要參加高考,怎麼不叫人痛苦萬分?!不久前,我跟學校提出換教材,讓大部分學生能夠從初中學起,也只是想為學校探索出一條新路,讓更多的學生在高中三年中能真正地學到一點東西,而不是浪費了三年的青春光陰。試用了一週後,我找這些教師交流過,他們普遍反映班上的學習氣氛好多了,每個班有80%以上的學生能跟著學,教師從前的痛苦也減少了。我在心底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篇三

  今天是這個星期的最後一天,或許是我們最期待的一天吧。因為明天早上我們就可以離開校園,回家見到父母了,這是多麼的令人開心啊!一個人遠離父母,在蘇州上學,在學校裡認識了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他們都是我的好夥伴。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很多處事做人的方式,也懂得了很多相處交往的道理。儘管有時會有一些生活上的不如意,但只要向他們傾訴,我就會重新變回活潑開朗,因為有你們在,我便有了最美好的時光。

  中午我們學生會召開了會議,會長郭陽和我們講了很多檢查的規則和要求。我覺得作為一名學生,就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我們都要約束自己。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能夠成為四中這所百年名校的學生,我感到非常榮幸,以後我會多多地向這裡的學長學姐們學習,不僅學習好文化知識,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雖然高中三年非常短暫,但只要每天都能有新的收穫,那麼三年也許就會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巨大的飛躍。

  下午的班會課上我們觀《感動中國》的頒獎會,我們看到一對山村教師夫婦不畏艱苦,認真教學。他們在山村裡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孩子們,為此他們努力奮鬥,堅守著操勞和清貧的一生。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為這個社會,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哪怕只是微小的一點力量,相信也可以迸發出讓人溫暖的炭火。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