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古蹟旅遊導遊詞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我國第二大藝術寶窟,現存194個洞窟,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崖閣8座,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藝術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則以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一幟。

  中國大型石窟群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藝術古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一。位於甘肅天水縣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北支小隴山前山區的孤峰,相對高度142米。峰頂呈圓錐狀,紅色砂礫岩層略近水平,因巖體形如農村麥垛而得名,為隴原上麥垛式丹霞地貌。石窟創建於十六國姚秦時期約384,大興於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後,西魏再修崖閣寺宇,北周造七佛閣,隋初建舍利塔,又於七佛閣下雕出高達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為麥積山最大雕像。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帶發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毀,分窟群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即五代時所謂東閣和西閣。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東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樓、上七佛閣、中七佛閣和牛兒堂等最為重要,規模巨集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萬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號窟最小,皆開鑿於6世紀。石窟高峻驚險,凌空鑿於20~80米的懸崖峭壁上,星羅棋佈,層層相疊。有崖閣、摩崖窟、摩崖龕、山樓、走廊及不同型別的窟形與窟龕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及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重要依據。石窟以精美泥塑藝術著稱於世,還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國曆代雕塑藝術特點。現存窟龕194個,塑像7800身;壁畫1100平方米,僅佔原有壁畫3/10。

  麥積山早為隴右名山,歷代著名學者詩人多有賦詩題銘者。石窟實為雕塑藝術博物館,為研究中國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55年修成天水市-麥積山直達公路。1973年以後加固整修,成為全國旅遊勝地。此外,還有可供遊覽的綜合性大型樹木園。

  篇2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巨集大,儲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時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主像兩側多為二脅侍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塑像背部多與壁畫相連。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為天宮伎樂。下部為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

  唐為莫高窟全盛時期,隋代百窟樣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為中心佛壇,組像同前。唐出現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豐碩壯實”之貌。窟中壁畫主要是大場面的說法圖和簡單的經變圖。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畫是多種經變圖,其規模極為巨集偉,表現出天國的壯麗圖景。石窟造像五代時已喪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篇3

  敦煌是世界藝術寶庫裡的一顆明珠,它位於中國西北河西走廊的西端,北緯40度10分,東徑92度48分。東與安西縣相鄰,西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接壤,南隔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與青海相連,是一高山和沙漠、戈壁環繞的小綠洲。全境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氣溫9.3度。

  敦煌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上有著光輝的篇章,自漢唐以來,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大咽喉和中西交通要塞,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名勝古蹟星羅棋佈,自然風光奇特迷人。現存有石窟寺廟遺址、古墓葬群、漢長城、關隘、古城、烽遂、古驛站等文物景點241處。舉世聞名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莫高窟,千古絕唱的陽關、玉門關、非凡神奇的鳴沙山、月牙泉,具有傳奇色彩的渥窪池、三危山、雅丹魔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文化藝術和漢長城、懸泉置的歷史遺蹟,無不令人心馳神往,留連往返。

  1986年敦煌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1998年敦煌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敦煌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上有著光輝的篇章,自漢唐以來,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大咽喉和中西交通要塞,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名勝古蹟星羅棋佈,自然風光奇特迷人。現存有石窟寺廟遺址、古墓葬群、漢長城、關隘、古城、烽遂、古驛站等文物景點241處。舉世聞名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莫高窟,千古絕唱的陽關、玉門關、非凡神奇的鳴沙山、月牙泉,具有傳奇色彩的渥窪池、三危山、雅丹魔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文化藝術和漢長城、懸泉置的歷史遺蹟,無不令人心馳神往,留連往返。1986年敦煌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