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我收穫手抄報

  讀書是反思性的理性活動,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基本手段;讀書又是一種高尚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做讀書的手抄報,可以提升青少年對讀書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資料1:推薦一本好書

  書有太多太多,即使你天天看,日夜不停地看也不可能看完。人要學會選擇才能品嚐到精華。我看的書也不少,可是《青銅葵花》這本書最使我難以忘懷。這本書生動的內容,好像一部電影一般,能使人感動的地方很多,還體現出鄉村孩子們的貧苦而充滿親情的生活。

  這本書是由我國著名作家曹文軒所寫,講述了女孩葵花和男孩青銅之間發生的故事。這兩個小孩都有各自巨大的陰影,可是他們仍然樂觀地生活著。青銅雖然是一個啞巴,可是在他的內心之中卻有許多美好的聲音,還是能與人交流的。雖然他身體殘疾,可是他的心靈卻純樸健康,充滿了活力。葵花雖然是弱小的,孤獨的,但是她卻很可愛。她是一個孤兒,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爸爸卻因為一幅畫而喪失了生命。但她十分懂事,即使不能為青銅家幫什麼忙,可是她想盡辦法為了這個家排憂解難。他們兩個算不上是真正的親兄妹,可是他們之間的情感比海還深,比山海高。他們家境貧窮,可是他們之間的愛卻永遠留在他們的心中。我發現每一本曹文軒叔叔所寫的書,不知為什麼結尾好像都令人回味無窮呢?也許是讓我們有更多的遐想空間吧!讓書中的每一個情節都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這本書的結尾就是,葵花在人們的逼迫下依依不捨地離開時,青銅追了上去,呼喊道:“葵花……”讀到這裡我感到一陣心酸,眼睛都溼潤了,因為實在是太感人了。我知道打動我的就是他們之間濃濃的愛。

  書中還有許多好詞佳句,用語非常恰當,巧妙地體現出景美、物美、人美。在這個充滿著鄉土氣息的地方,雖然這兒很窮,可是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美麗的大片的葵花,柔軟的蘆花地,顯得那麼溫馨浪漫。物美,青銅家裡的每一樣東西都很美。一雙雙景美的蘆花鞋,經過一番裝飾,十分別致,就連那一張不起眼的小椅子,不知道曾經留下過多少孩子們歡樂的痕跡。那張陳舊的桌子上,留下了多少快樂的氣氛,暖暖的。不過最美麗的還是人,是他們使這些故事充滿了情感,尤其是青銅和葵花。他們一起在蘆花地裡採摘蘆花,蹦著跳著……青銅的奶奶是那麼慈祥,能寬容孩子們犯下的小錯誤。當她臨終錢,她還是笑著,難道這裡的人不美嗎?

  從這本書中我還知道了,人都要善良,不管貧窮還是富裕。我喜歡這本書。

  資料2:有關讀書的典故3則

  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3.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資料3:讀書格言

  1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莎士比亞

  2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史美爾斯

  3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 學如才識,不日進,則日退。——清左宗棠

  5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6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對聯集錦》

  7 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蘭克林

  8 用心念書,是為了避免成為不中用的人。——紀伯倫

  9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叔本華

  10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