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3篇

  聽過魏書生老師講座的人,都不會忘記“鬆、靜、勻、樂”這四個字。下面是帶來的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

  “百聞不如一見。”以往看過魏書生老師寫的關於教育管理的書籍,也聽過魏老師的視訊講座,深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而今,我很幸運,於2012年4月12日上午,參加並聆聽了魏書生老師在哈爾濱風華中學的報告會,見到了62歲卻健朗如年輕人的大教育家魏書生。感觸頗多。

  魏老師言語風趣,說話講究韻律,間或用手拍出聲音來打節拍,慢條斯理地談論一些生活、工作、學習上的小事情,而箇中卻顯現出人生的大哲理,大智慧。

  一、平常心中感悟人生

  聽魏書生老師的講學,首先會感受到魏老師自然平常的心態。聽過魏書生老師講座的人,都不會忘記“鬆、靜、勻、樂”這四個字。魏老師講,大家要在日常生活,從早到晚,行走坐臥都不離這個“鬆靜勻樂”,老師走進校園,“鬆靜勻樂”;和同事們打招呼,“鬆靜勻樂”;開啟教材備課,“鬆靜勻樂”;拿起筆寫備課筆記,“鬆靜勻樂”;如果你用“鬆靜勻樂”的態度去寫,你就會想這是多便宜的事呀,在和平的環境裡,用公家時間練字,用公家時間搞科研,用公家時間研究學生,用公家時間提高自己寫作的素質。

  你這麼想,不就是佔便宜了嗎?這就是有效思維呀,這就是有益思維啊。走進教室,“鬆靜勻樂”;走出教室,“鬆靜勻樂”;處理同學吵架,“鬆靜勻樂”;和後進學生談心,“鬆靜勻樂”;開口講課,“鬆靜勻樂”;回身板書,“鬆靜勻樂”;一天工作,“鬆靜勻樂”;下班回家,“鬆靜勻樂”;市場買菜,“鬆靜勻樂”;討價還價,“鬆靜勻樂”;回家洗菜炒菜,“鬆靜勻樂”;那麼一天下來,“鬆靜勻樂”加“鬆靜勻樂”等於什麼?還是“鬆靜勻樂”。這就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大的事你想通了,就容易放下自己說了不算的事,看得開,想得透,出得來,放得下。要收縮成本,迴歸內心,超越自我,種好心田。魏老師的這種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正如魏老師所說的當人置身在“鬆、靜、勻、樂”的狀態時,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都處於最佳狀態,當然接受的效果最好。

  “鬆靜勻樂”是一種人生態度,對於我們教育者來說更為重要,我們要學會樂觀,要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時刻守住心靈的寧靜,在“鬆、靜、勻、樂”中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二、恆心中堅持民主、科學

  魏老師說:“我沒有新思想,只有永遠不變的老思想。那就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學。民主治教、科學發展,其關鍵的關鍵就在於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魏老師在班級管理上很信任學生,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把每件事情都實行“承包責任制”讓班級裡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責任,都能為班級出一份力。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我也曾嘗試著在自己的班級中“放手”, 讓學生懂得“責任”兩個字。現在所帶的學生上五年級了,從中受益不小,收穫頗豐。我們班級的學生凝聚力強,團結進取,有熱情,有愛心,已經形成了積極向上的班風。但有時還是不免處於大事有人管,小事沒人理的尷尬。想到魏書生老師班級中的爐長、杯長……,再反思一下自己的班級管理,真應該把“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的教育理念嚼碎、吃透。

  三、堅守中尋求傳播智慧

  當今社會多浮躁,堅守之中有擔當。魏老師提出守住中國文明的傳統、守住新中國的經驗和守住自己的優點與長處,為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而教,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真善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寓教於樂、教學相長,學以致用、學而時習、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這些難能可貴,在我看來,不管風雲如何變幻,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始終是為師之道。真抓實幹、腳踏實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擔當重任。“知、情、行、恆”四個統一的培養。“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智慧尋求和傳播,需要堅守,值得堅定。

  篇二: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

  今天,我《魏書生的講座》,感觸頗深,這本書中有很多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魏書生叔叔講到:預習是前提,作業是基礎,複習是必須,課外是延伸,其中貫穿堅持努力。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只有好好去預習了,上課才會把不懂的問題弄懂,作業只有認認真真的去做,才會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複習是每天學完新課必要的,這樣才能把今天學的新課記牢了,記住了。期末複習也就不會有那麼麻煩了,在課下要多看課外書,讓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起來。

  《魏書生的講座》,我一定會深深的記住魏叔叔講座中的學習方法,記牢了,弄懂了,並應用在今後的學習生活當中去。

  篇三:魏書生講座心得體會

  自從魏書生老師的講座後,把我深深觸動了。

  老師常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應該學做追求真善美的人,並且還要學會學習,體會學習真正的樂趣。魏老師教我們:走路有近道,而學習沒有近道,但是你可以尋找一條適合你的小路,用正確、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困難、對待學習。這樣你一定會倍感輕鬆,還會事半功倍的。我們還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從哪裡體現出來的呢?就體現在自己!因為父母將全部心血投向我們自己,費盡心思教育我們,如果這樣你還不能好好學習,令父母驕傲,那還何說“責任”所在?我們就是為了讓父母開心、驕傲,也要好好學習,學做“真人”啊!

  希望大家也有所觸動,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踏踏實實的完成自己現在的學習任務,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向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