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_韶山參觀考察個人心得總結

  韶山市,隸屬於湖南省,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中丘陵區,韶山是毛澤東同志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下面是帶來的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

  6月中旬,我們盤錦中院一行人南下湖南長沙市中院考察學習,在學習之後院裡組織去韶山參觀了毛主席故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韶山之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澤東主席銅像重達3.7噸,高6米,再加上4.1米的基座共計10.1米,喻示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日。只見毛主席穿著一身筆挺的中山裝,滿臉帶著微笑,雙手緊握著講話稿,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正高瞻遠矚平視著正前方,真是一代偉人的風範。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毛主席銅像,向毛主席的銅像獻花,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國各地奔向韶山的人們一樣,通過這種最傳統的方式來紀念、緬懷、祝福……。站在銅像前,彷彿能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激盪人心的巨人之聲。毛主席銅像微笑著望著前方,他老人家一定是為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變化而感到欣慰。

  接下來參觀的是毛主席故居,毛主席故居坐落在青山環抱之中,這裡山勢雖不高,但重巒疊翠,鬱鬱蔥蔥中透著大自然賦予的靈氣。周圍的地形酷似一個天然的太極圖,毛主席故居正位於太極的核心。這是一座坐南朝北凹字形結構的瓦房,共有18間,雖年代已久,但確顯的古樸而端莊,房屋的前面有兩口池塘,後面有座大山。這兩口池塘,一口叫荷花塘,另一口叫南岸塘,主席從小就是在此學會游泳的,池塘不算大,但池中荷花盛開,岸邊細柳低垂,一幅勃發生機的景象。

  離池塘不遠的前方,是駐守毛主席故居的武警的營地,緊挨著還有一排非常醒目的畫廊,中間掛著、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蔘觀毛主席故居的留影。

  我們隨著人流,走進了毛主席的故居。我們跟著工作人員首先參觀堂屋,堂屋的東邊13間小青瓦房是毛主席的故居,西邊的4間茅草房是鄰居,堂屋為兩家共用房。緊靠堂屋的東側是廚房,屋內有口大鍋灶,還擺著主席家人早年曾經用過的水桶等生活用具。穿過廚房是橫屋,這裡通常是吃飯的地方,擺放著一張舊式的方桌和凳子。據工作人員介紹,主席在韶山開展農運時,在這間小屋裡開過會,並寫下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再過橫屋,依次是毛主席父母親和他自己的臥室。主席臥室牆上掛著一幅他與母親文氏及弟弟毛澤民、毛澤覃的合影,室內有一張主席早年曾經睡過的木床。

  工作人員一邊帶我們參觀,一邊介紹說,毛主席在韶山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學習。1910年秋,毛主席離開韶山,到外地求學,尋找革命真理,1921年春,毛主席回到韶山,諄諄教育全家親人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人民,把全家親人引上革命道路;1925年2月至8月,毛主席在韶山開展農民運動,培養農運骨幹;同年6月,在這裡成立了中共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在風雨如晦那個年代,點燃了革命的聖火。

  韶山之行,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課教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迎接的勝利召開,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韶山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篇二: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

  5月31日,我們長師黨校全體師生來到了革命聖地——韶山。當客車徐徐駛進韶山,到達銅像廣場的時候,作為一名黨校學員的我感到心情澎湃,激動萬分。

  打小記事起,毛澤東、毛主席,這些字眼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裡,我想,我們進入學堂首先銘記下來的第一首歌曲,應當是作為一箇中國人都會引以為豪的國歌。外公是個黨員,骨子裡有著厚實的中國共產黨精神,思想一直是朝著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跟著中國共產黨的太陽前行,每當有“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來個毛澤東......”的歌聲縈繞,外公的眼神會變得格外堅定,虔誠地看著遠方,嘴巴跟著哼起那熟悉的音樂。他常常跟我提起共產黨的偉大事蹟,激勵我學習成長。這便是我最初對中國共產黨的知曉。

  稍大點,有了那麼一點觀察能力的時候,就發現家裡客廳的那面牆上總是會掛著一幅毛主席的畫像,莊嚴而肅穆,每逢佳節過年,母親會把它拿下來反覆地擦去上面的灰塵,再掛上去,我知道,因為毛主席是母親心中永恆不變的偶像。母親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受過的苦是我無法觸及的,幾十年,中國的變化除了了用翻天覆地來形容,還有什麼詞語更貼切呢?我相信母親的心中是抱著無限的感恩來生活在這個明媚的時代裡。

  人人都知曉,韶山是毛主席的故鄉。如今,我第一次踏上韶山這塊歷史性的土地,參觀毛主席故居,博物館,緬懷了老一輩先驅為祖國的解放事業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重溫了崢嶸的歷史,那些感動再一次地洗禮著我的身心。

  韶山之旅,我再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在中國所有人心中的位置。從小聽著他的故事長大,至今走進韶山,走進他的故鄉,終於親身的感受到了他一生的艱辛,一生的榮耀,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古樸的故居,亮堂的博物館,每個角落無不體現了凝重的歷史。我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消除了自己思想上的某些不正確的認識,明確了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實際工作中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進一步堅定了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與信心。

  從古至今公共利益人民心中良好的願望就是追求幸福、和平、富裕的美好生活。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立志為人民謀幸福,為大眾求安康,立志消滅剝削,消除貧窮,實現共產主義,建設人類美好家園。一代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為著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不懈努力,矢志追求,他們的精神和品質,深深的感染了我。如今,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靈活面對國際形勢,聚精會神搞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這樣的黨不愧為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能夠成為其中一員是我此生最大的榮譽。

  這次參觀,使我對毛澤東的一生有了充分的瞭解: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他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和解放事業,他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發揚。共產主義就像一面光輝的旗幟一樣在引導我們,認識困難,排除困難,憑著共產黨人的執著與踏實,最終必定會贏得這面旗幟,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一定要把對共產主義的忠誠轉化為堅決貫徹和落實黨的基本路線與方針政策的行動,堅定地投身於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社會熱潮中,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立足本職,紮實工作,碰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氣餒,決不喪失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心和雄心。

  篇三: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區委組織部給我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到井岡山、韶山考察學習的機會,我很榮幸參加了大足縣30人考察團2012年7月23日-7月27日到井岡山、韶山的考察學習,這次考察學習,收穫很多,體會深刻,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一次人生經歷。

  一、永遠不忘井岡山、韶山革命精神

  1、深刻領會了井岡山革命精神。

  在井岡山,我看到了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等深厚的人文背景,同時也在拿山紅軍劇場觀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整個劇場非常震撼地演出了《血》、《旗》、《燈》、《情》、《火》、《路》幾個章節,讓我親身體會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毛澤東用兩年零四個月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建立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第一條中國革命道路,建立了第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並通過血與火的革命鬥爭,形成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它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斗爭中培育的,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這種精神不僅在革命戰爭的年代裡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強大思想武器,而且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勵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不斷奮勇上前。

  2、永遠不忘韶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立志報國的偉大精神。

  參觀了韶山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銅像廣場、滴水洞,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劉少奇銅像廣場等革命歷史紀念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切感受到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關心國家危亡、立志報國、人民痛苦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

  二、弘揚革命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

  當前,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與時俱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切實實地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

  弘揚井岡山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一是要與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絡。做到心繫人民,關心群眾,體察群眾情緒,真正做到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群眾的疾苦急於一切,群眾的呼聲先於一切,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紮紮實實地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二是立足本職工作,創造一流業績。要在自己的工作的實際,把積極進取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五種能力即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域性的能力,保證黨的理論和路線得到全面貫徹執行,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隨著實踐的深化不斷得到提高。三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要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義利觀、榮辱觀、道德觀、人生觀,保持共產黨員的革命情操和高尚氣節,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堅決抵制外風邪氣,勇於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

  三、學習革命精神必須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重溫井岡山精神、韶山精神,不但要真學、還要真用。要理論聯絡實際,不能嘴上一套,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套,要理論聯絡實際,落實到每一項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去。就拿自己從事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來說,也非常需要用井岡山精神來進行指導,來解決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特別是如何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創新工作方式,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社會穩定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為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社會穩定,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維護穩定工作的認識,拓展維護穩定工作的視野,創新維護穩定工作的思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就是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整治社會治安,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保障社會穩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紅色旅遊打造值得學習借鑑

  韶山、井岡山等紅色旅遊十分發達地區,以儲存完好的革命遺址,領袖故居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以修繕、複製的方式,打造景區、景點、景物景觀,全方位地滿足了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綜合性多功能旅遊服務體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合理有效配置名人、名山的紅色旅遊資源,採取國家補助、地方財政扶持、部門參與、企業市場動作的多元投資機制,拆巨資全力打造精品景區、景點,真正實現了旅遊的高投入高回報。

  總之,紅色之旅帶給我愉悅的同時也有震撼和激勵,給我留下的是沉澱的足旅、心聲和友誼,飽含著我對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邊區革命根據地人民的無比敬仰和眷戀之情;帶走的是永恆的記憶、思考和責任,激勵著我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奮發努力的精神狀態和思想作風。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韶山參觀考察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