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維修論文

  伴隨著中國的基本建設行業蓬勃發展,工程機械裝置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而與此同時,工程機械維修也是工程機械使用工程中一項重要的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水電施工行業工程機械維修

  1水電施工行業工程機械維修現狀

  工程機械維修是機械管理的重要環節,高效、安全的機械裝置離不開維修人員的保障,及時準確的發現裝置故障是裝置正常執行的保證。為了縮減維修費用、降本增效,維修不能只更換現成的機械部件,而是通過維修人員的專業知識,準確的判斷機械故障,通過分析、診斷進行維修,使其效能達到有效水平。水電施工行業基本都是露天作業,作業強度高,尤其在開挖、壩體填築等施工專案中,專案部都採用兩班作業,工程機械連軸運轉。另外工地條件簡陋,維修工具不齊全,維修人員力量薄弱,診斷儀器不先進,當裝置發生故障時不能準確診斷,導致維修週期長,費用高。違背了裝置維修降本增效的目的。水電施工行業機械維修應該做到使用前的檢修和使用中的搶修相結合,在施工不緊張階段或是裝置替換使用階段,應該組織相關維修人員對停置裝置進行檢修,對裝置的液壓系統、電路系統、控制系統、底盤、外觀等均進行檢查,及時維修更換損壞和磨損嚴重的部件。在裝置的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應該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修,由於此時裝置不能正常工作,嚴重影響工期,耽擱生產,這時,維修週期顯的尤為重要,技術性強、責任心強的維修團隊和先進的儀器工具才能保證此項工作的正常完成。

  2水利水電工程工程機械使用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機械裝置使用強度高、工作環境惡劣,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特點:

  ①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水電施工行業隨著管理方式的轉變,高水平,責任心強的機械操作人員越來越少,很多專案部基本都是臨聘人員,這些人員操作能力差,缺乏責任心,連基本的裝置執行記錄都不能完整詳細的填寫,更別說裝置的基本保養,導致裝置在使用中出現故障的機率大大增加。

  ②裝置使用強度高在工期緊張、裝置配備不足的情況下,專案部往往是犧牲裝置為代價來化解施工與裝置管理的矛盾,很多裝置連續作業好多天,直接造成裝置的高發病率、短壽命,裝置的各個部件隨時都有出現故障的可能性。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對裝置維修的週期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③裝置流動性大,專案部是臨時組建的,當專案開工時從其他專案調入裝置,在這個過程中,往往銜接不夠緊密,調出專案部沒有對裝置進行保養,調入專案由於急需開工使用,也沒有留出保養檢修的時間,導致裝置調入就使用,缺乏使用前的檢修。這種情況就需要提前計劃、上級公司協調或制定相關的制度保證裝置使用前的正常檢修,減小在使用中裝置的故障率。

  3工程機械維修方式

  3.1工程機械維修方式的分類

  工程機械從維修方式上來看,初步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①使用前的檢修。裝置在使用前必須對全車進行檢修,有的裝置是停滯好長時間開始使用,如果在停滯前做過保養檢查,這類裝置只需要做基本的檢修,開機試執行,檢查運轉是否正常。如果裝置在使用前是從其他專案調撥的,首先得了解此類裝置在調出專案是否做過基本的檢修,如果沒有,需詳細檢查,判斷可能的故障,以及更換磨損部件和做全車保養。②使用中維修。此類維修一般是故障較複雜,維修難度大,故障發生時裝置不能正常運轉或繼續使用會造成更大的損壞。使用中維修對維修週期要求較高,能及時高效的修理是保證正常施工的基礎。③使用後的改善維修這種維修是根據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執行情況和故障記錄,在對故障診斷維修的同時,利用維修或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對裝置的部分結構進行改造,改造的目的是提高裝置的效能和減少故障發生率。

  3.2工程機械維修方式的選擇

  最佳的維修方式是要用最少投入取得最好的維修效果,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如果從維修資源投入、停工損失、維修計劃工作和維修效果等方面去衡量,每一種維修方式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水電施工行業可根據專案的特點、氣候條件、維修人員配置情況、裝置的組成、故障規律、施工情況分別擇優選用。在一個工程專案部裡,多種維修方式可以並存。可以做到使用前預防、使用中及時修理、使用後的改進三者相結合。從故障的發展過程看,有規律性的使用前故障和無規律性的使用中故障,有規律的故障,我們可以在使用前的檢修階段進行維修,如連線件的磨損,重型裝置的底盤,履帶等的磨損等,這個維修更換的時間點需要權衡,確定一個既不影響裝置正常執行又不因為提前更換而浪費配件的一個時間點。無規律的故障只能根據故障記錄情況和易壞部件對所用的材料做適當的配備,以便在故障發生時,及時進行維修,縮短維修週期,減少對施工進度的影響。

  4工程機械故障的判斷

  作為一名工程機械維修人員,如果是事後維修時,首先是判斷裝置的故障,根據裝置的症狀﹑使用年限﹑工作環境等進行初步的故障判斷,如發動機溫度過高,長時間高於正常溫度時,就應該考慮從非冷卻系統﹑冷卻系統﹑外界因素和使用因素等方面進行判斷;發動機內有機械噪聲就得考慮發動機連桿軸瓦是否磨損過大﹑曲軸推力片是否磨損過大﹑定時齒輪是否磨損或損壞等去檢查判斷;發動機耗油量太多就應該考慮發動機油底殼的油是否加的太多,機油溫度是否太高,氣門導管是否磨損等去分析判斷。檢查判斷後,根據檢查情況報告相關領導或負責人,使其根據檢查結果計劃維修,購置配件,材料,安排人力,考慮資源的配置,調整其它機械頂替,以免影響正常施工。

  5維修計劃

  維修計劃必須考慮工程施工,配件材料,人力情況等綜合考慮,針對事後維修必須預料到維修的時間,維修後設備的執行情況,合理安排其它裝置頂崗,以免影響工程正常進度。

  6維修實施及組織形式

  在合理安排維修的基礎上,將組織維修人員進行實施,作為修理人員需謹慎、認真,根據初步判斷的故障,再進行復判斷,以免判斷失誤,每維修完一個零部件或環節在不影響裝置正常執行的情況下,可以試機,檢查維修前後的區別。如果是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要求在定期內維修完成的,需多安排修理人員,合理計劃,搶時搶秒按期修理完成,以免影響正常施工。

  7結語

  在水電工程專案施工中,工程裝置的維修,無論是那種方式,都是提高裝置利用率,降本增效為目的,工程機械裝置管理是個複雜的過程,裝置的維修是裝置管理的重要環節,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搞好機械裝置的管理維修工作,將高效的裝置資源投入到施工的戰場中,才能進一步提高效益。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認真總結、不斷探索,推動裝置維修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工程裝置的效益最大化,才能達到裝置管理降本增效的目的,才能在水利水電施工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範文二:工程機械維修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當前工程機械維修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在與傳統行業的其他維修領域進行橫向對比的時候,工程機械受制於我國改革開放時間的短暫,其發展速度並不如意,相對來說起步的速度也很晚,同時進行維修的裝置和工藝也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同時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相對來說專業人才的積澱數量不夠,高精尖的專業人才數量十分匱乏,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其次是在現有的生產模式下,機械裝置的生產廠家和當前地方進行裝置維修的部門是完全分離的,廠家不提供資料,地方無法對現有修理技術進行升級換代,新產品核心技術也沒有可能進行及時的推廣和實踐使用,整體的維修難度就會大幅度的增加。再次,在當前的傳統計劃經濟模式構建下,所有的企業都對“大而全”的構建情有獨鍾,即使規模無法做大也要保證所有的專案都做全。這些企業的內部都有自己的維修車間或者是裝置的維修廠,這些修理中心是沒有獨立的財政權的,所有的財務流向都是由整個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整體控制的。雖然說這些年這些修理廠以及維修車間逐步走向了社會化構架,但是因為國有資產的產權和維修的核算進行了各種形式上的細化,這些維修部門的社會化和專業化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援力度,也沒有辦法利用其自身最有優勢的技術裝置和人力資源為整個社會進行服務,因此整個維修資源的閒置浪費情況十分嚴重。最後,當前現階段的機械維修構架一般來說都不具有相應裝置的專業性,而是和常規的汽車修理合二為一進行補貼式經營。這種方式的好處就是因為汽車的修理相對來說更加普遍,所以在營業收入方面,較冷門的特種機械修理也能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個缺點,在進行裝備的配置時忽略了工程機械的維修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完全是把汽車修理的經驗進行生搬硬套,直接放到特種機械上。誠然,汽車的修理本身和工程機械的修理確實有一些要點是相通的,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一些施工專用的特種機械,很多修理的技藝是跟傳統汽車修理完全相反的。因此,兩種修理儘管有可以互相借鑑的地方,但是其本質是完全不能夠互相取代的。

  2針對性的對策以及改進思路構建

  2.1建立完善的機械維修市場框架

  整個工程機械的維修市場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小結構,而是指有各種分工明確的獨立個體構成的有機體以及它們互相之間的分工關係。整個完整的維修市場一般來說分成兩個部分:主體部分和客體部分。所謂的主體部分就是指那些能夠直接參與到維修服務以及維修交易當中的實際接觸者,這還分為可以提供技術供給的主體當事人以及獲得服務的需求主體當事人,還有為這兩者進行牽線搭橋並對相應的交易進行服務提供的技術中介機構等。相對於主體部分,整個維修市場當中的客體部分則包括整個市場進行交易服務的物件,這就是整個市場交易所能進行維持並存在的必要條件。這部分主要表現的就是整個市場經濟當中所具有的經濟關係,也是各種經濟利益構建下的實際承擔者。整個課題構建框架下應該保持有相對完整的商品性,並且在進行交換當中表現出實際應該具有的價值。

  2.2構建區域性框架下的RCM服務網路

  隨著當前的工程機械技術含量的不斷上升,當前以企業為單位的機械維護保養力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當前現實的維修實際需求。尤其是在進行儀器的具體維修時,檢測和除錯這兩項含金量最高的維修力量更是跟不上當前現實生產當中的進步需求。正是基於這種實際需求,要以區域為單位進行高效專業的RCM服務網點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需求。工程機械的生產廠家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和各個地方的RCM服務網點進行合作,對於產品系列的維護採用租賃制,就是廠家推出產品,RCM進行售後維修,同時進行技術資料的合作共享,對市場反饋進行反饋,廠家進行及時有效的改正和跟進。

  2.3加強維修管理工程的管理

  當前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務構架就是,基於系統工程的理論框架,以裝備全壽命管理思路框架為模板,在整個工程的設計以及製造階段開始進行對裝備的維修規劃設計和維修保障設計思路構建。整個工程機械的維修管理制度必須從整體的規劃以及設計的階段就開始執行,也就是說在整個工程機械的設計和規劃階段就要對整個機械自身的可靠性和維修性進行保障和構架。當整體工程施工的機械可靠性指數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機器故障發生率就會變得極低,整個使用者對這些機械進行維修所消耗的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同時因為機械的維修效能良好,維修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降低,難度也會同時降低,就可以通過最低的修理成本進行修理的高效處理,無需對整體的新零件進行更換,甚至在遇到較大問題的時候也無需進行新機器的更換,進而大幅度地縮減這方面的維修費用,也會直接縮短維修時間。當機械自身的維護保障處於良好狀態的時候,並且配合良好的售後服務,就可以讓客戶省心省力,提高生產效率。

  2.4重視裝置的現場管理

  整臺裝置從最開始的投產到最後的報廢都屬於整套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從裝置運作的整體流程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是最為漫長的,流程分析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企業進行管理裝置的水平,因此我們建議採用如下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制度的改革方面堅持實行多樣化的方針政策,讓企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自主選擇;讓不同的裝置針對不同的維修模式進行優化,相同的裝置則應該對機器採用不一樣的維修方式;通過狀態監測的構架進行多個方面的有機維修;儘量減少維修次數,在故障的萌芽期就對其進行排除;在進行裝置採購的時候就採取維修係數較高的產品,對維修技術的人才體系進行培訓和分析,利用當前的現代管理技術進行制度的建設,以確保當前的維修質量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