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碩士論文

  統計學是一門收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方法論科學 ,其目的在於探索資料的內在數量規律性,以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科學認識。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數理統計在統計學中的地位

  一、數理 統計與統計學的主要特點

  一數理統計的主要特點

  數理統計就是通過對隨機現象有限次的觀測或試驗所得資料進行歸納,找出這有限資料的內在數量 規律 性,並據此對整體相應現象的數量規律性做出推斷或判斷的一門學科。概括起來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隨機性,就是說數理統計的研究物件應當具有隨機性,確定性現象不是數理統計所要研究的內容。二是有限性,就是說數理統計據以研究的隨機現象數量表現的次數是有限的。三是數量性,即數理統計以研究隨機現象的數量規律性為主,而對隨機現象質的研究為次。四是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歸納法。最後,數理統計通過對小樣本的研究以達到對整體的推斷都具有一定的概率可靠性。用樣本推斷總體誤差的存在是客觀的,但是數理統計不僅重在研究誤差的大小,還指出誤差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從數理統計的學科特徵來看,數理統計是 應用數學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學科之一。由此可見!數理統計從學科劃分來說,應屬於數學學科,但是其重在應用!而不是純數學理論或方法的研究,故其採用的方法也就重在歸納法,而不是數學的演繹法。

  綜上所述,數理統計的主要特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為、數理統計是一門對隨機現象進行有限次的觀測或試驗的結果進行數量研究,並依之對總體的數量規律性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推斷的應用數學學科。

  二統計學的主要特點

  統計學是一門收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方法論科學 ,其目的在於探索資料的內在數量規律性,以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科學認識。

  統計學從其研究的範圍來說有三大領域:資料的收集$資料的整理和資料的分析。首先,這三大領域隨著統計學的不斷 發展 ,已很難分辨出哪個領域更重要些。也許有很多人認為資料的分析要相對重要些。在對1900 年和1910年美國兩次 農業普查資料進行分析時,列寧曾指出:“全部問題,任務的全部困難在於,如何綜合這些資料,才能確切地從政治上、經濟上說明不同種類或型別的農戶的整個情況。”這足見資料整理的重要性。近年來困擾我國統計研究的並不是資料的分析方法,而是缺少充分真實有效的統計資料,造成無法用資料去檢驗或證實相應的經濟理論、經濟模型和經濟政策。資料收集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其次,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科學。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在這眾多的方法中,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觀察法、統計指標法、統計分組法和模型推斷法。特別是大量觀察法更成為統計學最重要的基本特徵方法之一,也可以說這是統計學與數理統計的根本區別之一,否則,統計學也就真的成了 現代 西方數理統計學了。隨著統計學由早期的純粹描述統計不斷拓展為描述統計與推斷統計並重,直至有的學者認為現代統計學應該以推斷統計為主,描述統計為輔,暫且不論這種觀點是否有不妥之處,但可足見推斷統計學已在現代 社會生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事實上,推斷統計已成為現代統計學的基本特徵之一。再次,統計學從其成為一門科學的那一天起,就把對現象數量方面的研究作為自己的基本特徵,但是,同時強調要以對現象的定性認識為基礎。

  三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比較

  通過上述對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特點的分析,可以把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主要異同歸納為如下幾方面:

  1.從其研究目的來看,兩者都重在揭示總體現象的數量規律性,而統計學更聲稱要以對總體現象的定性認識為基礎。

  2.從其研究的途徑來看,數理統計希望通過對總體部分個體的數量特徵的研究,以達到對總體相應數量特徵的認識;而統計學既希望通過對構成總體的全部個體的數量特徵的研究如果可能$或值得的話,以達到對總體相應數量特徵的認識,同時也希望能通過對構成總體的部分個體的數量特徵的研究,以達到對總體相應數量特徵的認識。

  3.從其研究的手段來看,數理統計主要依賴於小樣本特徵值統計分佈的數學原理來推斷總體的相應特徵值;而統計學或者說推斷統計學主要依賴於大樣本特徵值統計分佈的數學原理來推斷總體的相應特徵值。

  4.從其研究的主要範圍來看,數理統計側重於對樣本資料的定量分析;而統計學不僅重視樣本資料的定量分析,而且重視對所獲得的總體全部資料的定量分析,同時,重視資料收集方法、資料整理方法的研究。

  5.從其利用樣本資料對總體進行推斷的數理機理而言,概率論是其共同的基礎。特別是作為統計學基本方法之一的大量觀察法,其數理基礎正是概率論中的大數定律;統計學中用大樣本可以方便地推斷出總體特徵的數理基礎正是概率論中的中心極限定理,而無論是大數定律還是中心極限定理也都是數理統計的根基。

  6.數理統計儘管強調應用性,但是它本身還是一門數學學科,重在應用方法的數理基礎的研究;統計學更側重於對解決社會、經濟等現實問題數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與應用,而方法本身的數理基礎的科學性研究,則由相應的理論統計學去研究,事實上,推斷統計方法的數理基礎的科學性研究,正是數理統計的研究範疇之一。

  從上述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特點及其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現代統計學的發展及其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越來越大的趨勢,數理統計研究問題的理念及其方法已對統計學的發展產生重要的革命性影響,但是,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畢竟是兩門差異較大的學科,不可能簡單地加以“統一”。

  二、

  數理統計與統計學是兩門不同的學科,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像多年來有些學者提出的那樣,要建立所謂的大統計,或者說融合統計學,其實質就是要把數理統計與統計學融合起來。但是其融合的直接後果就是現在某些高校所使用的統計學教材中,既有統計學的內容,也有數理統計的成分,不倫不類,細讀之,其實就是數理統計的內容與統計學內容的簡單拼接。這不能不說是近年來, 中國 統計學、統計學教材、統計教學的一大悲哀:迷失了自我,盲目地要“與西方接軌”。筆者認為要想理順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關係,就必須對加以深入的研究。

  一數理統計在統計思想發展中的地位

  統計作為一項社會 實踐活動,已有幾千年的 歷史 。“統而計之”,就是人們對統計的樸素認識。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當代的統計已不圄於“統而計之”的範疇。

  1.統計作為人們認識社會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已廣泛應用於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眾多領域,而每一個領域有其複雜多樣性,若採用簡單地“統”,即全面調查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全面地瞭解每一個領域的基本情況及不同領域之間的數量 聯絡的規律性,又為現代社會 管理所必需。數理統計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自然 而然地為統計學所利用,即數理統計為現代統計學的發展點燃瞭解決複雜現實問題的科學思想火花——為用總體的部分去說明總體奠定了數理基礎。

  2.20 世紀30 年代以來,隨著政府要有效地干預國民經濟理念的形成,政府以社會經濟生活直接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基於對全域性資料的掌握,大大地推動了統計思想的發展,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統計這支“武器”進行開發,更重要的是從立法的角度對統計行為進行規範。在當今許多國家的統計法規中,都明確地規定抽樣調查在統計調查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在我國1996 年5月經修改後頒佈並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二章第十條就明確規定:“統計調查應當以週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以必要的統計報表、重點調查、綜合分析等為補充,收集、整理基本統計資料”。而抽樣調查的基本原理就基於數理統計的推斷原理。可見,數理統計的推斷理念在統計實踐中的地位已用 法律 的形式確定下來。

  3.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主體的 企業 單位,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不僅沒有足夠的資金、技術支援從事某一方面的全面調查,有時也沒有必要通過全面調查以獲得生產經營方面的全面資料資料,而抽樣調查就足以提供相應可靠的資料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依據。這也說明數理統計有著微觀的現實需要,為微觀經濟管理活動開闢了無限廣闊的前景。在微觀統計應用中有著堅實的思想根基。

  4.統計的理念,已不僅僅在於用歷史資料描述歷史的發展特徵,而當代更強調通過對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去預測未來,而這種預測的基礎同樣基於數理統計的原理。即從歷史的時序資料中找出資料的內在數量規律性,以把握未來的走向,即數理統計的分析原理在時間序列資料預測中的作用,同樣功不可沒。

  二數理統計在統計方法中的地位

  隨著數理統計解決現實問題的理念在統計思想中地位的確立,數理統計在統計方法中的重要地位也相應地得以確立。

  1.大數定律為數理統計應用於統計學搭起了連線的紐帶。大量觀察法是現代統計學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大數定律又是大量觀察法的基礎。統計學若沒有大量觀察法的支撐,則統計分析中的基本指標——平均數與相對數,則失去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可見數理統計在統計方法中的基礎地位不容置疑。

  2.中心極限定理為數理統計在統計學中的應用鋪平了道路。用樣本推斷總體的關鍵在於掌握樣本特徵值的抽樣分佈,而中心極限定理表明+只要樣本容量足夠地大,得自未知總體的樣本特徵值就近似服從正態分佈。從而,只要採用大量觀察法獲得足夠多的隨機樣本資料,幾乎就可以把數理統計的全部處理問題的方法應用於統計學,這從另一個方面也間接地開闢了統計學的方法領域,其在現代推斷統計學方法論中居於主導地位。

  3. 數理 統計中樣本抽樣分佈的理論,為 現代 統計學中的方差分析、正交設計等方法的 應用同樣提供了方法上的理論保證。特別是正交設計在現實工 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及其對 經濟 的貢獻已引起國外學者的高度關注。據日本某些專家估計:“日本經濟 發展 中至少有10%的功勞歸於正交設計。”這足見數理統計的方法在統計方法中應用的現實意義。

  三數理統計在統計內容中的地位

  統計學是一門關於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統計資料的一門方法論 科學 。不管數理統計對統計思想的發展有多大的影響,也不管數理統計在統計方法中居於何種地位,還是主要體現在統計分析中的地位。數理統計對資料的收集方法與整理方法的實際影響要比其對統計資料分析方法的影響小得多。也就是說,統計學作為一門方法論科學,其研究領域要比數理統計寬廣得多。試圖用數理統計取代統計學的觀點顯然是不正確的,同樣試圖用大統計學取代數理統計的觀點也不正確,畢竟數理統計作為一門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不可替代的特點。因此,數理統計在統計內容中的地位,也只能主要體現在統計分析方面。

  1.統計資料收集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現代統計學的主要內容之一。

  正如前所述,在我國現階段如何獲得大量真實有效的統計資料,是我們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之一。不真實、不全面的統計資料,使國家的巨集觀 管理"經濟理論’經濟模型和經濟政策的統計檢驗,以及 企業 的生產經營預測、決策,都不能有效地進行。可見,“統計資料的質量是統計全部 工作的生命”的觀點的正確性。而數理統計在統計資料收集方面的影響僅體現在統計資料調查方式方法方面,即抽樣調查如何 組織實施的方式方法,在統計資料收集方法中得以突出和強調。

  2.相同的原始統計資料,採用不同的整理方法所獲得的整理資料可以完全不同,並由此對其採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分析所得的結論,可能完全相反。

  這足以說明統計整理的重要性。但是數理統計在統計整理方面卻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畢竟,數理統計研究的依據是小樣本,而統計學研究的依據的是大樣本。假如統計學不是以大樣本或總體的全部個體為研究依據,統計學也許就真的淪為數理統計了。

  3.數理統計對統計資料分析方法的影響是顯著的。

  不僅體現在對大樣本總體引數估計、非引數估計、相關與迴歸分析、總體分佈型態的判斷、一個總體引數與兩個總體引數的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和正交設計等許多內容上,而且體現在描述統計學中最基本指標:平均數、相對數的 計算 原理等方面。也許真不可想象,若在現代統計方法的內容體系中缺少了數理統計的關於大樣本的分析方法原理,將是怎樣一種景象。

  三、統計學傳播理念的轉變

  對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特點作了比較研究,以及對作了分析之後,讓我們再回到統計學知識傳播的現實 實踐中來,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們現在正在做什麼、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今後該怎樣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統計學知識傳播理念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統計是什麼。這是對統計的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加強對統計知識的宣傳達到。在現代統計工作中,儘管“統而計之”仍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我們的統計學教學與其它途徑的統計知識的傳播中,絕不能僅限於此。不僅要讓不同階層的人,認識到統計對現實 社會生活的巨大認識作用,而且要讓他們瞭解統計在國家巨集觀管理、企業經營預測、決策,以及對經濟理論#經濟模型、經濟政策檢驗中的重要性,從而使各個階層的人民群眾自覺地參與和配合各級統計機構所開展的統計調查活動,以保證統計資料的真實完整。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加強統計知識普及 教育 及統計法規的宣傳教育!開闢多途徑多手段的統計知識傳播途徑。這是統計學傳播的基礎理念。

  2.統計為什麼,即讓統計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顯然,這是對統計學傳播的較高層次要求。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即要知道統計的原理,這並不需要所有的公民都知曉。事實上,只能是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人才可能真正理解,且其途徑主要是通過高等學校的統計教學活動。由此就對高校的統計學教學理念提出了挑戰:統計學課堂上應向學生教授什麼。筆者從事高校統計學教學多年,認為高校統計學課堂上應向學生解釋統計方法的原理。高校統計學教學課堂不應過分地強調對統計知識的宣傳和如何具體地從事統計活動,而應強調重視統計方法機理教學的傳播理念,但這在我國現實的高校統計學教學中並沒有真正地形成。

  3.怎麼做統計,這是統計方法具體應用的問題。可以說當前我國高校統計學教學實質上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實際統計工作。如何收集、整理資料,如何用公式去計算某些指標等。顯然,這樣的工作中學生就可以勝任。而真正為什麼要那樣組織實施資料的調查、整理,為什麼要那樣計算。不僅老師介紹的不夠!而且教材編寫的深度也不夠。

  由此可見,統計知識的傳播理念應大致界定在三個層面上:一是統計基本常識的傳播。二是如何開展具體的統計活動。三是為什麼那樣開展統計活動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不同層面的傳播物件是有差別的。知道統計是什麼、怎麼做統計,相對於懂得為什麼要那樣做統計,其要求是相當低的。也許只要會記數、會寫字的居委會大媽,就可以從事資料的收集工作,而會套用公式的一箇中學生就可以計算服從X*2分佈的統計量的樣本數值。而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相應的數理統計知識是萬萬不行的。另一方面,隨著 計算機的普及及統計資料處理 軟體的開發,利用計算機對資料進行分析已變得異常簡單,甚至一個孩童都可以教會使用統計處理軟體,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讓學生懂得統計為什麼就變得不重要了呢?正相反,在統計學的高校課堂上讓學生懂得為什麼就更重要了。

  四、我國統計學教材改革的方向

  從對統計學傳播理念的不同層次的要求,及和學生的知識結構來看,改革現行高校統計學教材內容體系及教學理念勢在必行。

  1.去除現行統計學教材中與數理統計相重複的內容,加強關於大樣本的數理統計內容,即增加大樣本統計分佈的數理基礎的內容。

  2.強調大數定律及中心極限定理內容的教學。儘管這兩個定理是純數理統計的問題,但由於其在數理統計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重視不夠,因為小樣本問題才是數理統計研究的主要問題,因此,可能一帶而過,而它們恰恰是 聯絡數理統計與統計學的重要紐帶。因此,在統計學教材中必須增加並突出其內容。

  3.增加統計方法機理的內容。不僅表現在統計推斷方法的數理統計機理!而且也包括統計資料收集方法、整理方法的機理。

  4.編寫適用於特定專業需求的統計學教材,即在強化介紹各種統計方法機理的前提下,結合不同專業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介紹、說明統計方法在相應學科中的具體應用,以便於所有專業的學生都能熟練地把統計的數量分析方法準確地應用於未來的實際工作之中。

  篇2

  淺探統計學在教學中的分析

  [摘要]統計學作為經濟類專業學科,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廣受關注,在對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面臨著很多挑戰。通過從統計學教材、教學方法著手,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通過加強實踐操作,培養出社會急需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是市場經濟和資訊經濟的時代,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對資訊進行收集、分析和整理,這一系列的工作都依賴著統計,統計工作已經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為培養出高素質的統計學人才,統計學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統計學教材的創新

  教材是提供知識的載體,教材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當前的統計學教材由於更新不及時,教材內容往往注重理論,而且抽象難懂,缺少案例分析和對學生實踐操作的培養。因此,要重新對統計學教材重新編寫,從而更加適合當前統計學的發展。

  1統計學的目的旨在為學生通過學習統計理論知識,掌握資料資料的分析方法,對資料資料能夠進行整理、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統計學教材必須在對統計理路知識掌握的前提下,穿插對實際案例的分析,使統計學教材更加科學、更加實用。

  2統計學的內容應當與統計軟體有機結合起來,在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時,手工操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統計的需要,運用統計軟體不僅可以縮短計算時間,而且使統計出來的資料更加明瞭,更加準確。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對案例進行分析,不僅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案例的選擇上:一要與當前所講述的理論知識相關聯;二要所選的案例必須是現實社會中真實發生,不能是虛構的事件,案例最好是最近發生得,這樣更能有說服力,產生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2.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資訊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取代了傳統的黑板教學模式,更加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把過去在教學中不能展現的事物表現出來,對於統計學來說,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統計方法在實際中的運用。1在對課件的製作上,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熟練運用PowerPoint,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由於採用多媒體教學,課程進度往往會比傳統的黑板教學快,為避免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可以讓學生在課後拷貝課件,便於對所學的課程進行鞏固和複習。

  三、以就業為導向

  統計學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學科,不僅要掌握統計理論知識、統計方法,更要能夠進行實際操作,在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展現統計學的實踐性、應用性等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教師應注重加強統計學教學和運用統計軟體的有機結合。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上機操作,通過對實際資料資料進行蒐集、整理、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在教學工作之餘,還應當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在就業的選擇中,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急功近利,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經驗和能力,選擇能體現自身價值和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認清現實。社會處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之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一席之地,必須居安思危,不能盲目自大,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從而使自己適應不斷髮展的經濟社會。

  四、加強實踐操作

  統計學是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由於統計學的理論性很強,學生覺得比較難學,主要在於統計學中的概念比較嚴謹、複雜、計算推導公式也比較繁多。在學習統計學的過程中,就必須理論聯絡實際,把有關的概念、方法原理和實際生活中聯絡起來,通過例項進行清晰、明確地詮釋。通過讓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可以在校內開展一些調查,像學生每月生活費調查、業餘活動調查等,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設計、調查、分析、整理,最後寫出報告,這樣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還可以提供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學校還可以聯絡一些實習單位,讓學生真正體驗在現實操作,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工作更好地融合,在實際操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黃金梅.高職院校統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42

  [2]王青華.統計教學應強化實際能力的培養[J].統計教育,20041

  [3]胡嘉牧.“案例教學法”在統計探究學習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