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哈爾濱旅遊攻略

  哈爾濱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黑龍江省省會,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市總面積約為5.384萬平方公里,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其中市轄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 2014年戶籍總人口994萬人。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 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哈爾濱地方節慶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英語: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冰雪活動為內容的國際性節日,每年一月五日開幕,持續一個月。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日本札幌雪節、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和挪威奧斯陸滑雪節並稱世界四大冰雪節。自1985年1月5日創辦以來,智慧、勤勞、勇敢的哈爾濱人化嚴寒為藝術、賦冰雪以生命,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冬天,創造成融文化、體育、旅遊、經貿、科技等多領域活動為一體的黃金季節。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盛會。經地方立法,1月5日已成為哈爾濱人的盛大節日。

  每年的哈爾濱冰雪節都舉辦大型的冬泳比賽,場面非常壯觀。屆時,遊人可以到哈爾濱市一睹冰燈、雪雕的美景,欣賞冰雪文藝晚會,還可以參加很多冰雪娛樂專案。哈爾濱冰燈和雪雕藝術已成為世界冰雪藝術的三大奇葩之一。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簡稱“哈夏會”,國家級音樂盛會,始辦於1961年8月,於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舉行,歷時10天。

  現已昇華為地方傳統音樂節,也成為中國傳統的音樂盛會,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廣州“羊城音樂花會”並稱中國“三大音樂會”之一,並由此奠定了哈爾濱音樂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爾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認定為“音樂之都”。

  哈爾濱旅遊街景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又稱為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哈爾濱索菲亞教堂3張始建於1907年3月,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1912年改建成磚木結構教堂。1923年9月,聖·索菲亞教堂易地現址進行第二次重建,由俄羅斯建築師克亞西科夫設計,歷時九年,1932年落成。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整修後的教堂稱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

  太陽島公園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區松花江北岸,與斯大林公園隔江相望。 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太陽島自然風景異常秀美。全島碧水環抱,水光瀲灩,花木蔥蘢,幽雅靜謐,原野風光質樸粗獷。太陽島公園是太陽島上最主要的景區。園內有天鵝湖、太陽瀑、水閣雲天、松鼠島等景觀,是娛樂和休閒的最佳場所。2009年,太陽島冰雪藝術館以佔地5000平方米、館內淨高7米的規模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室內冰雪藝術館,創造了太陽島世界之最。

  哈爾濱旅遊景點攻略

  太陽島風景區

  中國唯一坐落於城市中心的江漫溼地型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被國家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被聯合國友好理事會評為“聯合國FOUN生態示範島”。它以獨特的北方自然風光和浪漫的歐陸風情著稱。一年一度的“中國·哈爾濱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及許多國際國內的雪雕比賽都在這裡舉辦。

  2009年7月,哈爾濱太陽島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島嶼型公園。

  亞布力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由風車山莊、國家體委,交通山莊,大青山滑雪場、通訊山莊電力山莊,雲鼎山莊、好漢泊雪場,以及農家院共同組成,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這裡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裡的最佳滑雪期。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階滑雪道。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臺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裝置;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中央大街”,後來發展成為東北北部最繁華商業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築藝術長廊。它是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環境優美,井然有序。以其獨特的歐陸風情、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閒小區、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曾創建於中央大街和道里區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採夫1905年建立的。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步行街確定為保護街路。1997年6月1日成為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2008年3月,東方小巴黎-哈爾濱中央大街,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建築成就獎”,是中國獲此殊榮的第3個建築群。同時,哈爾濱中央大街被國家授予建築藝術博物館稱號。

  2009年,中央大街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城市建築

  哈爾濱的城市建築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尤其別具風韻。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築,也有十分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了若干現代建築,使這個城市呈現出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

  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法國先鋒派和後現代等各種風格的建築。乘車市區,哈爾濱工程大學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文廟、友誼宮、力學研究所、第三中學等雕樑畫棟、紅牆碧瓦的中國傳統式建築。

  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成全木製結構教堂。1932年重建,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築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中外。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成為哈爾濱市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她歷

  盡風雨,飽經風霜,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蹟。

  哈爾濱市政府市級一類保護建築,國務院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原為設在公主嶺的隨軍教堂,日俄戰後遷哈爾濱,幾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結構教堂,1935年改磚石結構。俄國建築師斯米爾諾夫·托夫塔諾夫斯基設計。原來屬於東正教堂,1980年轉給天主教會,現名為聖母無染原罪教堂。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25號的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經過重新修繕,已作為基本陳列對外開放。總面積1500平方米,15個展廳,這裡以大量的圖證、物證、實證,控訴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的血腥罪行。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龍塔,隸屬於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局,其塔高336米。龍塔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風景區。它是一座集旅遊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無線通訊、環境氣象監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