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具體有哪些智慧故事

  對於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教育孩子也是要講究正確的方法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才能讓父母跟孩子建立良性交流,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自我。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智慧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智慧故事

  故事1:好朋友的故事

  兩個好朋友,一個叫馬沙、一個叫沙西,他們非常要好。馬沙買了一塊麵包,掰成兩半,與沙西分享,沙西買了一瓶牛奶,給馬沙倒了半杯。

  教師兒童化語言,意義:好朋友要分享

  有一天,沙西生病了,躺在床上,還不停地吃藥,馬沙,說:“你太不夠朋友了,睡覺自己睡,還不停自己一個人吃藥,生病了也不通知我一聲。”教師設計不符合情理的故事情節。教師稍微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一孩子插嘴:“生病是不能一起生的!”孩子的腦袋開始思考了

  老師:“為什麼不能一起生病?”老師並沒有忽視孩子的問題,而是進一步讓孩子思考

  另一孩子:“生病很難受的。”有孩子不明白

  教師繼續故事

  馬沙就說:“不行,藥片要分一半給我吃。”

  沙西只好每次吃藥都分一半給他。

  一孩子插嘴:“如果他吃藥,哪明天他就生病了。”孩子發現問題了

  老師馬上表揚:“你怎麼那麼聰明吶?你是怎麼知道不能亂吃藥的?”

  老師接著說:“真的,他真的就生病了。馬沙每次吃藥,都想分一半給沙西,沙西說:‘我不吃了,我已經吃了好幾粒了。”

  過了兩天,馬沙的病就好了。

  正在這時,有個孩子放了一個屁。突發情況

  孩子:“誰放的屁呀!那麼臭。”

  孩子:“老師,是不是你放的?”老師有點尷尬

  又一孩子:“老師,好朋友能不能一起放屁呀?”

  老師:“哪,放屁怎麼能一起放呢?你放你的,他放他的。”

  老師接著問:“你們有沒有好朋友?是不是一起放屁的?”

  評:老師原來的思路被孩子的問題打亂了,但沒有壓制孩子,而是順著孩子的思維繼續進行。

  老師:“要不然,你們試一試一起放屁。指著兩個孩子你們倆是不是好朋友?試一試。”

  這時,有一個孩子捂住嘴巴,假裝“放屁”。是不是搗亂呢?

  老師:“哎喲!你們本事可真大,真的可以一起放屁呢。”老師的幽默,孩子哈哈大笑,所有孩子都一起”放屁“了。但,老師並沒有說“你們不要在假裝一起放屁了!而是說:“你們聽,我放的屁從來都沒有聲音的。”——吸引注意力,同時引向日常禮貌,不能放響屁。

  老師:“誒,你們是不是餓了?咱們來吃點心和牛奶吧。”結束課堂

  印象:整個活動中孩子有坐著的,有躺著的,趴著的,但注意力都很集中,在傾聽、在思考,而教師的語言非常兒童化,教師就象是一個孩子在和幾個孩子在聊天,講故事。有個聽者問為什麼不讓孩子舉手,老師說,故事一環接著一環,如果讓孩子舉手,就會打斷他們的思路,舉手後孩子可能把問題都忘記了。故事教學就象平常幾個人在聊天一樣,如果要舉手才能講話,你說難受不難受?讓孩子自由發問,學習如何交流,如何溝通,如何與人聊天。開始時,孩子可能還不會交流,可能會一起爭論起來,但慢慢地他們就學會傾聽,學會察言觀色,學會交流。我從來都不會說你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故事2:好朋友

  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A,一個叫B,去海邊釣魚,最後釣了一條魚。

  A孩子:“你要不要這條魚?”

  B孩子:“要。”

  A孩子:“那就給你吧,反正明天還有2條魚,3條魚。”

  B孩子:“那我不要,我要明天的2條魚。”

  老師問:“你要一條魚,還是2條魚呀?”

  一孩子說:“我要1條。”

  老師:“為什麼?”

  該孩子:“因為我不愛吃魚。”

  另一孩子:“我要2條。”

  老師:“對,你真聰明,你知道2條魚比1條魚多。”

  繼續:“A孩子回家煮了一個紅燒魚,真好吃。”

  “第二天,他們又去釣魚,真的釣了2條魚。A孩子說,昨天咱們說好的了,今天的2條魚是你的。給你吧,我就等著明天的4條魚吧。”

  老師問:“4條魚多還是2條魚多?你們猜猜B孩子要2條魚,還是4條魚?”

  孩子們:“要4條魚!”

  老師:“對了,他真的就要4條魚,A孩子高高興興地拿著2條魚回家了,煮了一個紅燒魚,一個魚湯,紅燒魚真香,魚湯真鮮。B孩子在家吃白飯加醬油。”

  “第三天,又去釣魚了,真的釣上了4條魚。”

  一孩子插嘴:“這魚好象是他養的,他想要多少條就有多少條。”孩子已經隱約發現問題了

  A孩子大方地說:“這4條魚給你吧,昨天你說過你要4條魚的。”

  B孩子說:“這4條魚給你,我還是等著明天的8條魚吧。”

  A孩子:“哪多不好意思呀,我已經吃了好多條魚了。”

  老師問:“他一共吃了多少條魚呀?”

  孩子馬上在算。隨機融入計算教學

  老師又問:“你想怎麼做這4條魚吃呢?”讓孩子想象,發表自己的意見

  第5天,B孩子還是吃白飯,

  一孩子插嘴:“還是加的醬油。”

  又一孩子說:“他笨得很吶!他被人騙了!”孩子發現問題了

  ……

  第6天,又去釣魚,真的有8條魚……

  第7天,有300條魚……

  A孩子說:“這300條魚太多了,我幫你拿回家去吧。”到了家門口,魚掉了一地。

  A孩子趕快拿了個新魚籮,裝起地上的魚。

  B孩子不好意思地說:“我給你新魚籮的錢吧。”

  A孩子:“不用了,你就把你的破魚籮給我吧。”

  B孩子莫名其妙:“你要破魚籮幹嗎?”

  A孩子:“現在流行破魚籮,可以換到500條魚吶。”

  B孩子:“哪我就不給你破魚籮了,你把300條魚拿回去吧,我要破魚籮去換500條魚吧。”

  A孩子:“這怎麼行哪!著300條魚是你的。”

  B孩子:“沒關係,我拿這破魚籮去換500條魚哪!”

  B孩子真的到集市上去:“誰要破魚籮呀?”人們以為他神經不正常,破魚籮怎麼能換500條魚呢?就跑去告訴村長了。村長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就打了A孩子的屁股,從此,再沒有人理他了。

  B孩子很傷心,這是我的好朋友呀,為什麼打他呀?是他一直要把魚給我的,是我不要的。

  老師問孩子們:“為什麼B孩子沒有吃到魚?”

  一孩子:“因為他會算術!”

  老師:“哦,數學學得好是吃不到魚的。”聽課老師大笑,孩子沒有笑

  又一孩子:“他總是想要多的。”

  老師:“對呀。”

  又一孩子:“為什麼是1、2、4、8…,而不是1、2、3、4…呀?”孩子們在找規律了

  最後,教師和孩子一起作簡單的總結:騙人不好,也不能貪心,真正的好朋友要共同分享……。

  課後評議:

  a 教學過程中不是單向提問,而是雙向提問,既有教師的提問,又有孩子的質疑,故事中潛在的道理讓孩子去發現。教師並沒有直接講出來。

  b 環節過渡及上下課很自然。

  c 教學過程並沒有刻意使用圖片、幻燈。因為刻意去使用,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主要用語言去創設想象的空間,讓孩子積極、連續地去思維。

  最有智慧的子女教育方式

  1、在吃飯方面:一碗,這是基本量。如他說媽媽我吃不完了,我說好然後讓他下桌子,晚上吃時,就把他中午的放在他面前,吃完不夠再吃新的。以後再沒這問題。不要要求吃飽應七分飽,過量只有害無利,夠身體消耗能量就好,這樣大腦皮層溝壑多,利於記憶等;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不要身體累積脂肪影響大腦。

  2、放學後做作業:規定一時間,到時間就不准他做了,他說家庭作業不做完,明天會被老師罰的,但我告訴他,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不能挪用。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起來做,我同樣不準,他是哭著上的學。這以後,他是先做完作業才吃晚飯,這以後,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是以先完成作業為首任。從初中到高中,所有作業都是在學校就完成。當時我是不准我兒子佔用他玩和看課外書的時間壓力用來做作業的。好玩吧

  3、教師告狀及罰作業關於批評:我兒子在小學一年級時也被罰過,我接他放學,等到他做完被罰的作業,同時聽著老師數落兒子上課如何不認真、如何和同學發生事情等等。但我看兒子的眼神還是很慈祥,耐心等著兒子完成內心獨白:多寫一次正好。回到家後仔細問情況,屬於同學不對的,就不批評他;是自己的問題,但都是輕言細語給他講怎麼樣注意及改正。有一點很重要,家長要用道理解除他有可能對老師產生的負面情緒。打擊小孩自信心的主要是家長和老師。如小孩在學校捱罵了,當晚當媽媽的要把事情瞭解清楚化解小孩的情緒,修補他的自信心,人的一生自信心很重要。

  4、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晚上睡眠不好?是否吃太飽?是否是聽不懂課?找出原因,針對原因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一味罵小孩。如:如果娃娃的身體溼熱重,人是不舒服的,自然沒精力聽課等。如果所有的原因找了都找不出原因,就可以考慮用佛門方法。

  5、好玩天性:要給他時間玩,動手本身也等於動腦,沒什麼不好,家長同小孩制定好課後到睡眠之間的時間,一切按作息表。玩紙牌遊戲是一特教老師告訴的方法。我應用和實踐了,是成功了的。我兒子在小學時,上課老師佈置作業,他都是快速完成的。

  6、沒事你要小孩多用左手玩拋接物,是鍛鍊右腦的,為上初中以後作準備的。家長和小孩每天玩一次紙牌加法,抽二張快速在他面前晃一下,讓他快說出加出來的數,堅持到三年級時就做一次加法一次減法,五年級以後就不用了。鍛鍊注意力、快速反映能力、心算能力。

  7.曾看過一帖:關於小孩子的教育,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也跟大家交流下哈。我認為:

  第一,進行時期教育,注重開發思維智力,不強迫他學什麼。

  第二,善待一切生命,教他學會換位思考,已不悅不強加於人。

  第三,教他在做人做事時以水為榜樣,遇事以柔克剛,遇困難繞道前行。

  第四,學會知足常樂。

  第五,寧靜致遠,淡泊名利,放心自由

  父母三種教育方式影響孩子智力

  1、永遠也贏不了的遊戲

  如果我們讓孩子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的難度超出孩子現有的理解能力,但我們又不向他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總是不知道該怎麼玩,每次嘗試都失敗,那麼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不用別人說,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2、過早的知識傳授

  一些熱衷於所謂“智力開發”的父母,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那些學業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並不理解,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3、大量的負面暗示

  有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見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對她說:“你的樣子醜極了,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話,怕被別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經過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驚為天人,救出了她。這位公主才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1.教育孩子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2.教育孩子勵志的小故事

3.兒童勵志教育小故事

4.教育孩子的簡短勵志故事

5.關於勵志教育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