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媒體評論員應具備的素養

  作為一名網路媒體評論員的基本素養之一就是品質素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優秀的品質素養

  明確的價值觀是一名新聞評論員安身立命的根本。新聞評論員不是一名分析師,簡單發掘掩藏在新聞背後的東西,或者對新聞的成因和走勢進行講解,而是要成為一名價值倡導者和堅守者,明確地對其作出是非判斷,告訴公眾何為對、何為錯,引導社會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價值觀混亂,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自然不能為人所信任。

  簡單說來,一名現代評論員應該堅持的價值應該就是文明世界的基本價值,要堅定地站在公眾的立場上說話,為權利說話,要孜孜不倦地將平等、公正、理性、真善、友愛等人類基本價值傳導給社會,揭露濫權、欺凌、暴戾和醜惡的面目,激勵這個社會不斷進步和走向美好。

  價值觀直接決定人的品質,一名新聞評論員,不但要傳播文明價值,更要身體力行去踐行這些價值,否則就是人格分裂。因此,一名優秀的新聞評論員必須品行端正,胸懷坦蕩,心存大義,修身律己並時時自省。

  :理性的職業素養

  新聞評論員首先是一名新聞從業者。社會對新聞從業者的職業期待和新聞行業的職業操守,也適用於新聞評論員。

  真實客觀是新聞的第一生命。對新聞評論員來說,就是不說假話,不說違心的話,不能因為壓力和利益誘惑而出賣靈魂,儘管有時候你可以不說話。另外,新聞評論員要有超強的事實辨析能力。網路時代,各種資訊滿天飛,甚至是專業媒體的報道,也可能因為一定的傾向性而扭曲事實,這就要求評論員不能簡單地跟著新聞走,而是要循著理性和常識,思考分析,做到評論由頭真實、所引論據真實。

  要充滿感情,但絕不能讓感性壓倒理性。普通人發表觀點,儘可以無所顧忌,一洩心頭塊壘。新聞評論員則不可意氣用事,不能讓憤怒和簡單的正義感壓倒理性。使用語言暴力,說話夾槍帶棒,武斷專行,不容異己,當成為新聞評論員之大忌。

  勇於自我批評、自我修正。每個人都不可能掌握絕對的真理,特別是觀點上,多元是一種正常狀態。作為新聞評論員,一定要防止觀點霸權主義的心態,要心平氣和接受別人的討論和批評,合理的就要及時借鑑並改正自己。

  :豐厚的知識素養

  新聞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新聞評論員首先要成為一個“雜家”。政治、經濟、哲學、法律、歷史,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應有廣泛的涉獵,寫作起來才能做到旁徵博引,下筆有言。

  雜的基礎上要力爭成為“專家”。一個人精力和智力都有限,不可能對各方面知識都有深入掌握,雜而不專,就有可能流於表面,蜻蜓點水,評論起來觸不到問題實質。要根據自己的學科背景或者興趣愛好,在一個領域鑽進去,成與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寫出來的評論才有深度,容易讓人信服。

  現實和生活的知識必不可少。有的評論員讀了不少書,寫出的文章卻只是概念疊加,“高空作業”,不接地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對社會的瞭解和認知。作為新聞評論員,一定要對國情和所在地方的地情有充分的研究和認識,否則寫出來的東西往往就是正確的廢話。

  :敏銳的思想素養

  思想的高度。要有透過紛繁複雜的表象看到本質,發現事物內部聯絡和規律性的能力。要站在全域性和巨集觀來把握選題,寫出的評論要有高度的判斷性、總結性、預見性和提煉性。

  思想的厚度。思考問題不能一根筋,直線思維,而是要發散性思考,將事物的前因後果以及左右聯絡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比如,同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群可能意味著什麼,不同的當事人會有怎樣的態度,放到不同的社會領域會有怎樣的解讀,哪一個才是真實,哪一個才是本質。

  思想的銳度。把握事物的核心,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做簡單化判斷,要力爭比別人想得多一點,在思想上體現出獨到的穿透力。

  思想的敏感度。善於發現風起於青萍之末的變化,從大家可能忽略的事實中發現新的動向、新的形態、新的可能性。

  :獨特的表達素養

  網路時代是全民表達時代、全民寫作時代,也是一個快速選擇和快速閱讀的時代,貧乏無趣、生硬幹燥、扭曲艱澀的語言和文字,即便再有思想,也是一種拒絕性的表達,引不起別人的閱讀興趣。

  新聞評論不是學術文章,學術文章即使束之高閣也不失其價值,而新聞評論如果無人閱讀,便毫無存在價值。因此,網路時代的新聞評論員一定要注意語言和文字表達,要做到柔軟人性、明白流暢,妙趣橫生,讓人讀得進,記得住。

  在更高的層面上,則要力求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拒絕平庸的字眼和普通的表述,在易於理解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用普通的字詞進行與眾不同的排列組合,以獨樹一幟的風格帶給人閱讀和審美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