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團聚作文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在該節日裡,一家團聚是最多麼溫馨快樂的時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月亮,月餅,團圓是中秋節的象徵,在九月十二日這個日子裡,我們說說笑笑,在親戚家中,分享快樂與喜悅。去阿太,奶奶家做做客,慰問老人。

  今天,我們一家早早地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外婆一臉開心地迎上來,頭髮裡隱約看到幾根銀色的髮絲。一笑,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看起來特年輕。他把我們迎進來,自己又急匆匆地去廚房做菜了。唉,外婆呀,您也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了,為了讓我們愉快地過節,不歇息,太不容易了啊!我現在才知道,即使偶爾來一次,也是老人最大的欣慰。

  媽媽一邊抱怨著,一邊去幫外婆忙。走進廚房,各種菜肉魚蝦的氣味混雜在一塊兒,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時辣時酸,但也有撲鼻的香味,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外婆的廚藝,依然沒變,還是那麼熟悉。

  隨著時間的流逝,親朋好友們都來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屋子,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無話不談,生活上,經濟上,學習上,歡聲笑語如波浪,這邊好不容易平了,那邊又熱烈地起了,好不快樂!

  過了一會兒,上菜了,大家敞開肚皮,大吃特吃,好像誰也不願辜負外婆的心意。五花八門的佳餚是那麼有誘惑力。吃完後,泡茶聊天,當然也少不了月餅啦:豆沙、蛋黃、芝麻、鳳梨……

  中秋是團圓的,是歡聚一堂的佳節,也是我們心中最精彩的時刻!

  範文二

  今年這個中秋節,我參加了坤和“山水一家親”的中秋喜樂會,與上百位坤和的叔叔阿姨們共同度過了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夜晚。

  晚上六點半,我們準時來到美麗的大灘邊,這裡涼風習習、燈光閃爍,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走進喜樂會大門,裡面熱鬧非凡。我首先望見的是“山水一家親”這塊充滿喜慶色彩且又變化多端的大背景,再加上不時從舞臺兩側放出的霧氣、大型的樂隊團和四周的火樹銀花,我一下子就被這喜慶的佈置吸引住了。大灘旁的空地上,到處是人聲,到處是人影,都有說有笑的,真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啊!美食區,人們在精心挑選自己喜歡吃的點心和水果;民間藝人區,小朋友在爭先恐後地拿面捏人;遊戲區,有的在投籃,有的在射弈,還有的套圈,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選好座位,坐下來欣賞優美的音樂。隨著一曲激情澎湃的現代舞蹈,喜樂會正式開始。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有獨唱,有雜技,有魔術,還有優美的舞蹈。讓我最難忘的是“斧王”表演的“人肉沙包”。所謂“人肉沙包”,就是把人架在木杆上,“斧王”將斧頭扔過去,斧頭切中木杆上掛著的木樁。要知道,這需要高超的技術才保萬無一失。在場的朋友們紛紛伸長脖子看著這驚險的一幕。最後,勇敢的“人肉沙包”總算“逃過一劫”。啊,真是驚險哪!

  然後,我又去玩了“大宋沙包”、套圈、投籃、射弈,還嚐到了香甜的民間食物。正當我玩得高興時,閉門的時間到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灘……

  啊,這是我度過的最快樂的中秋節!

  範文三

  中秋,也稱團圓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每年的這一天,全家人圍在月光下,吃團圓,賞月色,嘗月餅,預示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回憶一下,每年的中秋節,你是怎麼過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是怎麼過的吧。

  中秋節到了,全家人都忙上忙下的,準備去樓頂上吃月餅,賞月。“快來搬桌子!”媽媽使出全身力氣大聲喊道,“把煙花和月餅拿來,還有凳子……”在一陣吆喝聲中,東西總算“到齊”了!

  晚風習習,胖胖圓圓的月亮如約堆著滿臉的笑爬上來了,跨過樹梢,躍上房頂,掛在南渡江的江面上,皎潔的銀光灑在江面,江水一片銀白,一陣清風拂過,江水粼粼閃動,像跳躍的音符;月光灑在房頂,房頂也變成銀色的了;灑在身上,身上就銀花花了;灑在你我的臉上,臉上也都變成銀閃閃的了……一切都變成銀色的世界了!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蘇軾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奶奶招呼著“別說那麼多了,快點吃月餅吧!”平時最討厭吃月餅的我邊賞著優雅詩意的月夜,邊品著月餅,“咦,今天這月餅還挺好吃……!”在我再三催促下,爸爸終於拿出了煙花,有“花兒朵朵。”、“孔雀開屏”、“金玉滿堂”……我先拿出“花兒朵朵”,隨著“嘶--”,“開花咯!”隔壁弟弟大聲興奮地叫著。“花兒朵朵”開始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苞,一瞬間就完全綻放了,火花四濺,絢麗無比,最後一聲“嗖”的尖叫結束了開放。“孔雀開屏”最美了,噴射的五顏六色的花焰有規則的扇形排開,活像高傲的孔雀在炫耀它的花扇尾巴……皎潔明媚的月亮,五顏六色的煙花,映著一張張笑臉,你一言,我一語,時而傳來爸爸媽媽的歡聲笑語,時而傳來隔壁小區的歡呼,時而還伴有歌聲陣陣……不知不覺中夜色已晚了。

  我喜歡中秋節,我喜歡一家人這樣快樂的歡聚時光。祝願天下所有人家“千里共嬋娟”!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