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例題講解

  北京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判斷題需要考生複習不同常識知識,多做練習題是積累常識的最好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例題,供各位考生練習。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例題***一***

  1.下列做法符合憲法或者法律規定的是*** ***

  A.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B.市人民代表大會撤銷職務

  C.國務院各連續任職超過***

  D.縣人民政府設立祕書長

  2.下列關於設定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的設定機關均應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進行評價

  B.部門規章可以依法設定一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依法設定一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D.法律、法規、規章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檔案一律不得設定任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

  3.蕭某對李某作出承諾:只要李某把鄰居家的小狗頭來,就付給酬金200元。該行為屬於*** ***

  A.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B.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C.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D.犯罪行為

  4.某化肥廠向附近一小河排放工業廢水,受該廠汙染的河水流入村民承包的農田,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村民的下列做法中沒有法律依據的是*** ***

  A.直接向該廠提出排除危害並承擔賠償責任的要求

  B.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請求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C.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廠家停止侵害、承擔賠償損失等責任

  D.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5.李某為公司倉庫保管員。某日,兩歹徒威逼李某交出倉庫鑰匙而***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傷,無奈之中李某搶了路邊正在停車的黃某的摩托車逃走。李某搶走摩托車的行為*** ***

  A.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拾走他人車輛,屬於搶劫行為,侵犯他人利益

  B.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他人車輛,屬於盜竊行為,侵犯他人利益

  C.不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摩托車屬於正當防衛,保護了公司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D.不應負刑事責任,李某搶走摩托車屬於緊急避險,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權益

  6.下列由被告***被申請人***負舉證責任的是*** ***

  A.行政訴訟中,證明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係

  B.民事訴訟中,對原告提出建築物發生倒塌致人損害的侵權事實,被告給與否認的

  C.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所受損害的事實

  D.行政複議中,認為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證明曾經要求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而該機關未履行的

  7.“文景之治”出現在哪個朝代*** ***

  A.周 B.漢 C.唐 D.宋

  8.我國教育近代化之先河開啟於哪一時期*** ***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 C.辛亥革命時期 D.南京臨對政府時期

  9.關於水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稻是目前全球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

  B.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研製出世界首例雜交水稻

  C.《詩經》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組在海南島找到的野稻對雜交水稻培育意義重大

  10.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巨集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當通貨膨脹較為嚴重時,應該採取的貨幣政策是*** ***

  A.緊縮性貨幣政策 B.擴張性貨幣政策 C.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D.積極貨幣政策

  北京公務員考試常識例題答案

  1.A.【解析】 本題是考查法律的題。根據《立法法》第六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A項正確;根據《憲法》第一百零一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對享有罷免權而非撤銷權,B項錯誤;根據《憲法》第八十七條,、副、國務委員連續任職***,C項錯誤;根據《政府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自治區主席、、州長、、區長的提名,決定本級人民政府祕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科長的任免,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D項錯誤。所以選擇A選項。

  2.C.【解析】 本題是考查行政許可法與行政處罰法的題。《行政許可法》第二十條規定,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但行政處罰法沒有相關規定》,A項錯誤;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六條和《行政處罰法》第十二條,部門規章只能對已經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實施的具體規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情況下設定一定的行政處罰,B項錯誤;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釋出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D選項錯誤;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C項正確。所以選擇C選項。

  3.B.【解析】 本題是考查民法的題。根據《民通意見》第75條,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所附的條件是違背法律規定或者不可能發生的,應當認定該民事行為無效。蕭某要求李某偷小狗的行為明顯違背法律相關規定,因此蕭某的承諾行為無效,所以選擇B選項。

  4.D.【解析】 本題是考查環境保護法的題。根據《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造成環境汙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有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因此ABC項都有法律依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本題中不存在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合法權益問題,受害人不能提起行政訴訟,D項沒有法律依據。所以選擇D選項。

  5.D.【解析】 本題是考查刑法的題。根據《刑法》第二十一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本題中李某的職務僅是倉庫保管員,沒有與歹徒搏鬥的義務,為了保全公司的公共利益和個人人身安全,搶走摩托車逃走的行為完全符合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所以選擇D選項。

  6.B.【解析】 本題是考查訴訟法中舉證責任的題。根據《***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應由被告***被申請人***負舉證責任,B項正確。根據《***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原告對下列問題承擔舉證責任:***一***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但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起訴期限的除外;***二***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三***在一併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四***其他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事項。ACD項均在原告舉證的範圍之內,所以選擇B選項。

  7.B.【解析】 本題是考查中國古代史的題。“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文帝、景帝兩代四十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局面,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因此,“文景之治”是出現在漢朝,所以選擇B選項。

  8.A.【解析】 本題是考查中國近現代史的題。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洋務運動時期的教育改革作為中國近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第一次交鋒,它的產生無疑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對我們的當今教育改革具有啟迪和借鑑意義,開啟了我國近代化之先河,A項正確;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曆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B項錯誤;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接著各省紛紛響應,因為1911年為舊曆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是一項反抗清政府的愛國運動,C項錯誤;南京臨時政府內閣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的臨時性內閣,成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結束於同年3月12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創立民國,中原十二省紛紛宣佈獨立。12月,十七省的代表齊聚上海,推舉孫文為臨時大總統;孫文組織內閣,成立南京臨時政府,是一項***,D項錯誤。所以選擇A選項。

  9.D.【解析】 本題考查人文地理知識。目前全球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水稻,A項錯誤;20世紀80年代,我國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試驗獲得成功,成為世界上首例獲得成功的雜交水稻品種,B項錯誤;黍指小米,稷指高粱,該句話是說黍稷離離成行,正在長苗的時候,並沒有提到水稻,C項錯誤;袁隆平的研究小組是在海南找到的野稻,並進行試驗,對雜交水稻培育意義重大,D項正確。所以選擇D選項。

  10.A.【解析】 本題是考查巨集觀經濟學的題。通貨膨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遠小於求***。而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就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應該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A項正確。所以選擇A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