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勇士隊專為射手做的電梯戰術有哪些

  一個電梯戰術的開始也可以演變成多種結果,這個只能看換位的防守意識和能力了。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解勇士隊專為射手做的電梯戰術,歡迎閱讀!

  圖解勇士隊專為射手做的電梯戰術

  在現今的NBA各隊均有自己獨特的,相對固定的進攻戰術套路,而每一次有效的進攻戰術都需要空間、跑動、球員,以及能把上述因素串聯起來的組織者。譬如熱火的勒布朗-詹姆斯通過低位策應;託尼-帕克拿到球后,則通過高位擋拆獲得機會;凱文-杜蘭特通過跑位牽制,為隊友製造進攻機會·······

  而本賽季的金州勇士,通過教練馬克-傑克遜的調教,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在進攻戰術安排上,專為隊中兩大射手史蒂芬-庫裡、克萊·湯普森所設計的『Elevator***電梯***』戰術,成為了他們固定的戰術套路。當然這個戰術的概念,來自於兩人出眾的外圍3分能力,湯普森本賽季3分命中率39.8%,而庫裡則達到驚人的45.2% 。成功的戰術,成功的射手,就能輕鬆轉換成得分。

  在執行戰術的開始,傑弗森首先會來到高位持球作為策應***虛象***,然後杰特來到底角為庫裡做無球掩護。一般情況下,庫裡都會觀察場上防守球員的位置,選擇反跑切入底線或者選擇向弧頂的線路。當然,這些線路都是預先設定好的,視球場的變動,做出選擇。

  從圖片中顯示,通過無球掩護的庫裡來到罰球線附近,彷彿準備做一個正常的連續掩護的切入。然後傑弗森把球回給杰特,緊接著來到罰球線的45°地方,與左邊45°的蘭德里準備做“電梯關門”的配合。雖然倫納德的防守能力非常不錯,但總歸是經驗不足,以為庫裡要做切入,而死守內線,離庫裡一個很大的距離。

  庫裡察覺倫納德對自己防守的鬆懈,快速的從蘭德里與傑弗森兩人中間穿過,向弧頂3分線奔去,等庫裡穿過之後,蘭德里與傑弗森兩人迅速把“電梯門”關閉,把馬刺三名防守者結結實實的擋在內線。然後庫裡就從容的接杰特的傳球,無干擾的情況下,輕鬆三分命中。

  庫裡湯普森必備戰術:電梯掩護,無球跑位屆的CrossOver

  ***crossover是一種籃球術語,意思指運用交叉步,快速過人,運用此技術的NBA球星有艾弗森、韋德、克勞福德等人。***

  所謂純投手

  純投手這個概念進入國人視野之初,“純投手”的概念被定義為“以投籃為安身立命之本的球員”,此定義最早的代言球員為理查德·漢密爾頓和阿蘭·約翰遜,但隨著時間的推演,“純投手”變得越來越純,最後純到場上所有的進攻都必須由投籃完成***而且必須是接球跳投***,以至於除了定點投籃之外不會使用其他技能。於是這樣個偉大的職業的代言者就變成了昆汀·理查德森,傑森·卡波諾和凱爾·科沃爾。如果有人敢說雷·阿倫是聯盟最偉大的純投手之一馬上就會有人投來白眼並報以“雷·阿倫只是投手麼呵呵呵呵呵呵”的親切慰問。

  從普遍的觀點來說,這當然不錯,雷·阿倫職業生涯的黃金期當然擁有不計其數的進攻武器,而“投手”的標籤似乎也確實難以滿足麥迪的水準。不過也許人們對於“投籃”這項工藝所容納的廣度與深度普遍的低估了。接球投籃是投籃,後仰跳投和持球三威脅疾起也同樣是投籃,把範圍擴大些,拋投和虛晃也未必不是投籃的組成部分,而投籃——其實只是投手所需要掌握的眾多技巧當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來往穿插的大量前戲的重要性,需要更多技巧的拿捏。從這個角度說,投手的範圍應該更大,要求也應當更高才對。

  也許我們能夠通過日漸流行的“電梯戰術”瞭解投手這個工種的價值所在。

  電梯走向世界

  有一種說法:電梯戰術的發明者是勇士馬克·傑克遜。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存疑,因為早在馬克·傑克遜入主NBA之前,電梯戰術就已經出現,並被各方***大肆採用了。不過,馬克·傑克遜無疑是最喜歡使用電梯戰術的教練,他頻繁的在比賽中豐富電梯戰術的他的專訪中,毫不掩飾自己對電梯戰術,和其實施者斯蒂芬·庫裡和克萊·湯普森的喜愛。而電梯戰術也是勇士隊最為頻繁使用的戰術之一。

  這套戰術在推廣後立刻在聯盟流行起來,如今的雷霆,擁有雷·阿倫的熱火都曾經使用過這個戰術,裡克·阿德爾曼甚至曾為凱文·樂福設計過升級後的“電梯”。

  無球跑位屆的CrossOver

  投手的無球戰術其實並不少,但電梯戰術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是源於其走位非常規性。

  傳統球場的位置分配一般為:2,3號位在底角和側翼,4號位在肋區的中距離,面朝籃筐的正向一般留給1號位和5號位發揮施展。無論是如今單打能力強悍的1號位還是懼怕包夾的傳統5號位,都需要有充足的空間實施戰術。而電梯戰術的雛形,就是把中軸線的黃金位置騰空給空手跑位的投手***一般為2號位***,所以若非投手的作用舉足輕重,教練是不會在這樣一個容易擋住其他球員跑動的位置專門設定戰術的。

  上面是熱火專門為雷·阿倫設計的電梯戰術,1號位的韋德把人吸引到側翼,為中路騰出空間,而4號位的勒布朗·詹姆斯則乾脆成為了綠葉為阿倫做牆,讓他在底線走了一個極為特別的線路,從中軸線衝出來接球——而一般來說,底線的跑位者一般是從一側的底線兜到另外一側,然後繞掩護出來接球。所以這種跑位路線會讓形成思維定式的防守者大吃一驚,無異於無球跑位屆的CrossOver。

  在經過NBA教練廣泛研究之後,電梯戰術已經不侷限於中路接球,肋區也是非常重要的實施戰術的位置。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除開怪異的空手走位路線之外,戰術對於投手的能力要求同樣很高,當投手接到球之後,他往往需要向著與其跑動路線完全相異的路線反身跳投,而並非順延跑動的慣性,單這一項能力,聯盟裡大多數只會定點跳投的“純投手”就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收起你的小動作

  “電梯戰術”使用漸繁,吹罰也愈加嚴厲。

  很多人把“Elevator Door”叫做“電梯掩護”,但準確的說,這並不是一次掩護,因為他並不是提前設牆,阻擋投手身後的跟隨者,而是在投手前進的路線上設定一條狹窄的通道,理論上說,如果投手可以通過,防守者只要跟的夠緊,身材又不是特別寬大,也一樣能過,否則“掩護球員”就需要移動,造成掩護犯規。所以,戰術如果成功實施,掩護著必然會施加一些隱蔽的小動作延阻防守者的跟隨,比如拱個屁股擰個腰,雖然不經意,但做多了總會被抓個現行。

  足球領域有一個相似的叫法,叫做“關門”,而在籃球場上使用,以前用的不多沒人管,小飛刀當成常規武器用起來,多少能找到一些不規矩的痕跡。

  在歷經幾年的磨練之後,“電梯”戰術並未像人們最初預計的那樣改變球場的生態環境,但優秀的戰術總會在特定的時間發光,在比賽的最後時刻,又有哪個裁判敢去吹罰小動作,以一己之力改變比賽的結果呢?

  籃球運動的主要特點

  ●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

  ●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

  ●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準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鬥智鬥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

  ●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餘文化娛樂生活 。

  ●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