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火時錯誤做法

  寶寶上火很常見,而不少家長對寶寶上火存在一定的誤解,有些家長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大事情,有些家長則緊張過度。但在用藥方面,家長應該謹防這三個誤區。

  一:拖延用藥危害大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並不要緊,身體自行調節一下,就自然會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不能寶寶一上火就吃藥。

  專家指出,父母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上火"是體內潛伏的病因,容易造成體內炎症,容易引發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病症,寶寶"上火"問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

  二:濫用成人藥物傷害大

  在生活中,上火是人們常見的病症之一。不少家長就認為,寶寶上火和大人一樣,喝些涼茶就可以好了,或者將成人吃的"去火"藥物減量,給到寶寶吃。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損寶寶健康的做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

  兒童健康醫師提醒,寶寶處於生長髮育的特殊時期,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屬於低免疫人群,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適合兒童,濫用成人藥物會傷害兒童的腸胃、肝腎,兒童必須慎用。

  三:隨意用藥不靠譜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小孩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對此,專家就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小孩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小孩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小孩掙扎,可能會使藥錨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所以,建議媽媽們不要隨便自己抓藥煲給小孩喝,不但效果不理想還會弄巧成拙。

  上火適合的食品

  梨:有清熱潤肺、除煩止渴、生津解渴和止咳化痰等作用,不但有降溫解渴之功效,而且可治尿黃便幹、脣乾口燥等,對咳喘、風熱、咽炎等“上火”症狀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虛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洩者應慎食。

  桑椹***即桑果***:營養豐富,內含多種有機酸、糖和豐富的礦物質,主要含鐵和磷,色越黑者含鐵越多。黑桑椹味甘性寒,有補肝益腎、清熱利尿、滋陰降火的功效。

  西瓜:為夏秋消暑降火的佳品,營養豐富,涼爽可口,不含脂肪,有幾十種營養成分,且價廉易得。其味甘性寒,有清熱消煩、止渴解暑、滋陰降火及解酒的功效。

  百合:富含澱粉、蛋白質和礦物質等,為公認的滋補佳品。味甘淡,性微寒、微苦,功效為養陰清熱、止渴生津、清心安神、滋陰降火和養陰潤肺,可治尿黃便幹、肺燥咳嗽、低熱虛煩、驚悸失眠等症。

  荸薺:味甘,性微寒,有清熱解渴、降火化痰作用。尤適於心煩口渴、尿黃、便幹、咽喉腫痛和目赤脣乾等症狀。但因其性寒滑,常人也不宜多食。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腎陽不足者不宜服用。

  蓮藕:富含澱粉、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味甘,性寒,鮮藕入心、肝、脾、胃四經。有清熱利尿、滋陰降火、生津解渴、開胃消食和涼血止血的功效,生食或搗汁皆可。

  苦筍:味苦而甘,性涼而不寒,具有清暑解毒、清心安神、降火涼血和健胃消積等功效。夏季常用苦筍、排骨加上鹹菜製成苦筍煲,甘苦可口,味道鮮美,實為消暑解渴、瀉火涼血的一道佳餚。

  菊花茶:可隨身攜帶、應用方便,適用於頭痛咳嗽、咽部紅腫、眼睛發紅和尿黃便乾等“上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