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六出花別稱智利百合、祕魯百合、水仙百合等,為石蒜科六出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面小編整理了六出花的養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六出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六出花定植地應選擇通透性良好的肥沃砂質壤土,土層厚度在50釐米在上,排水效能好。六出花栽培最適宜的土壤為微酸性,因此要根據土壤的理化性狀,調整PH值為6.5左右。

  2、水分:六出花在旺盛的生長季節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和較高的空氣溼度,相對溼度控制在80~85%較為適宜。炎熱夏季處於半休眠狀態。冬季溫度較低時應注意控制水分。

  3、肥料:六出花定植時,結合土壤理化性狀和結構的改良,應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如廄肥,以每平方米30~40千克為宜,或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作為補充。在植株的整個生長以育週期,僅用基肥不能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要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根據需要施以追肥。

  4、溫度:六出花在定植後1至2個月內給予適當低溫***不低於5℃***,對根系的復壯及植株的恢復很有益,生長季節溫度維持在8~15℃,夏季最好使土溫保持在20℃左右。植株最適宜的花芽分化溫度為20~22℃,夏季為了防止土壤溫度過高,可在地下埋設供水管、珍珠岩等來達到降溫的目的。

  5、光照:六出花是強陽性植物,生長季節應有充足光照,其最適日照時數為13~14小時。冬季及早春自然日照時間短,因此在保護地栽培時應補充光照。為了節省能源,補光時間應選擇在植株已進入旺盛生長階段。每天補充光照4~5小時,直到自然光照達到13小時左右即可停止補光。

  6、修剪:六出花盆栽常用12~15釐米盆,10月中旬盆栽,栽植深度3~5釐米,栽後澆透水,30天后長出葉芽。入冬後,新芽生長迅速,莖葉密生,影響基部花芽生長,需疏葉,去除細小的葉芽,保留粗壯的花芽,達到株矮、花多的目的。

  7、病蟲:六出花常有根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危害花枝,用40%樂果乳油2000借液噴殺。六出花對病害不敏感,相反,蚜蟲、薊馬、蟎類、蛞蝓、毛蟲、粉蝶、線蟲危害很大。腐黴病在土壤溼度過高時易於發生,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病害則易於發生在暖溼條件下。

  六出花的生態習性

  六出花喜乾燥、怕雨水過多和地下水位過高,土壤要求排水和通氣效能良好,疏鬆而富含腐殖質,以PH6~PH6.5為宜。生育適溫13C~21℃,其中13C~15℃根莖膨大最佳,地溫超過20℃則生長不良,種子發芽適溫為11℃。播種前將種子置於26~31℃的高溫條件下一個月,然後移至發芽的適溫條件下,則更有利於發芽。對日照反應敏感,長日照能促進開花,增加開花數量,而短日照對開花起到抑制作用。

  六出花的繁殖方法

  1、播種:六出花宜秋冬季播種,播種基質用草炭土與沙按1:1的比例,經過高溫消毒後,裝於播種盆中。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種,經過1個月0~5℃的自然低溫,種子逐漸萌動。然後移至15~20℃的條件下,約2周,種子發芽率可達80%以上。種子發芽後溫度維持在10~20℃,生長迅速。

  2、分株:六出花在橫臥根莖上著生出許多隱芽,當外界條件適合時,橫臥根莖在土壤中延伸,同時部分隱芽萌發,直到長成花枝。分株繁殖時間為10月份。植株分栽前,要使土壤疏鬆、不幹不溼。分株時,先自距地面30釐米處剪除植株上部,後將植株挖起,輕輕抖動周圍土壤,根莖清晰可植在已準備好的苗床上。

  3、組培:常用頂芽作外植體,經常規消毒滅菌後,接種到新增6-苄氨基腺嘌呤5毫克/升和萘乙酸1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經2個月的培養成不定芽,再轉移到新增萘乙酸1毫升的1/2MS培養基上,由不定芽形成塊莖。

  六出花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常有根腐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蟲害防治

  蟲害有蚜蟲危害花枝,用40%樂果乳油2000借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