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散步的好處有哪些

  老人散步有什麼講究嗎?散步可以說是最簡單而且方便的養生方式,對於老年朋友來說更是如此。但是在散步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發現,適合老年人鍛鍊身體的最佳方法,就是散步了。散步不僅能幫老年人活動筋骨,它還有家庭調護的作用,可給老年人預防多種疾病發生。

  老年人散步的好處1

  可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同時增強腰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與彈性,是防止肢體過早僵硬的好辦法。

  老年人散步的好處2

  有益於心血管系統。它可以加速血液的迴圈,提高血管的張力,並將血管壁上的沉積物沖走,能有效地預防動脈硬化等各種心血管病。

  老年人散步的好處3

  可使全身肌肉週期性收縮,幫助血液和淋巴液迴圈,加速代謝過程,提高肌體免疫力。

  老年人散步的好處4

  能大大提高腦力與智力的勞動率,並有助於改變急躁性格,增強對各種環境與事物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散步的好處5

  對於肥胖的老人是既穩妥又省錢的減肥療法。專家們計算過,如果時速為5、3公里,則每分鐘可消耗4、8卡路熱量。

  走路姿勢

  走路時要有正確的姿勢,頭要正,目要平,軀幹自然伸直。這種姿勢有利於氣血執行。步行時身體重心前移,呼氣時稍用力,吸氣時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以每分鐘走80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顯。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遊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老人散步時要心情放鬆、百事不思,著裝要寬鬆,鞋子要適腳,同時要注意行路安全。還要量力而行,根據各自身體的承受能力,加快或減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情況,就應該停下來歇一歇。

  老年人散步記住四點

  1、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較容易出現老年骨性關節炎,這也與不當散步有關係。爬坡或是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負荷過重,加重關節磨損。

  2、要選擇好散步地點

  人體在運動時,需氧量高。空氣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對全身有益哦。

  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謹記的四個要領。是不是我們的父母也喜歡散步?我們可以將這些建議說給他們聽,或是留著到我們老的時候再拿出來看。

  3、最好不要揹著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歡揹著手走路,其實揹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於身體放鬆,因此不能達到最好運動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窪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抬頭、挺胸、擺臂,有利於全身運動和身體協調。

  4、運動量過小不算是鍛鍊

  隨意走走停停地溜達,不能算散步。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氧代謝,就起不到運動的效果哦,就如同做家務不能算做鍛鍊一樣。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則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鐘內完成,一週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齡***/分鐘內。比如一位65歲的老人,用170減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應保持在105次為宜,最高也不過在125次/分鐘範圍內。運動時出點汗,呼吸順暢,就達到了鍛鍊效果哦。

  老年人常見身體問題該如何散步

  冠心病患者散步時: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誘發心絞痛。餐後半小時後散步為宜,每天兩三次,每次半小時。

  糖尿病患者散步時:要特別注意先吃點東西,不能餓著肚子,否則很容易使大腦供血不足,出現低血糖,嚴重時還會摔倒。散步時,步幅可以適當加大,挺起胸脯,甩開手臂,每次散步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體質虛弱者散步時:最好拄個柺杖,以保持身體平衡。柺杖的高度要與手的位置相符,柺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時左右。

  肥胖者散步時:可適當將散步的時間、距離拉長,並將運動量加大。最好堅持每天散步2次,每次一個半小時,以使體內多餘的脂肪得到充分燃燒,從而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以上是老年人散步的養生方式,根據自己的身體適當運動,不要勉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