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防汛工作會議講話***2***

  鄉鎮防汛工作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在舉國上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一號檔案之際,縣委縣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分析當前形勢,全面部署安排今年的農村工作,動員全縣各級黨政和廣大幹部群眾乘著黨的十七大和中央一號檔案的強勁東風,積極行動起來,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全力完成今年的農業和農村的各項工作任務。會前,縣委會專門聽取了關於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彙報,研究了我縣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通過了我縣《二〇〇八年農業和農村工作實施意見》。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準確認清當前農村工作形勢,進一步增強搞好農業農村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業農村工作全域性,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全縣農業農村呈現出多年來少有的大好形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在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下,全縣積極實施“沃土工程”和“種子工程”,狠抓糧食生產,保證糧食麵積穩定在41萬畝,總產穩定在10萬噸。

  二是以蔬菜、畜牧為重點的特色農業迅猛發展。20xx年全縣新增蔬菜種植1萬畝,新增精細蔬菜大拱棚4000棚,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次,日光溫室大棚發展到7200棚。16種蔬菜通過西安農產品市場準入認證,華州、瓜坡脫水蔬菜廠相繼建成投產,每年加工消化13萬噸蔬菜,一定程度緩解了廣大菜農的“賣難”問題。以蔬菜為重點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8個。畜禽良種工程順利推進,全縣畜禽存欄量首次突破90萬頭***只***,其中大家畜存欄14.9萬頭,為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產業,提升“華州蔬菜”的品質,支撐綠色有機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一村一品”工程順利推進。全縣實施“一村一品”工程進展順利。湧現出了一批專而精、特而優的專業村,其中16個村被確定為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22個村被確定為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

  四是農村道路建設成效顯著。全年修建農村道路完成投資1.6億元,其中縣財政投資3000餘萬元,新建通村公路312公里,硬化巷道路216公里,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了“鄉鄉、村村、巷巷”通水泥路目標。

  五是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改造中低產田1.5萬畝,新增基本農田2000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000口,完成農村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42個,實施了8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建設,異地搬遷困難地區群眾225戶1200人,解決了20個村1.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長期影響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一些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六是關注民生,注重民心工程,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縣財政拿出1400萬元,著力解決中小學危漏校舍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以及農民群眾最關心的增加收入,子女教育、求醫看病等民生民計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達95%以上,使廣大農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了“陽光財政”的溫暖。

  七是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順利。34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重點村在各級扶持政策傾力支援下,在“一村一品”產業帶動下,通村路、巷道路硬化達標,農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已經成為我縣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亮點。

  八是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和文化政權建設得到加強。我縣農村的糧食、棉花購銷體制改革,農村金融、畜牧防疫等多項農村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延續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長效機制得到加強,縣財政投資200餘萬元建起的42個村級基層組織陣地投入使用,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數字電影放映“月月有”。為全縣257個村***社群***設立了警務室,配備了一名輔警。這些都有利促進了農村社會大局的穩定。

  目前我縣農村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但仍面臨著許多新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為:一是農業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農業產業還不大、不特、不強,“一村一品”的產業佈局還不夠完善,“一鄉一業”還未成型,說明我縣農業基礎薄弱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基本結構沒有根本改變。二是農民收入雖然加速增長,但由於其基數低,與全省人均純收入還差620元,與全市差398元,說明我縣農民收入水平低狀況沒有根本轉變。三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比較滯後,上學難、看病貴、農村文化生活相對貧乏等問題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四是農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些問題表明,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全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全面發展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農業農村發展仍處於攻堅克難階段,這些問題務必引起全縣的各級領導和全體農村基層幹部的高度重視。所以,今天的大會就是要把全體幹部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統一到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檔案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上來,在今年的農村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我縣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積極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穩步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做大做強菜畜優勢特色產業,紮實搞好新農村建設,注重解決農村民生問題,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的建設,積極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為建設陝西經濟強縣奠定堅實的基礎。全年的目標任務是:確保糧食播種面積45萬畝,力爭糧食總產超過10萬噸,農民人均收入增加10%,達到2610元,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人,創收2.6億元。

  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認識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要完成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各項任務,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夯實我們各級領導的工作責任前提下,強化工作措施,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抓好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號檔案的學習宣傳工作。

  黨的十七大對新時期“三農”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為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是全縣農業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我縣各級要在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深刻領會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充分認識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任務,更好地指導工作。

  黨的十七大強調,要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這就要求從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當務之急是要抓好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當前,要特別認真學習和宣傳中央一號檔案《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重視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既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題,中央一號檔案抓住了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與近年來4箇中央一號檔案的主題一脈相承。04年一號檔案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題,抓住了“三農”工作的核心;05年一號檔案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題,抓住了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關鍵;06年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抓住了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根本;07年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抓住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今年的一號檔案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為主題,抓住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問題。連續5個一號檔案圍繞加強“三農”工作的這一主線,既各有側重又互為補充,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更加突出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共同形成了新時期三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體系,其中蘊含的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反映了億萬農民的心聲,為農村改革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繼續在近年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的政策基礎上,又系統地提出了“五個三”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工作力度,將財政投資重點繼續向“三農”傾斜。“五個三”即:“三個明顯高於”、“三個調整”、“三個繼續加大”、“三個提高”、“三個大幅度”。“三個明顯高於”就是20xx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三個調整”就是調整耕地佔用稅使用方向,新增耕地佔用稅收入主要用於“三農”,調整城市維護建設稅使用範圍,重點加強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地預算安排的城市維護建設支出要向鄉村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傾斜,並逐年提高比例。調整涉農專案配套政策,繼續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綜合運用稅收、補助、參股、貼息、擔保等手段,引導農民和社會各方面投資農村建設。“三個繼續加大”就是繼續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繼續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和地膜玉米補貼等補貼政策。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準,將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的農業縣。全面落實國家對糧食、油料、生豬和奶牛生產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生產大縣的獎勵補助。繼續完善惠農補貼發放“一卡通”辦法,確保補貼足額發放。擴大蘋果、奶牛政策性保險試點和能繁母豬保險範圍,逐步建立政策性保險制度。“三個提高”就是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中小學公用經費和校舍維修經費補助標準,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國家補助標準,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國家扶貧標準。“三個大幅度”就是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大幅度增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級財政對地方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的支援投入。這些惠農政策的出臺為我們構建和諧農村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這就要求我們各級黨委、政府要繼續抓好20xx年中央一號檔案的認真學習,深入宣傳。用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使檔案精神深入人心,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中央一號檔案所帶來的大實惠。從而達到我們學習宣傳的目的。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性,站在全縣經濟和社會科學和諧發展的高度,審視和謀劃農業農村工作,進一步豐富發展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把黨的十七大中央一號檔案不折不扣真正落到實處。

  ***二***圍繞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一是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大幅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的政策,在理解檔案精神的基礎上依託塬區大型土地整理專案和全縣小型農田水利、病險水庫加固、節水示範等工程,加快抗旱防汛減災體系建設,發展節水灌溉1萬畝,加固河堤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1.8萬人,完成水產品產量455噸,完成水資源量收入350萬元。全年新打機井50眼,整修渠道25公里,新增灌溉面積5000畝。加快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做好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安全度汛。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保護面積不低於市上下達的耕地保護量41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9.7萬畝的指標。高標準完成市上下達20xx年土地復墾任務,推進以田、水、路、村、綜合治理為主要內容的荒地改種、低產改良性質的土地整理復墾,完成大明、金惠兩鄉鎮土地整理專案,迎接省市檢查驗收。完成投資728萬元的農業綜合開發專案,改造中低產田13000畝,新打機井50眼,修復配套舊井20眼,埋設地下輸電線24公里,埋設地下輸水暗管44公里,新修拓寬硬化田間生產機耕路14公里,土地改良13000畝,科技培訓3000人,示範推廣2000畝。

  二是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補貼政策機遇,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工作。加快速生豐產林和經濟用林兩大基地建設的步伐,全年新造速生豐產用林3000畝,花椒、柿子、核桃等經濟林2000畝,培植1—2個林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繼續抓好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快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大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力度,切實做好農村節能減排工作,鼓勵發展迴圈農業,促進專案建設和生態環境同步協調發展。

  三是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以水路氣電為重點,繼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要把解決農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飲水難問題作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學規劃,分類推進,加快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全年解決30個村1.8萬人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在基本實現“鄉鄉、村村、巷巷”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全力完成通村路、巷道路的養護和管理,完成部分剩餘巷道路硬化工作。抓好農業產業園道路建設,抓好農村巷道路排水工程建設,確保勞動成果充分發揮作用。完成2500口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任務,推進農村電網完善工程,加大農村電網改造的力度。繼續實施農村資訊進村入戶工程和農村資訊“113”工程,全面完成市上下達的華縣村級綜合資訊服務站點建設任務,進一步完善農村資訊化服務任務,提升農業資訊化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四是著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程序。圍繞“服務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建設新農村”的目標。使農機總動力要達到16萬千瓦,農機經營總收入達到2100萬元,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24萬畝、20萬畝、23萬畝,秸稈還田13萬畝,全年耕、種、收機械化水平提高5個百分點,不斷拓展農業機械化的作業和服務領域,提高跨區域機耕、機播、機收作業的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稅費優惠政策,明確對農機作業服務費實行減免,對從事田間作業的拖拉機免徵養路費,鼓勵農業生產經營者共同使用,合作經營農業機械,培育發展農機大戶,成立高塘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合作組織在農機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產業化。並結合實際,強化農機科學規範化管理水平,推動農機安全監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一是著力抓好糧食生產。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要積極實施“沃土工程”、“種子工程”,加大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實現“穩定面積,依靠科學,單產提高,總產增加”的糧食生產目的。全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5萬畝,總產10萬噸。

  二是積極實施“一村一品”工程。要把調優菜果產業、調強畜牧產業,調特觀光農業作為我縣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的重點,著眼“中國無公害蔬菜基地縣”品牌建設,著力標準化養殖示範區建設,著重產業園區拉動作用的強化,並逐步向旅遊、文化、民間手工藝等非農業拓展,努力打造中國皮影之鄉這一名片,積極發展辛莊步背後的***勞務輸出,金惠崔馬村的竹編,辛莊王裡渡村的豆腐加工,高塘同家村的掛麵加工等特色非農產業。全縣今年新發展5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各專業村規模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5%,人均純收入增幅高出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0個百分點。

  三是做大做優蔬菜產業。圍繞全市建設陝西乃至西部蔬菜基地目標,要把蔬菜作為一項強農富民產業。要把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無公害基地建設、防災抗災體系建設作為提升蔬菜品質、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來抓,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全面提升經營水平。主打“中國西部綠色蔬菜基地縣”這一名片,到年底,蔬菜面積發展到16萬畝次,產量22萬噸,產值達2億元,使華縣成為陝西關中東部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同時繼續強化以銷促產,以銷強農的理念。5月份在全國有影響的城市搞一次蔬菜產品促銷推介會。繼續抓好無公害禮品菜的精細包裝,對蔬菜的包裝、銷售、無公害農產品標識的使用等實行統一規範管理。從源頭上保證蔬菜的無公害。包裝上提高科技含量,促其上擋升級,即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提升了華縣蔬菜的知名度。同時加快六大蔬菜基地和兩個蔬菜示範區建設,六大基地一是在畢家、下廟引進新優品種建起2萬畝的蘆筍基地;二是在赤水和塬上四鄉鎮建起1萬畝赤水大蔥基地;三是在瓜坡、赤水、杏林、辛莊現有4萬畝地膜洋芋的基礎上引進名優品種建起6萬畝的地膜洋芋基地;四是在瓜坡現有1000棚日光溫室大棚的基礎上引進聖女果新品種建起雙千畝瓜坡高效設施農業基地;五是以華州鎮王什字村、瓜坡鎮黃家村、畢家鄉拾村為示範點建起5萬畝中拱棚精細菜基地;六是以柳枝鎮豐良村為中心輻射周邊村建起千畝香椿示範基地。兩個示範區一是在辛莊農場和瓜坡南沙村設立設施農業示範區;二是以下廟南解村為中心建立華州山藥示範區。其功能主要是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名優新品種。

  四是壯大發展以養豬、養牛為主的畜牧業。要抓住中央一號檔案的扶持機遇,把大力發展畜牧業作為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舉措。不斷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大力發展以養豬和養牛為主的畜牧產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水平,健全防疫體系,增加農民收入。重點支援大明、高塘、蓮花寺等鄉鎮規範化、標準化養殖小區發展壯大,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農戶開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確保全年各類畜禽存欄達100萬頭***只***,產值超過20%,其中奶牛發展到3000頭。

  五是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堅持面向城市促進勞務輸出與依託產業就地就近轉移農民工並舉,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繼續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職能、技能、素質培訓、擴大“陽光工程”覆蓋範圍,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全縣今年農村勞動轉移就業6萬人,其中勞務輸出4.3萬人,有組織輸出2.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前培訓1.6萬人,其中技能培訓1萬人。

  六是積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服務組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是整合農村人力、財力,充分利用資源,增強農民收入的重大舉措,國家為此專門頒佈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省政府也出臺了《陝西省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辦法》,我們要在學習和宣傳的基礎上,各級政府要正確引導,大力扶持,全力支援,重點扶持一批有潛力、帶動能力強的示範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式,截止目前我縣共發展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28個,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辦成能為農民群眾增收的利益共同體。

  ***五***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業。

  一是努力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從今年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享受免費提供教科書,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擴大貧困寄宿生資助面,提高資助標準。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完善設施工程,改善農村寄宿學校取暖、食堂、廁所、飲水等生活設施。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的力度,鼓勵和組織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確保教育質量逐年提高。

  二是切實加強農村衛生事業和計劃生育工作。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補助標準,擴大農民群眾的受益面,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以建立衛生縣城為契機,加強農村衛生整治,進一步推動衛生村、鎮建設,要教育引導廣大農民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清運,搞好村道綠化、美化,做好改廁、改水,及時消滅害蟲,使農村衛生在整體上有大的改觀。

  計劃生育工作要始終圍繞一個核心即穩定低生育水平,全力建立省市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全縣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年未總人口控制在36.5萬人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穩定在96%以上。

  三是不斷繁榮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農村社會新風尚,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月月有”。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民書屋工程,建設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大力發展農村業餘文化隊伍,廣泛開展適應農村特色的健身活動,努力提高農民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四是鞏固提高扶貧開發水平。今年完成9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總投資270萬元,這九個重點村是高塘鎮的東峪村、東陽鄉南堡村、大明鎮的橋峪村、柳枝鎮的石溝村、華州鎮崖坡村、瓜坡鎮姚郝村、蓮花寺鎮長壽坡八里店村、辛莊鄉賈家村。投資100萬元完成100戶500人的移民搬遷任務。

  五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全縣將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93元的農村貧困群眾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全年農民參加低保16100人。逐步增加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加快農村五保戶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努力提高集中供養率,保障五保物件的權益,同時做好縣級中心敬老院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工作,確保年內建成使用。

  六是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編制縣城村莊佈局規劃和村城規劃,搞好村內公共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農村巷道硬化掃尾工作,分三年對農村巷道路排水工程進行修建,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建立適合農村實際的村容衛生管理制度,徹底改變農村環境髒、亂、差狀況。全力抓好“三化一片林”即:綠化、美化、亮化和整齊劃一為目標的綠色家園試點示範村建設。

  ***五***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深化農村改革。

  一是堅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切實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認真開展延包後續完善工作。嚴格執行土地承包期內不得調整、收回農戶承包地的法律規定。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鼓勵探索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堅決防止和糾正強迫農民流轉、通過流轉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等侵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行為。積極推進徵地制度改革,健全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嚴格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嚴禁通過“以租代徵”等方式提供建設用地。依法規範農民宅基地整理工作。

  二是完善基層民主制度。認真組織實施好今年下半年的全縣範圍內的第七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強對換屆選舉的指導,特別要解決好“難點村”、“重點村”的問題。

  三是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深入鄉鎮機構改革,著力強化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完善“村財村用鄉監管”制度,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支援建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試點。妥善處置鄉村債務。重點抓好農村義務教育歷史債務化解試點工作,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化解農村義務教育的歷史債務。進一步加快推進畜牧、水管、棉花、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確保年內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管工作,繼續開展重點領域農村亂收費專項治理工作。

  四是鼓勵和支援金融、保險機構,為發揮支農功能在涉農領域的服務和探索。支援農發行、農行改進對“三農”的服務,加大對農村的信貸投放力度。繼續深化農村信用改革,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維護和保持縣級聯社的獨立法人地位。積極培育小額信貸組織,鼓勵發展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推進農村擔保方式創新,探索建立政府支援、企業和銀行多方參與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的信貸投放。在認真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同時,鼓勵和支援保險機構在經營機制和發展模式進行積極嘗試和探索。

  五是切實保障農民工權益。切實加強對農民工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在農民工社會保障方面,按照“保基本、廣覆蓋、能轉移、可持續”方針,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擴大工傷、醫療保險覆蓋範圍。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接收農民工子女就學,收費與當地學生平等對待。深入開展“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行動。

  三、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一***堅持不懈地抓好“三農”工作。

  各鄉鎮黨委政府、各涉農部門一定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增強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黨政主要領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黨委要經常研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在工作安排、財力分配、幹部配備上,切實體現“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供給作為事關全域性的大事來抓。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機構的協調作用,充實和加強“三農”工作綜合機構,在人員、經費、車輛等方面予以保障。各級領導幹部都要適應農業農村深刻變化的客觀要求,加強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實效。

  ***二***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建立完善新型鄉村治理機制。

  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計劃在4月份由縣委組織部舉辦一期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加強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提升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和“強基富民行動計劃”,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兩推一選”辦法,選好配強村黨組織班子。廣泛開展農村黨員設崗定責、以崗承諾等活動。逐步健全並落實村幹部報酬待遇和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搞好村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引導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完善村務公開和“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積極推行鄉鎮政務公開,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規範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村級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實行規範化管理,具體做到“五有”。即:有組織機構、有行為規範、有工作制度、有活動載體、有宣傳陣地。堅持把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之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紮實搞好農村普法教育,增強群眾法律意識,引導農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提高農民依法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設平安鄉村,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三***切實加強試點工作,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援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工作已列入08年度省對市縣的考核內容。考核指標要求每年抓建3%的行政村。從今年起每年明確100個村作為考核村,08年考核村從目前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中選擇。市財政決定今年投資1000萬元,作為全市新農村試點村建設專項資金,我縣擬進一步加大對杏林李莊、華州王什字、赤水辛村、瓜坡南沙、畢家拾村、辛莊沙彌、柳枝豐良、大明三義、蓮花寺東羅等9個新農村建設重點建設投資力度,重點村建設要採取統籌安排、專案帶動、財政支援、部門幫扶、市縣共抓的方法,確保完成年度考核任務。要繼續做好部門包村幫扶工作,各鄉鎮黨委政府、各涉農部門都要投入一定的力量結對幫扶鄉村,經常深入幫扶村調查研究,開展工作,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引導鼓勵各種社會力量,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扶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同志們:

  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意義重大、任務艱鉅。“三農”問題,說到底是對廣大群眾的感情問題,更是一個事關全面的政治問題,只要我們站在講政治高度,對“三農”工作重感情、動真情、有激情,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做到用心想事、謀事幹事,我相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下,今年全縣農村、農業工作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的實效,併為全縣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看過鄉鎮防汛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