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初學者弧圈球練習技巧

  乒乓球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運動,是技術,力量和靈活性的集合,是人體協調能力的極致發揮,提高反應能力和敏捷性的最好訓練。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準備的乒乓球初學者的弧圈球練習技巧,望大家喜歡。

  弧圈球練習技巧:中臺多球以摩擦為主的拉球練習

  體會摩擦,學會摩擦,在快攻動作的基礎上,把手臂向外開啟,適當加快小臂的揮拍速度。供球採用不連貫的方式,一個一個來。在訓練中突出“三個為主”,即以體會動作和掌握動作為主,以建立合理的拉球動作為主,以講解和介紹拉球的要領為主。

  弧圈球練習技巧:中臺多球的連續拉球練習

  在基本掌握拉球的動作之後,就進入了鞏固提高階段。以反覆練習為主,即通過一定的練習次數進一步改進技術動作,提高技術的熟練程度,球手此時的第一感覺是開始出現省力現象,說明動作的緊張狀況得到了緩解,拉球的協調性開始提高。

  可以適當的增加練習的負荷,加深對身體的刺激,使訓練物件更好的建立起大腦皮層的暫時聯絡,牢固的建立起技術動作的基本框架和動力定型。

  弧圈球練習技巧:中近臺移動中的拉球練習

  以1/2臺和1/3臺為主的定點定線練習過渡到走動練習,即兩點拉一點,三點拉一點。完成這樣的練習後,就可以在1/2臺或2/3臺進行不定點的走動練習,逐步過渡到全臺。此時的重點是解決手法和步法的結合問題,關鍵是掌握重心的移動、轉換和還原。在上面內容的練習時,可以開始同步安排拉下旋球的練習。

  弧圈球練習技巧:中臺拉球結合技術的練習

  完成上面的練習後,就可以進入結合技術的練習了。一般主要是解決正、反手兩邊的快攻和弧圈技術之間的銜接和轉換問題,如兩邊擺速、反手攻後側身接正手連續拉、搓後側身、反手搓短接正手拉等。

  基本上按照一定的規定球路和旋轉要求來進行練習,分步解決上旋與下旋、短球與長球***左短右長、右短左長、左短左長、右短右長***、連續與交換、反手與側身、拉球與扣殺、中路球追身球等比賽中常見的線路、旋轉與落點變化方面的問題。

  乒乓球的起源

  1890年,幾位駐守印度的英國海軍軍官偶然發覺在一張不大的臺子上玩網球頗為刺激。後來他們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彈性不大的實心球,並用木板代替了網拍,在桌子上進行這種新穎的“網球賽”,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來。

  Table tennis出現不久,便成了一種風靡一時的熱門運動。20世紀初,美國開始成套地生產乒乓球的比賽用具。它是美國頭號持拍運動,有超過20萬美國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稱,如Indoor tennis。後來,一位美國製造商以乒乓球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創造出Ping-pang這個新詞,作為他製造的“乒乓球”專利註冊商標。Ping-pang後來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個正式名稱。當它傳到中國後,人們又創造出“乒乓球”這個新的詞語。

  在日語裡,乒乓球叫做“桌球”。乒乓球運動的很多用詞是從網球變來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檯叫Ping-pong table,檯面稱Court,中間的球網稱Net,支撐球網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單人比賽原來一般採取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制***每局21分***,2001年改為七局四勝制或五局三勝制***每局11分***,所謂“局”,英文是Set。發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為“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檯,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為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為兩年舉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