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護士口語演講詞

  護士雖然很平凡很辛苦,但恰恰是這平凡與辛苦才鑄就了患者生命的希望。下面由小編向你推薦,希望你滿意。

   篇【1】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當這樣的主題切入我的腦海時,不禁啞然失笑,還需要假如嗎,成天與病人打交道,說句不誇張的話,和病人在一起的時間都超過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了,自己和病人有什麼區別呢,這還需要假如嗎?

  可轉念一想,是的,我們每天都在與形形色色、來去匆匆的病人接觸,但是他們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了嗎?自己給他們又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腦海裡一片空白,原來他們與我們之間其實很遙遠。

  每天,當我面對病人時,就像面對一架架需要修理的機器,發藥、量體溫、打針、吊瓶,就象《摩登時代》裡那個看見女人衣服上的鈕釦條件反射般地去擰螺絲的卓別林,重複著日復一日不很複雜卻很繁瑣的的動作,卻不帶有一點感情因素。

  其實,七年前當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也曾經是一個富有感情的人,也曾經因為病人的痛苦而痛苦,也曾經因為病人的焦慮而焦慮。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慣性的力量已經讓我們對疾病習以為常、視而不見了,讓我們的神經都變得麻木了。

  作為把成為一名像“南丁格爾”那樣的優秀護士作為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醫務工作人員來說,我們更應該站在病人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工作,來改進我們的工作。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不希望醫院把我們作為一棵搖錢樹,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大開回扣藥,什麼回扣大就開什麼藥,全不顧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能花上上千元;我不希望醫生把我們作為試驗品,什麼檢查專案高階就上什麼專案,不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就指望著先進的科學儀器,不管什麼病首先是一大堆檢查單;更不希望醫生把我們當作一個沒有人格尊嚴的病軀,一副冷若冰霜的神態,對我們呼來喚去,全然不顧我們的身心痛苦,把我們指使著樓上樓下地奔走。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也知道,身為一名醫護人員,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也有生活的拖累、事業的壓力、人世的艱辛,也需要社會尤其是病人的理解和關心,可和我們病人所面對的痛苦的折磨、死亡的威脅、經濟的負擔相比,那些又算得了什麼呢?不是我們病人對你們不理解,只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無奈,感受了太多太多的辛酸。

  假如我是一個病人,我希望看到醫生和護士微笑的臉龐,他們始終耐心地解答我們的疑問,不僅看病醫治我身體的疾患,也能撫慰我們痛苦憂鬱的心靈,增強我與疾病鬥爭的信心;我希望儘量簡便我的就醫手續,使我不用加重我的負累去排長隊掛號、就診、付費、取藥,更不用拖著病體輾轉來回於樓層和樓群之間化驗體檢;我希望有一個寬敞明亮、整潔優雅的就診環境,有一個理解信任、溝通和-諧的醫患環境,時時刻刻能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和關心,體會到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濃情。

  其實,我也知道,這樣的假如並不遙遠,人吃五穀,孰能無病,我們誰也免不了一不小心就成為了一個病人,上帝也不會因為我們拯救生命就賦予我們不生病的特權。即使我們自己沒有過生病的經歷,可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呢?當我們由一名醫生、護士轉變成一名病人時,我們不是同樣地對醫院的種種不合理的制度、現象表示過憤憤不平嗎?可是隨著角色的轉換,我們似乎又淡忘了身為病人時的種種不滿。

  面對腫瘤這樣一個世界難題,在目前還不能完全治癒的情況下,我們並不能給他們改變命運的希望,也許我們所做的更多是一種安慰,讓他們在生命的終點之旅感受到我們真誠的關懷。我只能空洞地說一聲,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做一個無愧於守護人類生命的“提燈女神”天職的護士,為了他人,也為了自己。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在演講之前我想問問在坐的護士姐妹們今天你微笑了嗎?

  在二十一世紀裡,共建和諧社會理念、人性化服務的倡導早已深入人心。作為護理人員,我們應該如何與時俱進,如何把自己的工作融入時代發展的潮流中?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的是《立足崗位做貢獻,創先爭優在行動》

  南丁格爾女士曾說:“護理是一門藝術!從事這門藝術需要有極大的心理準備。”這是對護理工作的崇高讚譽,也是對護理工作的最高要求。在今天,護理工作應該提供優質護理,飽含人文精神,倡導社會文明,充滿人性化關懷,從而推動護理事業向前蓬勃發展。

  在提高護理水平的同時,立足崗位做貢獻倡導優質護理服務必然提升了我院的創業環境,

  ccu是專科icu中的一種,是專門對重症冠心病而設的。稱為“冠心病監護病房”。監護水平如何,裝置是否先進,已成為衡量一個醫院水平的重要標誌

  老齡化,肢體活動受限病情複雜是我科患者的特點。我們的工作量大,壓力大,病人對護士水平要求高。但我們不怕辛苦,反覆操練技術,主動和患者溝通,通過具體行動,使患者從最初的不信任到萬全放心,從勉強依從到主動配合。

  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並非誇誇其談,或是紙上談兵,其實她一直都體現在我們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

  “一言”就是把握語言技巧,善於和患者溝通。病人入院時對醫院環境陌生,加之病痛的折磨,內心忐忑不安,往往難以配合護理工作。這時以熱情而誠懇的語言接待病人,病人就會產生安全感、親切感和信任感,無形之中增加了對護士的信任、對醫院服務的信任,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早日康復的希望。我們的護士在接鹽水的空當看到走廊上的患者在功能鍛鍊也不忘提醒:“大媽,小心點,地上很滑!”並且提醒家屬在旁陪護。短短的幾個字,卻能讓患者感受到自己屬於這個環境,融入這個家庭。

  “一行”體現在於護理操作的準確到位,是人性化的護理。對病人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埋怨;多一些笑容,少一些冷漠。我科室的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自理能力差,家屬壓力大,我們嚴格遵照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於病人的方針,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護理服務。

  優質護理服務,既提高了護理質量,也賦予了我們的工作特殊的涵義。永遠忘不了我的第一個夜班,來了一位老年心衰患者。擺體位,吸氧氣,輸液,監護,做完這些我剛要抬頭喘口氣的時候,病人一下拉住了我的手,他的表情痛苦的有些扭曲,一雙渾濁的眼睛裡充滿了恐懼和無助,他望著我,彷彿在對我說,護士,幫幫我。瞬時,我的心絃被撥動了,一種為人之最原始的愛在我心中汩汩湧動。我就那樣被他拉著一隻手,一邊幫他維持著體位,一邊注視著監護儀上變化。二十分鐘過去了,病人終於能平靜呼吸了。這時,我才發覺自己的腿已經站的發酸了。長噓一口氣,我體味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喜悅感,能為別人解除痛苦,原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突然,我覺的自己變成了天使,有一種想飛的感覺,但同時被一種使命感牢牢的拴住。從此,我便愛上了這個職業。

  還有曾在我們病區住過院的蔣大伯,在精心周到的護理與合理規範的治療後,康復出院,每次來門診複查時都會來病區看看我們,一再表示感謝,一再嘮叨他受到的照料、細數難忘的瞬間。

  正因為我們對基礎護理的重視,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我們的付出得到了病人家屬的認可。

  一名真正的好護士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且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這愛心和耐心是上帝賜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

  今天,面對又一輪全新的醫療護理改革,需要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保持良好的精神態,展示嶄新的精神面貌;需要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發揚以院為家的高尚情懷,需要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緊跟時代勇於創新。

  我們醫務人員肩負救死扶傷的重任,承載國家、社會、人民的重託,懸壺濟世。因此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感到無比的光榮,這將永遠鼓勵著我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地走下去,以院為家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

  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裝扮醫院,把追求的信念放在醫院,把滿腔的激情奉獻給醫院,把愛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裡。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每一次讀到艾青的這句詩,我都禁不住想:詩人的情感世界裡有著怎樣的感動,而這些感動又是怎樣化作澎湃的激情??我不停地思索。在我光榮的成為一名護士並融入到普外科護理時,我終於找到了答案:為什麼她們的臉上常掛滿汗水,而眼中卻常含微笑?那是因為她們對護理工作愛得深沉,她們對自己所崇尚的這份平凡而偉大的事業愛得深沉!也正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讓她們迸發出熾熱的激情!

  在***護士長的名字***看來,幹好工作既是品格,也是享受,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普外科相對其她科室而言比較特殊,因為是和腦外科並在一起,住進普外科的絕大多數是手術病人,術前術後的護理相當繁瑣,再加上急診、危重病人多、病種雜,工作量很大,在這個忙碌到一天連椅子都坐不到的崗位上,xxx從一名普通護士到護士長,一干就是xx年,默默的鍛造著一種自強不息、建功立業的志氣,直面困苦、百折不撓的勇氣和銳意拼搏、超越自我的銳氣!為夯實基礎護理工作,她以身作則,洗頭、擦背、會陰沖洗,她親自幹,重的、難的、髒的,她帶頭幹。xx年x月,科室收住了一位老年痴呆患者,來院時臀部及腿部有大面積褥瘡,由於處理不及時,瘡面滲液奇臭難聞,加之患者大小便失禁,連陪同來的家人都不願意靠前照料。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時一邊換藥病人一邊大便,從來沒有因此而嫌棄,每天堅持數十次給患者換藥、換衣、換被,不管多忙,還要擠出時間和患者們嘮嘮家常,幫換衣、洗頭、洗澡、擦背,使患者家屬感動不已,最終患者奇蹟般痊癒。而這,只要是工作需要的,也是我和我的同事們唯一能做到、也必須要做到的,那就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們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對工作的恪盡職守、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無怨無悔;也沒有誇張修飾,卻用世間最樸素在言行詮釋了工作的極致!在單位和個人、工作和家庭的衝突面前,***第三位大姐大名字,呵呵***每一次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始終保持了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敬業盡責的事業心和奮發有為的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