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輕鬆釣青魚方法

  進入了9月,節氣就到了仲秋。天氣以晴為主,雨水漸少,秋高氣爽,晝夜溫差大,青魚覓食特別活躍。這個時候也正是釣青魚的大好時機。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

  一、青魚的生活習性

  青魚又名烏青、鐵頭青、黑鯇魚螺螄青等,它的體形跟草魚相似,但體色比草魚深,呈青黑色,鰭呈灰黑色,故名青魚。

  草魚的主食是草類食物,而青魚是肉食性魚類,以螺螄、蚌、蜆等水生貝類動物為主,也食螞蟻、蚯蚓、青蟲、油葫蘆、蜻蜓、蟑螂、螻蛄等昆蟲以及水中底棲動物的幼蟲。青魚也是食數馬鈴薯、熟甘薯、玉米粒、麥粒、麵糰等素食。

  青魚性情剛烈,力氣很大,膽子很小,喜歡沉伏於水庫河流或池塘的底部,很少到淺灘處遊動。青魚生長快,體型大,最大的可達近百千克。釣大青魚極富挑戰性、刺激性,很多釣友都想大顯身手,親身體驗一下挑戰大青魚的感受。

  二、釣具的選擇

  青魚屬大型魚類,力大性猛耐力足,釣具強度要大些。一般選3.6米以上的硬調海竿,配上大型漁輪,儲線100米以上。如使用臺釣竿,以5.4米為佳。同時要系失手繩。主線選直徑0.4~0.45毫米的強力尼龍線。用50~100克的鉛墜。

  鉤用伊勢尼9~11號鉤,這種鉤堅韌、抗拉力大、鉤門寬、鉤尖銳利,它具有穿透力強、鉤得深、不容易脫鉤的優點。在池塘手竿釣青魚,應選5~7米的中硬手竿,線徑0.3~0.35毫米,鉤用伊勢尼5~6號。

  三、選好釣位釣點

  選擇釣位釣點要根據青魚的生活習性,應在水域較深***2-3米為宜***,螺螄、蚌、蜆等貝類動物較多的池塘、水庫、河流等去選擇合適的釣點。也可在水底有石塊、木樁、倒樹和其他障礙物以及有水生植物的水體處找釣點。

  因為大青魚警惕性高、膽子小,因此釣位要選在比較安靜,來往行人和車輛比較少的地方,釣點離岸要遠一點。釣到大青魚以後遛魚時關鍵,選釣位時就要考慮便於遛魚,好施展手腳,以免因雜物、雜樹逃魚,留下遺憾。

  四、釣時選擇

  在初秋時段,節氣雖已入秋,但“三伏”未了,白天仍然炎熱,只是早晚有了些涼意,還不太適合釣青魚。白露過後進入仲秋,氣溫日趨下降,氣壓升高,風多,水中供氧充足,此時一直到霜降,都是釣青魚的好時機。

  在一天當中,上午釣底很難有青魚咬鉤的現象,最好釣離底。中午前後,氣溫相對穩定,此時青魚又重返底部覓食,釣底是最佳方法。若逢陰雨天出釣,有時釣獲要超過晴天。

  五、誘釣釣餌

  1、釣餌。青魚是以動物性餌食為主的魚類,在眾多的餌食中,它偏愛螺螄、河蚌、小蝦。

  螺螄裝鉤有兩種方法:

  一是直接將螺螄敲碎去殼取肉,將鉤尖從其頭部刺入,尾端穿出;

  二是從外殼完整的田螺從背殼邊緣刺入,尾端穿出,微露鉤尖。用蚌肉可將去殼的蚌肉切成條穿在鉤上使用。用小蝦作餌可去殼,也可不去殼,將鉤從蝦尾穿入,頸部穿出,但要去處頭頂長鬚。

  在缺乏葷餌的情況下,青魚也會攝食素餌,因此菜籽餅、麩皮、小麥粒、玉米麵、蒸熟的土豆、山芋也可以混合作釣餌。試釣時,用50%的麩皮、20%的菜籽餅、20%的小麥粒、10%的玉米麵,捏成雞蛋大小的團掛鉤。

  2、誘餌。青魚的胃口比較大,誘餌少了不足以將它留在釣點中;加之湖庫中的小雜魚多,會搶食窩點中的誘餌,因此,釣青魚一定要備足誘餌。

  在湖庫等自然水域釣青魚,可以講螺螄、蚌肉連殼弄碎,拌上新鮮米飯、麥麩、菜籽餅粉、玉米粉捏成團使用。有船的可以用編織袋裝上混有螺螄、蚌肉的菜籽餅或小麥粒沉入釣點,然後在釣點做一標記施釣。

  北方的釣友有些人用整塊的豆餅做誘餌,效果也不錯。

  六、垂釣方法

  1.釣青魚一般都是釣底,青魚吸鉤後浮漂的反應時斜向移動或緩緩下沉。提竿要“慢三拍”。

  2.餌要大,餌大目標才明顯,才能吸引大青魚咬鉤。

  3.耐心遛魚,大青魚心情剛烈,逃竄能力強。大魚上鉤後,垂釣者要沉著、冷靜、耐心,要把魚遛翻後才能甬抄網抄上來。

  4.要保持釣場安靜,釣青有遺憾也有驚喜,期盼釣友們創造奇蹟,讓更多大青出水。

  七、抄魚

  抄魚時應注意,在確定魚無力反抗時,避開掛在魚嘴外的裸鉤,不要讓鉤掛住抄網。落抄網時,網口應針對魚頭,當魚體入網後用雙手抓住抄網的網圈,將魚迅速從水中提起,放在安全的地方,待魚體力基本消失後再摘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