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暑假語文作文素材

  做好語文作文的積累對提高英語作文有極大的幫助,初中的學生不妨多利用暑假的時間積累一些優秀的作文素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2:匡衡的故事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3:永不退縮的林肯總統

  堅持到底的最佳例項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未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8次競選8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林肯天下無敵,而且他從不放棄。

  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

  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

  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6年,才把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但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但失敗;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次當選,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