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與玳瑁哪個有收藏價值

  玳瑁乃龜科動物“玳瑁”之精血凝固而成,和玉有不相上下之地位。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那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海龜與玳瑁收藏價值,希望對您有用。

  海龜與玳瑁收藏價值

  玳瑁比海龜更有收藏價值。

  玳瑁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底的爬行動物。因其壽命可長達1500年,且背上又有十三塊狀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狀排列的鱗片,所以,玳瑁又叫“十三鱗”、“長壽龜”。玳瑁鱗片材料珍稀,質地晶瑩剔透,花紋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工藝飾品光彩奪目,寶氣華盛,品位高貴典雅,是一種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海洋瑰寶”。在東方人眼中,玳瑁自古以來就是吉祥長壽、辟邪納福的象徵,深得歷代皇室貴族、富豪人家乃至廣大民眾的喜愛。若佩戴於身,可避露水風邪;入藥則有清熱解毒、定驚去風溼的特殊功效。因而是極具藥材的經濟價值、首飾、裝飾品價值與收藏價值的上等佳品。

  與象牙、犀牛角一樣,玳瑁是一種有機寶石。在寶石分類中,玳瑁被列入有機寶石類。其用途廣泛,自古以來深得歷代貴族或商賈富客之寵愛,被視為傳世之寶,是萬壽無疆之象徵,玳瑁的背甲可以用來製作精美的裝飾品,漢代的著名詩篇《孔雀東南飛》中就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詩句。如唐代女皇武則天就曾使用過玳瑁手鐲、耳環、用玳瑁製作梳子、扇子、琴板、髮夾,乃至整個玳瑁標本。宋代人對玳瑁更是喜愛有加,曾仿照玳瑁殼的花紋和色澤,創燒出漂亮逼真的玳瑁斑黑釉瓷;明清時期,玳瑁製品的使用似乎更為普遍。上至宮中后妃所戴首飾,下至文人雅士的書房文玩,諸如小插屏、花瓶、香薰、筆筒、筆桿、印盒、眼鏡盒、眼鏡架,乃至歌伎舞女所用的手鐲、扇子、脂粉盒等,均有用玳瑁製作者。清朝慈禧太后生前用過的玳瑁梳子、扇把、髮卡,以及宮中嬪妃所戴的玳瑁嵌寶石指甲套,今天在博物館中仍能看到;明末清初號稱“秦淮八豔”之一的歌伎董小宛遺留下來的玳瑁折花扇,雕飾精美,為稀世孤品,更是為人們所稱道。

  現博物館還收藏展出她們用過的玳瑁製品。玳瑁角質,有“海金”之譽,自古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神聖,是你理想的物超所值的收藏,是你身價百倍的象徵。

  玳瑁收藏鑑別方法

  1.強光照射法:將玳瑁在強光或電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見通透的美麗花紋,透明的血絲狀深入甲片內,其色斑呈無數圓點狀,如糜子小點聚集一起,形成邊界參差不齊的不規則狀。仿製品的血絲在表面成片狀,斑紋呆板或呈團塊狀。

  2.拋光法:玳瑁片經拋光後呈現一種獨特光彩和神韻。仿製品則不具備這一特徵。

  3.燃燒法:刮削末點燃或以熱針觸之,真品火燒會有燒焦頭髮的味道。仿製品則為異味,電木發石酸氣味;賽璐珞呈樟腦氣味;安全賽璐珞和酪素塑膠則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為1.29g/cm3。塑料仿製品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觀察法:將玳瑁用溫水浸泡軟化後,切片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可見紅褐色球狀顆粒,色斑呈圓形色素小點,具備清晰的斑紋結構。塑料製品具條狀,可見界限明顯的色帶。

  6.天然玳瑁與壓制玳瑁的區別在於:仿製玳瑁因受熱後顏色變深,且有空氣泡,呈拉長狀。天然玳瑁則相反。

  7.拼合玳瑁是為了看去很厚,但從側面觀察,就可見不同片間有色澤區別;用放大鏡觀之,有粘膠痕跡及氣泡殘存。

  8.市面上經常有用牛角來冒充玳瑁欺騙消費者,而牛角的色澤遠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沒有玳瑁斑***也就是紅黑透明黃夾雜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澤好,花紋通透美麗;牛角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開裂,裂成一層一層的

  9.玳瑁從水中撈出瞬間,水會向四周散開,所以玳瑁能避霧水、風邪。

  10.玳瑁工藝品永不褪色,可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