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分析論文

  事業單位在資源配置方面應當充分遵循透明性、公開性、有效性的三個基本原則。要想根本性的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僅僅靠多個政策、因子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建立在有效撥款模式的基礎之上,來全面考慮事業單位成本存在的各種因素,甚至說一些潛在或者可能出現的因素。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分享:事業單位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分析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


事業單位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分析

  引言

  縱觀中國發展歷史,其歷程是坎坷的,這也是致使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相關體制不夠健全的原因所在,社會各項功能也沒能夠有效結合起來,時期作用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突顯。所以說國家整個預算體制還存有一些瑕疵不是偶然的,在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過程中,在撥款方式、撥款標準等方面還沒有明確界定,沒有明文規定。究其根源,早在1955年,我國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發展,政府認識到了事業單位的重要性,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事業單位行政撥款予以高度重視。

 

  1、分析我國事業單位現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財政撥款從以往的“基數加發展”轉變為“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模式,兩者之間可謂是質的差異。從“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模式來說,它的前提條件是根據計算從而得到當量數,其方法看似比較簡單,但是所具備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操作性也比較強,相對來說其是將某些資料細化處理,以便於更好的進行分析,且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這種撥款模式是將事業單位的經費進行合理化管理,例如:將其合理運用到事業單位自身發展和招生規模等方面,為更好的促進事業單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而這也是提供更為精確事業單位經費提供依據,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基數加發展”這種撥款模式存在的隨意性特點。

  立足當下,“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根本性避免了因為基數設定不合理等問題的出現,與此同時也增加了事業單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的服務於事業單位發展,也增強了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對於經費管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事業單位資金使用得到合理規劃,在整合優質資源配置方面其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為我國事業單位獲得更快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儘管“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模式解決了我國在事業單位撥款方面的諸多問題,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也比例外,其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1、在事業單位辦學成本方面模糊不清,不能夠得到較為精確的資料。

  實際辦學成本顧名思義,它是事業單位對於成本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和判斷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區分各事業單位活動和功能的重要性因素。“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撥款模式它大多數都是以前幾年事業單位各項經費支出為理論依據,在這個基礎之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贊同或者認可了經費支出狀況,但是在事業單位與計劃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不能夠較為準確的反映情況。在國家方面,對於事業單位成本變化規律分析判斷和事業單位辦學活動和功能的有效區分開來就會顯得比較吃力,無形之中增加了國家對事業單位財政撥款預算的難度,不利於下一步工作的展開,而這也是影響事業單位發展的根本性因素。

  1.2、事業單位成本效用沒有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模式,它是以事業單位成本為前提條件,那麼事業單位成本就應該體現在獲得財政撥款的函式,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其成本越高,獲得財政撥款相應的也就增多。但是也就暴露出一個問題,會導致資源被浪費,而國家就必須要為事業單位成本來買單。鑑於這個因素,諸多事業單位都會大量購買專業裝置或者開設各種同質化專業,直接導致事業單位成本上升,資源過度浪費的問題無法避免。在世界銀行對我國少部分事業單位曾做過調查,其主要調查是事業單位裝置和實驗室,從調查中得知:事業單位裝置和實驗室其利用率在60%以下,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試想,在這樣一種現象中其事業單位特色需要用何種方式才能彰顯出來,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這也是國家政府部門難以決策的真正原因所在。

  1.3、撥款公開透明性不強,公平性也沒有充分展現出來。

  在“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撥款模式中,由於綜合定額的確定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尤其是在一些事業單位等的相關管理機構嚴重影響了工作開展,最終影響到撥款機構對於綜合定額的準確性。這種人為因素的影響,倘若採取爭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但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人為因素的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降低了撥款的公開透明性和公平性,規範性也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事業單位經費撥款額度的高低與事業單位的社會聲譽與社會影響力直接掛鉤,與事業單位領導或者相關人士的交際能力也有直接關係,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不良現象的發生,忽視了社會對於事業單位的重要性,實際上,可以通過事業單位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能夠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來證明國家政府撥款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撥款的效益和水平。

  從上述不難看出,我國事業單位現行財政撥款“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模式,儘管其在我國事業單位撥款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由於其自身存在的侷限性,致使政府撥款的初衷和作用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使用效率低下,鑑於此,對我國現行財政經濟撥款模式進行合理的調整具有迫切性。
 

  2、當前我國事業單位現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應該進行合理調整

  21世紀是人才之間的競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突顯出來,伴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入貫徹落實,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具有迫切性,需要為社會輸送綜合能力的人才,為了提升國家政府撥款的合理性、科學性、公平性促使其效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我國事業單位現行財政撥款經濟模式應該進行合理調整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撥款模式應當以事業單位成本為前提條件。

  在“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撥款模式下,鑑於事業單位採用的是綜合定額方式,所以在事業單位方面應當提供一個成本的總和,通過這個數字很難看到一些實質性的資訊,例如:腐敗問題、人員臃腫、公費支出、學生獎學金是否發放,這些訊息都難以從中獲取。因而在構建新的撥款模式時,應當全面考慮到這些因素,既要求事業單位提供成本總額,並在這個基礎上提供各方面的訊息,並且在公用支出上,應設定相應的比例,避免腐敗現象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些不必要費用的指出,提高了事業單位資源的使用效率,改變國家在事業單位經濟支援方面不利的局面,使事業單位資源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體現出來。

  2.2、撥款模式需要引進多個政策引數或者因子。

  事業單位在資源配置方面應當充分遵循透明性、公開性、有效性的三個基本原則。要想根本性的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僅僅靠多個政策、因子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建立在有效撥款模式的基礎之上,來全面考慮事業單位成本存在的各種因素,甚至說一些潛在或者可能出現的因素。事業單位因此在反映高校成本的過程當中應當將總體人數、量等因素予以充分的考慮。再有,為了提升事業單位水平,可以在撥款中將事業單位評估等因素考慮在內,用其做一個參考,將公開性、透明性充分體現出來,使得事業單位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更好的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事業單位的發展。
 

  3、結語

  從上述也不難看出,事業單位財政撥款可以充分採用“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撥款模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應當將其存在問題充分解決,使得其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更好的服務於我國的財政撥款。用“基本撥款加專項撥款”的模式。維持事業單位基本運營,根據各事業單位各項成本的實際支出進行撥款,專項撥款根據國家的需要,不斷促進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加優質的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