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龍骨花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龍骨花是仙人掌科攀援肉質灌木植物,長3-15米,具氣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骨養殖方法

       龍骨養殖方法:澆水

  龍骨花是一種很好養的花,我們都稱它為懶人花。龍骨花耐乾旱、耐晒、不耐溼,所以澆水時一定要注意,若盆土長期過溼會引起爛根。而冬季是龍骨花的休眠期,這時一兩個月澆一次水也沒問題。

  龍骨養殖方法:溫度

  龍骨花喜暖不喜寒,所以越冬時一定要控制溫度,一般只要冬天保持在10度以上龍骨花就能活下去。冬季為了預防龍骨花腐爛,需放在陽光充足處讓其多見陽光,並隔一定的時間轉盆。

  龍骨養殖方法:土壤

  龍骨花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一般的培養土就能良好地生長。龍骨花對肥料的需求也不是太高,生長期間每15到20天施淡肥一次,肥料以粒狀複合肥或自制的礬肥水均可,但用肥不能過濃,以免造成肥害而導致爛根。

  龍骨養殖方法:光照

  龍骨花對光照需求比較高,所以一定要給足所需的光照,夏季放在室內進行觀賞的龍骨花應儘量放在靠近日光的窗邊,讓其多見陽光,可以使其生長更加良好。

  龍骨花養殖注意事項

  在家庭培養中,特別注意放置地點要適當,以避免兒童和老人扎傷中毒。

  養殖龍骨花需兩年換一次盆,龍骨的根不是很多,盆的大小與植株的比例適合即可。

  龍骨花肉質莖上有銳刺

  莖中白色乳汁有毒,尤其不能入眼。

  龍骨花葯用價值

  性味與歸經:甘、淡,微涼。

  功能與主治:

  花:可治療燥熱咳嗽、咳血、頸淋巴結核。莖治腮腺炎,疝氣,癰瘡腫毒,對治療腦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療效,它具有清熱潤肺,除痰止咳,滋補養顏之功能,是極佳的清補湯料。廣東人習慣用它煲豬骨,加上蜜棗或少許羅漢果,煲一二個小時即成老火靚湯,既清甜芳香又有益,尤其適合於長期吸菸飲酒之人士。

  莖:舒筋活絡,解毒。外用治骨折,腮腺炎,瘡腫。[3]

  用法與用量:花25~50克,水煎服,或與豬瘦肉煮湯吃。鮮莖外用適量,去皮刺,搗爛外敷。

  考證:

  本品為外來種,原產墨西哥至已西諸國。量天尺入藥始見於《嶺南採藥錄》,謂:"此植物頗類火秧簕,但火秧簕莖方形,而此則莖三角形而較大。"所述形態與今用品相符。

  龍骨花的形態特徵

  龍骨花學名: Haw. Britt. et Rose 攀援肉質灌木,長3-15米,具氣根。分枝多數,延伸,具3角或稜,長0.2-0.5米,寬3-8-12釐米,稜常翅狀,邊緣波狀或圓齒狀,深綠色至淡藍綠色,無毛,老枝邊緣常胼脹狀,淡褐色,骨質;小窠沿稜排列,相距3-5釐米,直徑約2毫米;每小窠具1-3根開展的硬刺;刺錐形,長2-5 -10毫米,灰褐色至黑色。花漏斗狀,長25-30釐米,直徑15-25釐米,於夜間開放;花托及花托筒密被淡綠色或黃綠色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2-5釐米,寬0.7-1釐米;萼狀花被片黃綠色,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0-15釐米,寬0.3-0.7釐米,先端漸尖,有短尖頭,邊緣全緣,通常反曲;瓣狀花被片白色,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2-15釐米,寬4-5.5釐米,先端急尖,具1芒尖,邊緣全緣或齧蝕狀,開展;花絲黃白色,長5-7.5釐米;花葯長4.5-5毫米,淡黃色;花柱黃白色,長17.5-20釐米,直徑6-7.5毫米;柱頭20-24,線形,長3-3.3毫米,先端長漸尖,開展,黃白色。漿果紅色,長球形,長7-12釐米,直徑5-10釐米,果臍小,果肉白色。種子倒卵形,長2毫米,寬1毫米,厚0.8毫米,黑色,種臍小。花期7-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