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子的介紹

  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物件的範圍。你知道孔子是怎樣的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孔子對他的評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孔子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就是說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說根據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的發展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貴族,是商湯的後裔,商亡後,微子啟建立了宋國,死後傳位給弟弟微仲,其後世得孔姓。孔父叔梁紇六十六歲娶得顏氏之女顏徵在,彼時顏徵在還不滿二十歲,年齡相差有點大,這在當時於理不合,所以兩人住在尼山,後得孔子。

  孔子三歲時父親病逝,被父親的正妻趕出家門,孔子長大後深知努力學習的意義,志在學問,後踏入仕途。魯國內亂時,孔子逃到齊國,齊國大夫欲加害於他,後又逃回魯國,經過這麼多年磨練,已小有成就。與季氏出現矛盾後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旅途,先後到過衛國、陳國、蔡國、葉國等國,均未得到重用。最終回到了魯國開創私塾,專心教學。

  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歲時病逝,很多弟子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貢一人守了六年。

  孔子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他和他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了《論語》。

  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我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用於傳播我國曆史傳統文化和教育的機構,使外國人可以在自己的國家學習中國的漢語與傳統文化。孔子學院的設立既出於紀念孔子的目的,又是為了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地的友好關係。

  如今,孔子學院已遍佈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同時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孔子課堂。孔子學院給了世界各地想要學習漢語、嚮往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學習和了解的機會和平臺。孔子學院並不是一般的大學,它是一個文化交流機構,同時也是一個公益機構,不注重盈利。孔子需要一般設立在國外的大學或研究院等教育機構之下,給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正規的漢語學習教材和平臺。全球各地的孔子學院都有著其自身的特色,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及優勢之處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孔子學院以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交流,增加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中國漢語和傳統文化的瞭解,為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作出貢獻為宗旨,以世界各地人民為物件開展漢語教學,同時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向他們提供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資訊諮詢等等。

  孔子學院作為一個重要文化機構,有其自身的規章制度,通過設定章程來維護全球孔子學院的秩序和執行。孔子學院還通過各種方式來宣傳和推廣自己,例如發行孔子院刊和學院郵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