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歷史第四單元試題

  考試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的一個考查,通過試題卷的檢測,還能找出他們在學習上的一些遺漏的地方。所以,你準備好了做這一份試卷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去學習。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近代以來,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數學等各個學科均取得了重大進展。據此回答1~3題。

  1. 下列科學成就屬於物理學領域的是******

  ①經典力學體系②相對論③量子論④進化論⑤電磁感應原理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D. ②③⑤

  2. “這一定律體現了天上運動與地上運動的統一性,它把天體運動納入到根據地面上的實驗得出的力學原理之中。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偉大的綜合,也是人類認識上一次巨大的飛躍。”“一次巨大的飛躍”指的是 ******

  A.電磁學理論的建立B. 進化論的出現

  C. 牛頓力學的建立D. “日心說”的提出

  3. 有個物理學家說:“19世紀物理學大廈已經全部建成,今後物理學知識修飾和完美這座大廈。”這座“大廈”的奠基者是******

  A. 哥白尼B. 伽利略C. 牛頓D. 法拉第

  4. 西方基督教宣揚上帝創世說,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是上帝創造的。這一說法在西方禁錮人們思想長達一千多年,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

  ①基督教的說教具有麻痺性②教會壟斷了教育③教會對挑戰神學的“異端”殘酷鎮壓④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科學的落後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經典力學是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近代物理科學體系,該體系不包括******

  A. 慣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B. 物理學的相對論

  C.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D. 萬有引力定律

  6. 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世紀初,“站在”牛頓“肩膀”上觀察時空,並且比他“看得更遠”的科學巨人是******

  A. 拉馬克B. 達爾文C. 居里夫人D. 愛因斯坦

  7. 1543年5月24日,已經雙目失明的哥白尼撫摸著剛剛出版的《天體執行論》說:“我終於推動了地球”。下列對這部著作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 推翻了“上帝選定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謬論

  B. 開啟的天文學革命是近代自然科學的開端

  C. 體現了面向現實世界注重實踐的時代精神

  D. 提出了宇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主張

  8. 以下成就中不屬於德國科學家提出的是******

  ①自由落體定律②經典力學體系③相對論④量子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9. 採礦業的抽水機和絞車的運作證明了******

  A. 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B.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C. 牛頓的力學理論D. 法拉第的電磁感應

  10. 右圖是波蘭首都華沙的一座紀念碑,紀念的是近代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他的主要成就是******

  A. 提出“日心說”

  B. 首次發現恆星位置的變動

  C. 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D. 極其精確地測定了黃赤交角值

  11. 證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發生飛躍的是******

  A. 血液迴圈學說B. 生物進化論學說

  C. 細胞學說D. 科學原子論

  12. ***原創題***右圖是1859年出版的達爾文不朽名著《物種起源》,為這本書的發表創造條件的是 ******

  A. 啟蒙運動的開展和蒸汽時代的到來

  B.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 文藝復興的興起

  D. 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展

  科技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們的艱辛努力。據此回答13~15題。

  13.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貢獻主要在於******

  A. 物理學、化學B. 物理學、天文學

  C. 天文學、生物學D. 物理學、生物學

  14. 聯合國大會將2005年確定為“世界物理學年”,是為紀念******

  A. 牛頓創立經典力學B.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

  C. 愛因斯坦相對論誕生D. 物理學領域的新發現

  15. 列寧指出:“電力工業是最能代表最新技術成就,代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的一個工業部門。”與列寧所說的電力工業無關的是******

  A. 電車B. 無線電報C. 電子計算機D. 電話

  科技的進步在推動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據此回答16~18題。

  16. 在近代史上,其發明或發現對歐洲的基督教神學形成強烈衝擊的科學家有******

  ①伽利略②牛頓③達爾文④愛因斯坦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17.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肖恩•馬洛克曾經說:“因特網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這裡,每個人只需敲幾下鍵盤就可以瞭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識。”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 因特網能夠使資訊的及時反饋得到實現

  B. 使用者可以在網上查詢所需要的資料

  C. 因特網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傳播功能

  D. 電腦可以代替人腦

  18. 現代資訊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包括******

  ①知識經濟興起②工作方式的革命③生活方式的革命④學習的革命⑤網路犯罪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

  19. 推測一下,18世紀推動英國機械師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直接社會動力是******

  A. 瓦特勤奮好學且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

  B.早期蒸汽機存在著大量的弊端

  C. 工業革命的展開需要便捷高效的動力驅動器

  D. 瓦特對蒸汽機的改良有濃厚的興趣

  20. 人們之所以稱工業革命及其影響下的時期為“蒸汽時代”,依據在於******

  A. 蒸汽機的改良解決了工業發展的動力問題B. 蒸汽機的改良引起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性變化

  C. 蒸汽機的改良引發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D. 蒸汽機的改良在工業革命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人們帶來諸多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據此回答21~23題。

  21. 下列人們的日常生活現象源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是******

  ①開汽車外出郊遊②遠端教育③網上炒股④網上購物

  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③④D. ②③④

  22.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地球村”由理想變成現實。你認為最重要的是******

  A. 飛機的廣泛使用B. 電話和電報的使用

  C. 國際網際網路的誕生D. 航天事業的發展

  23. 國際網際網路作為第四媒體給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網路是把“雙刃劍”,青少年應警惕******

  ①網路成癮②網路犯罪③健康上網④網路***

  A. 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

  24. ***改編題***黃梅戲《天仙配》中有這麼一句臺詞“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下列哪一項能解釋這種說法******

  A.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B. 愛因斯坦相對論

  C. 量子論D. 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25. 每年8月27日至31日,英國多塞特郡都會舉辦一個大型的蒸汽機節,通過展示許多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古董機器裝置來反映人類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慶祝活動將促進蒸汽機普及B. 人們希望回到蒸汽時代

  C. 英國可以說是蒸汽機的故鄉D. 蒸汽無法作為工業動力

  26. ***改編題***1921年3月上海《時事新報》刊登了一篇駐德國記者的特約稿,評論說:“愛因斯坦的革命事業,比之昔日的德國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響還要重大,這位先生把舊科學概念一齊推翻。”材料中“舊科學概念”是指******

  A.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B.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

  C.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D. 普朗克的量子理論

  27. 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遇到了被稱為“晴空上漂浮著兩朵烏雲”的兩個無法解釋的難題,後來驅散這“兩朵烏雲”的重大科學發現是******

  ①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②愛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論③玻爾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論④普朗克的量子假說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28. ***改編題***據統計,2010年3月5日QQ聊天同時線上人數已過億,一個“小企鵝”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這應該感謝下列哪項科技成果******

  A. 電話的廣泛應用B. 無線電試拍成功

  C.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D. 航天技術的應用

  29. 羅素寫到:“幾乎所有現代世界與古代世界之間的區別,都得歸功於在十七世紀取得最輝煌成就的科學。”“十七世紀取得最輝煌成就的科學”指的是******

  A. 經典力學B. 生物進化論C. 量子論D. 相對論

  30. ***原創題***網路電視是資訊產業中網際網路和廣播電視相結合的產物,代表著未來整個資訊產業的發展方向: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電信網三網逐步走向融合。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加快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B. 擴大了世界市場

  C. 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D. 打擊了電影業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每題20分,共40分***

  3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週期表

  時期 科學發明到工業應用 從應用到產品投放市場 合計

  1885—1919 30年 7年 37年

  1920—1944 16年 8年 24年

  1945—1964 9年 5年 14年

  材料二 經濟增長中資金、勞動力和技術進步的貢獻份額的國際比較***%***

  國家 時期 資金投入貢獻份額 勞動力貢獻份額 技術進步貢獻份額

  中國 1952—1982 51 30 19

  美國 1946—1956 12 17 71

  日本 1952—1966 20 15 65

  蘇聯 1965—1975 13 24 63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麼問題?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哪些問題?

  ***3***綜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國應如何快速發展社會經濟?

  3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年,美國國防部為了能在核戰爭爆發時保障軍隊內部的通訊聯絡,建立了由4臺計算機互聯而成的實驗性分組交換網路——阿帕網。到1974年4月,阿帕網擴大到包括15個節點並管理23個大學工作站的規模。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建立了一個名為NSFnet的高速資訊網路,取代阿帕網成為網際網路的主幹網,並向全社會開放,使網際網路進入以資源共享為中心的服務階段。1991年,歐洲核子物理中心發明了用超文字連結網頁的環球網***WorldWideWeb,縮寫為WWW***,也稱為“全球資訊網”,從而創造了全新的文獻檢索和查閱方法,使得網際網路成為一個巨大的資訊庫。此後,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更為迅速,資訊產業遂成為全球最為炙手可熱的新行業。如今,美國資訊產業的出口已經佔到全部出口的半數以上。

  材料二 資訊氾濫、網上黃毒、沉溺於網路以及利用網路犯罪等等,也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孟子說惠能“逐萬物而不返”。現代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逐資訊而不返”。面對爆炸的資訊,人們有可能是“逐資訊而不返”。面對爆炸的資訊,人們可能反而對自己的生命缺少體驗,綜合能力和創造能力逐漸減退乃至消失。因此,有人說:“現代文明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如何將資訊轉換為有組織的知識體系。”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計算機網路出現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概括其發展過程,指出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影響。

  ***2***材料二說明了什麼問題?

  ***3***上述材料給我們什麼啟示?

""的人

1.歷史必修1第三單元練習題及答案

2.歷史必修1第三單元檢測題及答案解析

3.高一上冊歷史第三單元試題及答案

4.高一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綜合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