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剛柔流

  剛柔流是沖繩主要的傳統空手道之一,特徵是結合了剛和柔的技術。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創立日期:大約1930年

  來源國家:沖繩***日本***

  創立者:宮城長順***1888-1953***

  現任代表:***按字母順序排列***

  1、剛柔會 / 山口剛史 ***創始人 山口剛玄***

  2、國際沖繩剛柔流空手道聯盟***IOGKF*** / 東恩納盛男

  3、神武館 / 兼井斉 ***創始人 金城健一***

  4、國際順道館 / 知念輝夫

  5、沖繩順道館 / Yoshishige Omine ***創始人 宮裡榮一***

  6、拳志會 / 外間哲弘

  7、健心館 / Raul にもふのぬ ***創始人 赤嶺至冠***

  8、素東剛柔流 / 泉川寬喜.

  9、Senbukan / Seiko Fukuchi 和 泉川寬喜

  10、尚武館 / 沢岻政輝 ***創始人 新城正信 和 John Porta***

  11、尚道館 / 比嘉世幸

  12、尚禮館 / 渡口政吉

  13、唯心館 / Tomoharu Kisaki

  14、明武館:八木明哲 ***創始人 八木明德***

  15、沖繩剛柔流空手道協會***OGKK*** / 比知屋義夫 ***創始人 宮裡榮一***

  來源:那霸手、少林南拳、福建白鶴

  發展:極真
 

  剛柔流是沖繩主要的傳統空手道之一,特徵是結合了剛和柔的技術。“剛”“柔”二字來自於沖繩大師們在19-20世紀使用的著名武術書籍《武備志》。剛,意味著閉手技術和直線攻擊;柔,意味著開手技術和圓形移動。

  正確的呼吸是強調的重點。剛柔流的練習方法包括身體的加強和控制,他基本接近於打架***距離、粘打、發力等***和同伴訓練。剛柔流在教學中融合了圓和直線的移動。剛柔流結合了硬式攻擊如踢技,閉手擊打和開手圓形技術如進攻、防守,控制對手包括鎖、抓、摔、拋。

  一、歷史

  由於缺少檔案,剛柔流的歷史是有爭議的,但是我們可以簡要地概括下它的起源。我們知道,剛柔流和其他武術在日本現代化的程序相似,它從一種打架訓練變為一種通用的教育體制。東恩納寬量在1905年注意到了這點,通過2種不同的方法傳授武術,根據學生的不同,在家,他教以殺敵為終極目的的那霸手;在那霸商業高中,他教作為德智體教育的唐手。

  有2個年份決定了剛柔流由日本人確立:首先,1933年,剛柔流在日本被大日本武德會官方確認為武道,也就是被認為是當代武術或是現代武道。第2個年份,1998年,大日本武德會確認剛柔流空手道為傳統古流武術。這種古流武術的確認表明了日本社會對日本,沖繩,中國間關係看法的變化。1998年前,只有日本本土武士練習的武術才被認為是古流武術。

  1 古流武術

  剛柔流和空手道這些名字都是新近的,但這門藝術卻很古老。在19世紀的沖繩,這種武術叫做唐手***意味中國的或唐朝的***。在沖繩,唐手主要由3部分構成:那霸手、泊手和首裡手。剛柔流來源於那霸手。

  如上所述,1998年,大日本武道會認定剛柔流空手道為一種古流武術,剛柔流也是第一種被認定為武道的沖繩武術。這種武術的起源被認為那霸手或剛柔流有3種可能的來源。第一種為古老的沖繩武術。第二種為由諸如東恩納寛量先生等沖繩旅行者而知名的不同的中國南派拳法。第三種來源為在19世紀初在那霸建立中國武術學校。這些元素可能互相補足。

  1.1 沖繩武術

  在沖繩,有5種混合了中國南拳的當地古老武術,孕育了唐手。首先,Ti'gwa,一種在暹羅***泰國的舊稱***的打擊術,在早期文化商業交流時傳入沖繩。其次來自於南拳/福建拳法的kata型。第三,來自於法律執行部門使用的抓捕或鎖關節的tuite擒拿。第四,tegumi沖繩摔跤。第五,buki'gwa武器術,在1609年禁武后被嚴重限制。以上提到的一種沖繩空手道的主要組成和來源是tuite:經常導致地戰的摔跤,關節鎖和破解,投摔,掃落。這些技術在琉球的小村莊裡被廣泛地練習,並且混合了中國武術,孕育出空手道。在型中,常用的地位步伐和/或收手於胸腹是這種技術的標誌。

  在剛柔流中,“柔”的技術的使用,如轉掌型,揭示了來自於一種或多種白鶴拳法的影響。傳統上,剛柔流被認為是福建白鶴的衍生。受白鶴影響,剛柔流進行圓型的移動和快速的擊打。受虎型影響,剛柔流採取強力的直線擊打彷彿老虎的爪抓***特別是急所術,也就是點穴***。關於這些中國武術是怎樣幫助剛柔流誕生的有2種理論。

  1.2 在中國學習的中國南拳

  19世紀末,空手道大師們為了名義上的“武術朝聖”回到中國。讓剛柔流的發展回到沖繩那霸的當地人東恩納寬量***1853-1916***。青少年時期,他跟隨一位叫做新垣世璋的沖繩大師學習,1873年,他旅行到中國福建省的福州,在那兒,他跟隨多位老師學習。1877年,他開始跟隨一位叫做Ryū Ryū Ko的功夫大師學習***火星_Osu注:東恩納寬量本人是文盲,所以不知自己師父的中文名字,只懂發音,但他的師兄弟仲井間憲裡本姓“衛”是“閩人三十六姓”後代,又精通中文所以知道自己師父姓名是劉龍公,所以他的孫兒仲井間憲考在1971年成立流派時用了劉龍公的姓加上本身的姓***劉+衛***而命名“劉衛流”。這說法現在還是用在沖繩官方介紹空手道的網站***東恩納盛寬量在1882年回到沖繩,一邊繼續賣火柴的家族事業,一邊教授一種以整合剛和柔拳法為一個系統而聞名的新的武術。東恩納的武術就是著名的那霸手。剛柔會的歷史認為中國南少林拳法也影響了這種流派。1.3 在沖繩學習的中國南拳

  Fernando Câmara稱,沖繩的上地和剛柔可能都來自於1828年左右在那霸成立的一所拳法學校.Câmara說,宮城長順,在他的《空手道概說》***1934***中沒有提到東恩納寬量,而提到剛柔流的創始是在那霸建立的一所中文學校,Câmara給了我們一些這所學校的著名大師:Sakiyama、新垣世璋、湖城大禎、仲井、和東恩納,他認為Ryū Ryū Ko可能是這所學校顧問中的一人,另外還有偉伯***イワァー,Iwah***Wai Shin Zan,和其他人。

  宮城長順說:“在1828年,我們祖先從中國福建省繼承了一種功夫流派。他們繼續著教學並型成剛柔流。甚至今天仍有一個傳統的組織在傳授真正的剛柔流。”值得注意的是,對宮城長順來說,有一個從 1828年到1936年的持續性的正統剛柔家組織,而且他認為組織有且僅有一個,通過宮城長順,東恩納寬量並不是剛柔流的起源,而只是將系統傳予宮城長順的人。這樣就有一個問題:誰是第一個非傳統剛柔家?東恩納寬量還是宮城長順?眾所周知,在宮城長順改編成當代的型式時,他改變了系統。據說,東恩納旅行到中國時帶回了一些型。這也是剛柔流歷史傳統的一部分,東恩納為了將他的武術編如沖繩高中體育課,將型中的開掌技術改為用拳。

  二、現代武道

  1933年,剛柔流成為第一個在日本被打日本武道會官方認定為武道的空手道學校,也是唯一一同時在沖繩和日本代表空手道歷史的流派。這項認定讓剛柔流空手道進入了現代武術或者是現代武道。

  東恩納最傑出的學生是宮城長順***1888-1953***,他14歲就跟隨東恩納學習。1915年,宮城長順和一位朋友吳賢貴去福州尋訪東恩納的老師。他們逗留了一年,跟隨了幾位大師學習,但是過去的學校已經沒有了***1900年義和團運動***。他們回去不久,東恩納就過世了。許多東恩納的學生繼續跟隨他學習,他教授了一種在福建白鶴六機手學到的型,叫做轉掌。

  東恩納最年長的學生許田重発成立了“東恩流”,保留了更多東恩納接近於那霸手的東西。

  1930年,東京舉行全日本武術演武,一位其他演武者問宮城長順最好的學生新里仁安練習的是什麼流派的武術.回到沖繩以後,他將這件事報告給了宮城長順,於是決定取名為剛柔流。宮城長順取自詩《拳法之大要八句》裡的一句,大概意思是“打拳的八條法則”,也就是武術八戒。這首詩是中國武術醫藥經典《武備志》裡的一部分。這句是“法剛柔吞吐”***吸氣和吐氣的方法是剛和柔或者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吞吐相對,剛柔並濟***。

  三、型

  1 基本型

  基本型也就是型的基礎。在剛柔流,三戰型是所有其他剛柔流型的基礎,因為它教授了基本移動,基本技術,發力和運氣的呼吸技巧。它也是身體控制的基礎。空手道家練習這套型越多,他的閉手型變化得越多。第一種變化的三戰型***三戰第一***被認為是基本型。

  2 閉手型

  閉手型也是基礎型。在學習基本型後學習這套型,這是流派的基礎,不僅是基礎移動,更是基礎原理。傳統上,開手型作為第二套型教授,或者在閉手型***三戰型和/或轉掌型***學習和練習之後的學生的“擅長型”。

  三戰型:在剛柔流有兩套三戰。宮城長順的三戰***或者三戰第一***:宮城長順為了作為初始和基本型創造而被最廣泛得教授,型中沒有轉身,空手家向前走然後後退。東恩納寬量的三戰***或者三戰第二:這是由東恩納寬量教授,更早的完整版本的三戰型。在這套型中,空手家總是向前,但有兩次180度轉身。

  轉掌型:轉掌是由宮城長順在1921年作為“柔三戰”創立的,為了平衡閉手型***三戰型***剛的外表而創立閉手型柔的版本。這是一種結合了伴隨深呼吸的剛的動態張力和柔滑的手部移動。

  3 開手型

  這是閉手型基礎上的高階型。開手型的動作意圖作為“實戰應用參照”型和開放於多種解釋***分解***。

  碎破:這是大多數剛柔組織中,通常學生在擊碎第一和擊碎第二後學的第一套剛柔高階型。頭三個動作是這套型的標誌——手腕-抓握-丟擲技術。型的中間是鷺足立,或鶴步,同時做雙手受和前蹴後的膝蹴。

  制引戰:制引戰型表現了破壞平衡,拋投,抓取,包括近身戰擊打、掃落、摔倒和拋投技術的使用。

  四向戰:它整合了強力的直線進攻***掌底突***和圓型移動和格擋。這也是宮城長順晚年最喜愛的型。

  三十六手:這套型教授了怎樣在近身戰時繞著敵人移動,而關節蹴強調了對敵人靈活性的破壞。

  十八手:十八手型融合了四個方向的移動,45°角攻擊,遠距離和近身戰的實現技術。這也是渡口政吉擅長的型。

  久留頓破:基於中國的螳螂拳,是宮裡榮一擅長的型。

  十三手:十三手被認為是在其他那霸手流派中流傳的最古老的型之一。其他流派也練習這套型或是其他版本。一百零八手:也叫百步連,剛柔流最高階的型。開始,對大師來說有三個Go,Chu和Jo級別,後來宮城長順只保留了最高的Jo級別。這也是八木明德和東恩納盛男擅長的型。

  4 普及型

  1940年,沖繩省長Gen Hayakawa召集了由Ishihara Shochoku ***主席***、宮城長順、神谷仁清、新里仁安、Miyasato Koji、徳田安文、金城兼盛、Kyan Shinei和長嶺將真組成的空手道特別委員會。這些人的目的是創立一套既能在學校體育課上教授的非常基礎的沖繩獨立武術流派的沖繩型,而不是像日本為了普及劍道和柔道那樣創立一種標準化的空手道。

  這種型不是傳統剛柔流的型,而是“推廣型”,簡單到可以作為學校體育課的一部分,作為學校標準空手道課程的一部分,不同於道場裡的那種。

  長嶺將真***松林流***創立了如今作為松林流課程一部分的普及型第一;宮城長順創立了普及型第二,也就是如今剛柔流課程中的擊碎第一。一些剛柔流道場仍練習普及型第一。宮城長順還創立了擊碎第二,但只有剛柔流和其一些衍生在練習。

  擊碎第一:

  由宮城長順在1936創立,這也是教給初學者的第一套剛柔型。在松林流練習者中稱為普及型第二。

  擊碎第二:

  擊碎第二融合了些更柔的技術,儘管它和擊碎第一很像。它包含了開掌的使用和圓形技術,這也是教給初學者的第二套型。

  5 其他非傳統剛柔流型

  一些剛柔流學校有他們自己額外的,不在其他剛柔流課程裡的型。一些型是簡單的基本型***像普及型第一或者太極***,一些是高階型***像明武館型***。一些來自渡口政吉派系的剛柔流學校***如尚禮館***更有額外的型,如Geikiha 1,2 和Hookiyu 1,2。另一種非傳統型是Kurogane Shatsu***鐵布衫***用來訓練肉體和精神的忍耐。

  5.1 明武館型

  名武館創始人八木明德先生,以他認為宮城長順最喜愛的技術創立了一套五個型:

  天地 青龍白虎 朱雀 玄武

  這些型被認為是明武館型,由兩人組成。天地的前一半能“打”後一半,而其餘四套型能成對對打。

  明武館道場也練習一些太極型,和棍/釵的剛柔流型***擊碎、碎破、四向戰***

  5.2 山口剛玄剛柔會型

  地鶴

  玄鶴

  天龍

  黃龍

  太極:由剛柔會創始人山口剛玄創始人創立的一套五個型。太極教授了基本的格擋/進攻形式和向四個方向的基礎移動。

  太極上段 第一,第二

  太極中段 第一,第二

  太極下段 第一,第二

  太極掛受 第一,第二

  太極廻受 第一,第二

  5.3 正剛館型

  正剛館的創始人多田正剛為了向初學者推廣教育課程而創立的額外的型:

  基本受之型 基本突擊之型

  5.4 尚禮館

  尚禮館剛柔流的創始人渡口政吉創立的額外型:

  Hookiyu型一 Hookiyu型二

  擊碎第三

  Gekiha第一 Gekiha第二

  Kakuha第一 Kakuha第二

  白鶴之舞

  渡口政吉也為每個Hookiyu、擊碎、Gekiha和Kakuha型創立了雙人型和一些古流型

  四、剛柔流空手道分支

  沖繩和日本組織

  全日本空手道連盟剛柔會***JKF Goju Kai***

  全日本空手道剛柔會***JKGA***

  全日本剛柔流空手道連盟

  國際明武館剛柔流空手道協會

  國際沖繩剛柔流空手道聯盟***IOGKF***

  國際剛柔流空手道連盟

  沖繩剛柔流空手古武道神武會神武館

  衝縄剛柔流空手道協會***OGKK***

  剛柔流國際空手古武道連盟

  NPO法人剛柔流武術協會

  國際順道館

  沖繩順道館

  拳志會

  素東剛柔流

  Sengukan

  Shodokan

  尚武館

  尚禮館

  正剛館

  其他組織

  國際健友館剛柔流空手道古武道會

  尚禮尚武館

  Hatha剛柔流

  剛拳館剛柔流

  剛柔流西風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