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極拳的勁

  在太極拳圈子裡,談到大師的功夫,也常常提到某大師冷勁好,某大師斷勁讓人嚇一跳,某大師截勁漂亮,你勁沒出來,被大師截住,胸憋氣悶十分難受,云云。但是太極勁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一***太極拳有勁論

  真有太極勁嗎?怎麼練太極勁?

  太極拳沒有勁!這是許多大師都認可的。沒有太極勁令人難以置信,因為蜚聲中外的太極拳大師都有有關於這方面頗具影響的著作,著作中關於勁法有滾、錯、折、磨、彈、冷、正、側、定、斷、刀、鋸、拍、撣、拽、擎、踏、重、離、披、閃、擔、搓、歉、黏、隨、拘、拿、板、軟、推、掩、撮、墜、續、擁、摟、擠、攤39種勁。在先賢的古譜太極拳經典中,除《揭手十六目》的十六種勁之外,還有縱、橫、高、低。《六合勁》有擰裹、鑽翻、螺旋、崩砟、驚撣、抖搜。還有很多很多,勁法在太極拳經典古譜中多有收錄。


  在太極拳經典著作和當代拳師的專著中,在眾多的傳抄文字中證實,確有太極勁記載。

  ***二***太極陰陽不言勁

  沒有太極勁,那為什麼著書立說及傳播中證實有太極勁的存在呢?那僅僅是文字記載,是理論上的探討,是拳師在教學中的術語,如果刻意去練勁,是十分時難的。看周圍拳友有哪一位練出什麼勁,能夠與書上講的勁相吻合,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學有法,用有章,使即靈,用有效?有人學人會人用人靈的勁法嗎?沒有,絕對沒有!

  有人也許在頭腦中產生了問號,先賢在經典中言明有多種勁,當代太極大師著書立說有多少多少種勁,你為什麼說沒有勁?太極拳不是中藥店,大堂有幾百個抽屜,外面標明記憶體什麼藥,由中醫大夫開具藥方,交藥店服務員,一味一味抓齊配全包好,抓藥的全過程結束。如果買一味藥,更為方便,過程不減,但一味藥只抓一次。如果我們拳師學一種勁就比較困難,學10種就不像抓藥那麼簡單。就算學練者悟性好。聰明,領會能力超出一般人,一種勁也要學練一年,39種勁學練39年,從20歲到59歲學成畢業,39種勁能不能實用另當別論。

  習練勁是困難的,原因是在沒有太極勁的狀態下,學練太極勁當然困難,這麼說,勁是不是一種誤解和誤導?

  從拳理拳法研究,太極拳沒有勁。太極拳的本質是什麼,在《太極拳論》中開篇講得十分清楚、明白,“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也。本是捨己從人”。從《太極拳論》的精華理論中.找不到練勁的根據,而論打的《打手歌》中,也找不到勁的存在,只有“引進落空”之句。太極拳博大精深,從拳理拳法的修煉過程中也找不到練太極勁的方法。現在可以深層研討,先賢說到的勁,我們還不甚理解,單單就勁論勁未免顯淺。如果現代職業拳家提到勁,從教學視角望過去,是可以理解的。

  練勁與拳理拳法背道而弛,也有悖太極陰陽學說。太極拳的拳理,源於《易》之變,老子的“空無之道”“道法自然”,也不允許強力去練勁法。

  ***三***太極勁的說法從何而來 沒有太極勁,“勁”說從何而來?

  在破解“勁”祕之前,還要說說太極拳鬆柔功夫與勁的不同之處。

  勁是力又不同於本力,是技巧之力,是太極拳技術之力,通稱勁。其實,勁也是力,與太極拳的陰陽、虛實、鬆柔、開合等拳藝相悖,與太極拳最高境界空無相悖。太極拳家的最高境界應為拳論《授祕歌》中規範的體能,如“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所謂全體透空,為全身九大關節及各個部位、小關節都要鬆開,心神意念鬆,周身肢體鬆。按道家對鬆淨學說的要求,體能應為“中空道通”狀態。是“極柔軟”、極“輕靈”的狀態,也就是周身空鬆狀態。如果練勁,體能不可能有空鬆的狀態,周身的大小關節也不可能鬆開。練勁和太極拳鬆柔是水火不相容的兩種不同的訓練方法,從根本上講,基本理論也是互相對立的,從太極拳的拳理拳法講,太極功法中,沒有練勁的訓練方法和理法的篇章。

  高明的太極拳大師周身鬆淨透空,在他手上身上什麼東西也摸不著,攻者發出什麼勁也攻不破大師空鬆之身體。其實,太極拳高境界階段,空鬆且完整一氣,周身渾圓一體,什麼勁也沒有。那麼太極大師的勁又是怎麼出來的呢?是學生進攻者體會出來的,在攻與防中進攻者體會出老師的各種勁的學生弟子,修煉有一定年限,明拳理拳法,從道理上能講出幾種勁。其實,高明的拳師與對方較技,只是以無極狀態站好自己的位置,以空鬆的腳、騰虛的狀態、空鬆虛靈的雙手等著對方出手。弟子的鬆空功在老師之下,伸手勁出不來,譽老師截勁,有的體會為斷勁,什麼墜勁,腳下虛飄是拿勁,等等。某師截勁好,某師斷勁好……傳得很快。其實,這位拳師空鬆著肢體,什麼勁也沒有,這是技擊藝術,是高品位的動態執行藝術。如果拳師真要發放出什麼勁什麼勁,他身上就什麼勁也沒有了,這就是太極拳其玄、其奧、其妙、其精深之處。

  周身空鬆的拳師,應該是高層次功夫的修煉者,他周身具備陰陽、虛實、開合、輕靈,諸如九大關節空鬆虛靈節節貫串,身上“全身透空”。具備前文描述的“以心行意,用意不用力”,“以靜制動,後發先制”,“以柔克剛,化中有打”,“以小打大,以弱勝強,引動四兩撥千斤”,自身無形無象。他是以陰待實,以靜制動,以虛待攻,以空接彼。進攻方能夠體會老師身上的各種勁,也就是未發出勁的勁。如果修煉者拳師身上空鬆未達到全體透空的水平,想加些動作以顯示自身發勁之威力,進攻者就絕對體會不出清脆柔韌之勁。弟子不是循規蹈矩從盤拳中積累陰陽變化之功夫,而背師去練勁,結果關節練僵肌肉練死,心態僵緊,出手有力。正如老子講的活人死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練勁的結果將自己練成一根棍。練家不可不察,不可不詳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