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不能吸菸的原因

  吸菸是從哥侖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至今有幾百年歷史。吸菸的危害,吸菸不僅危害自己的身體,還會危害家人與環境。世界衛生組織10日在網站上釋出報告稱,全球每年近600萬人死於吸菸,其中有500多萬人緣於直接使用菸草,有60多萬非吸菸者死於“二手菸”。


公共場所不能吸菸

  

  菸草燃燒的煙霧分為主流煙***吸菸者吸入並吐出的煙霧***和側流煙***菸草直接燃燒產生的煙霧***,兩者合稱為環境菸草煙霧,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二手菸。因為沒有菸葉、過濾嘴和吸菸者身體的過濾,側流煙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比主流煙更高。大量研究表明,被動吸菸可以增加患冠心病、肺癌、哮喘、兒童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等疾病的風險,對於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公共場所不準吸菸是對不吸菸者的尊重和保護。

  環境菸草煙霧對人體有害。吸入菸草煙霧,即使時間很短,也會馬上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也就是說,只要在室內有人吸菸,那麼不管距離遠近、呼吸頻率高低,空間裡的每個人都會受到二手菸侵襲,並導致不良後果。值得一提的是,將吸菸者與不吸菸者分離***劃分吸菸區與非吸菸區***,採取清潔空氣的措施,安裝通風裝置,均不能讓不吸菸者完全避免環境菸草煙霧的侵襲。保持完全無煙環境才是唯一可以保護人們免受二手菸危害的方法。

  有人擔心無煙立法會影響經濟發展,這是片面的看法。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無煙政策對經濟大有好處,比如可降低用於治療被動吸菸所致疾病的直接醫療費用,降低保險費用;戒菸者生產力提高***包括節省了吸菸花費的時間***,不再受二手菸危害的員工生產力也得到提高***減少因病缺勤***;樓宇和廠房維護費用降低等。同時,只要公平執法,無煙政策也不會給餐廳、酒吧等娛樂場所的經營帶來經濟損失,所有科學設計的研究都發現,禁止在餐館和酒吧吸菸的法令對餐館和酒吧的銷售額或就業情況沒有產生負面影響,有些研究甚至證實禁菸令對餐館和酒吧的經營產生了正面促進作用。

  中國有3.5億菸民,同時還有7.4億人遭受被動吸菸的危害,其中公共場所、家庭、工作場所是主要的被動吸菸場所。防止被動吸菸危害唯一有效的方式是室內必須完全禁菸。中國很多城市已經出臺了公共場所的無煙法律,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成為無煙環境的支持者和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