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洛陽四日自駕遊攻略

  D1、大廣高速5小時,中途在大名服務區休息,品嚐大名鳳爪,香且酥軟,抵達開封市宿漢庭快捷酒店,網上預訂,大梁路1號,黃河雕塑,緊鄰金明廣場,步行至金明東街的黃家包子分店,吃晚餐,桶子雞、兩屜灌湯包***豬肉、三鮮***,本餐128元,灌湯包不錯,但桶子雞很一般,感覺還不如常吃的“鹽焗雞***,看樣子沒有吃到正宗的。打車8元到西司夜市***丁角街***,緊鄰包公湖,雖不是週末,整個一條街熙熙攘攘,可吃的東西很多,後悔剛才在餐館吃得太多,採取的策略是先整體逛逛再選擇性品嚐,品嚐紅薯泥、炒涼粉、杏仁茶,燒餅卷豆乾,四個人一共消費20元,便宜吧!杏仁茶最香!經考證杏仁茶是由宮廷傳到民間的一種風味小吃。它選用精製杏仁粉為茶料,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櫻桃、白糖等十餘種佐料。色澤豔麗,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

  打車回酒店,7元錢。來回的計程車司機師傅都是本地人,都很熱情,在路上還給我們介紹當地的小吃,感覺很實在,一掃心頭對河南人的成見和顧慮,看來神州大地哪裡都有好人和熱心人。

  D2、早餐是快捷酒店的后街的攤位上找到慕名已久的胡辣湯,

  較辣,對於善於吃辣的我,一個字“爽”,還有鬆軟的蔥油餅,一路導航駕車直奔開封府殺來,可還未到開封府正門口就被手持小紅旗和小綠旗的當地人指揮至開封府後門***應該是北門***,呵呵,這個人使我很快想起上次在少林寺“引入歧途”的事情,我將計就計在後門找到一個空地將我的“座駕”存放,很安全還不交存車費。在後門“大宋南衙”留影紀念,還多個景點呢!從小街步行至 “開封府”前門,還沒有開門營業,就有許多旅遊團聚集在廣場等候了,事先在網上查詢資料知道開封府是城上城,現存只是新建的城牆,沒有什麼歷史價值,所以也沒有計劃入城,只是在城門口拍照留念,上午主要計劃可是“清明上河園”呀!,來到清明上河園,真不愧是國家4A級景區,是仿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中所繪場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主題公園。主要建築有城

  門樓、虹橋、街景、店鋪、河道、碼頭、船坊等。景區內許多人身穿宋朝服飾,算卦的、行醫的、耍猴的……入目之處俱是北宋的音樂、歌舞、雜技、木偶、鬥雞、婚禮等舊時風俗,和耳熟能詳的文包武揚,梁山好漢,七俠五義等膾灸人口的歷史故事。小船、石徑、曲橋、酒肆、茶樓、農家小院、地攤賣藝、當鋪商城。觀王家員外小姐“拋繡球”和“馬球”表演!滿園都可以看見小學生春遊的身影,小小的臉蛋上盪漾著幸福的微笑,開封市教委規定學生們每年都組織孩子們“春遊”和“秋遊”,比起我們的城市政府怕“出事”,不允許學校組織任何外出活動強多了!祝孩子們健康的成長,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1點鐘,諮詢導遊附近本地人吃特色參觀,答曰:***。導航直奔“***”,呵呵 ,終於吃到傳說中的“鯉魚焙***bei***面”香,四個菜、一個湯、三屜灌湯包***羊肉、豬肉、三鮮各一***,總計150元,吃得飽飽的那一個美呀!最好吃的是鯉魚焙面,懷念!經研究查資料一下:由“糖醋熘魚”和“焙龍鬚麵”兩道名菜配製而成。鯉魚色澤棗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髮絲,蓬鬆酥脆。這款菜的特點是“焙面酥脆,魚肉鮮嫩,利口不膩,香甜開胃”,經品嚐真不愧是當地宴客必備的美味佳餚。

  趕路了,走連霍高速、過鄭州繞城高速,轉鄭少洛高速,原以為鄭少洛高速車比較少,比起六年前還是多了不少呀,道路總體通暢,登封休息,下道到少林寺一拜,都去過少林寺,為了讓老媽在車上多休息一會兒,我們就在山門前轉一轉吧,還可以吧!加油繼續趕路,因為賓館預訂的的是下午5點鐘到,順利到達桃源度假村,這是一個遠離市區的度假村,王城大道南端,內部環境優雅,適合自駕遊住宿呦,有溫泉、有開心農場、有宵夜燒烤,總之以休閒為主。今晚的重要事項是串親戚和接受宴請,呵呵,我們就要求去當地特色小吃,絕不去星級大飯店,最後選擇南昌路的“老洛陽面館”,那裡還真不錯,雖然去晚了,顧客很多,但已經開始“翻桌”了,二樓有座呀,小碗湯、湖塗面、炸鹹食。。。菜量很大,環境也好,一般菜品多為20-30元,不知花費多少,親戚埋單,估計在300元以內,總之很實惠也很衛生,推薦!

  D3、睡了個透徹,直奔西大街尋找早餐,選中一家早餐店,3元一碗的豆腐湯需要排隊,***豆腐湯、燒餅***、蠻香滴。導航去白馬寺,上二廣高速,發現按照導航指示只需走幾公里,白馬寺下口堵車不讓下道,警察指揮到白馬寺西口下,發現此口車輛下道也很多,後悔聽導航的了,不應該上高速呀,總共只有十幾公里的路程,仔細一想當天是週六呀!果不其然,到達白馬寺、神州牡丹園***兩景點對面相鄰***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連停車位都找不到,沿著公路走了3公里才靠路邊停了車。神州牡丹園人多,此季節是牡丹的盛開期,又恰逢週末,遊客自然很多,牡丹品種很多,觀賞者更多,畢竟是花中之王,留影為念。步行至公路對面的白馬寺,已是中午時分,遊客自然較牡丹園的要少些,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歷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

  來到洛陽市步行街已是中午時分,準備找家水席開開胃,可都已經閉餐,只能在街上吃些小吃補充補充能量,等到晚餐再“大開殺戒”了、步行街不長,是個“十字街”,座落在洛陽老城區興華街,管理的較規範,著名的“管記水席”老店就在附近的仙果市街12號,下午5時我們一行四個人在這家小飯館

  飽餐一頓,點了65元的套餐***包括牡丹燕菜、小蘇肉、熬湯等***,另外點山楂羹、黃燜雞,共計7個菜,消費88元,可惜忘了點焦炸丸子這道菜,是個遺憾,只能等下次機會了。有人說熬菜最好吃,有人說小蘇肉做好吃,我覺得山楂羹最好吃,總之大家都為水席的美味而折服,吃得太飽了。

  對了,為了吃這地道的水席還有一段小故事呢:準備吃“管記水席”,卻發現一家“管家水席”,一字之差,卻差點將錯就錯,在閒逛步行街時發現在小巷深處有一家“管記水席老店”,經當地一位86歲的老爺爺確認才知“管記水席老店”是最火的那家水席老字號,店面很小,不起眼,要等到下午5點才開餐,雖然是下午4點,卻有源源不斷的遊客“打探”這家小店,看來大家都是慕名而來,年輕人居多,也有孩子帶著老人一起來品嚐美味佳餚的。等到5點趕回這家老店,卻發現這裡已是人滿為患了,總共十幾桌的容量已經沒有空座,後悔來得早卻沒有提前預訂,央求老闆娘仍沒有結果,乾脆衝上二樓,直接搶了一桌“預訂”而未到的圓桌坐下,趕在他們到來之前我們就先“翻”一桌吧,管記就是這麼“搶手”,可笑的是就是這樣情況,我們還“收容”三位從鄭州而來專門品嚐水席的朋友和我們“拼桌”而餐,一句話:大家都不容易,為何不互相幫助呢。還有,在席間看見鄰桌的男男女女都是吃得飽飽的,都是用手撫摸著肚子,穿過後續排隊用餐的人群,滿足的而離去。真是個“民以食為天”呀!

  從牡丹大橋穿越洛水,華燈普照,一片繁華,在回度假村的路上欣賞到洛陽美麗的夜景。這座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起,13個朝代在此建都,這裡墨客騷人云集,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本人是第四次來洛陽,龍門石窟、關林洛甫公園、真不同、重渡溝都從光顧,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會令我們留戀忘返的,我真的留戀這繁花似錦洛水之濱了!

  D4、睡到自然醒,再見!洛陽!再見“九朝古都”。驅車經連霍高速、長濟高速、京港澳高速、南林高速、大廣高速回到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