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散文的小標題怎樣寫好文章標題

  常言道: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題目在所有的文章中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怎樣寫好散文的小標題,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寫好散文的小標題的方法

  一、  借用古詩文作小標題。

  引用古詩文作小標題,這種創新形式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引用同一首詩詞中的語句作小標題。如一篇反映環保的優秀作文,全文以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作為該文的四個小標題,給人渾然一體的感受。再如以《心聲》為題的一篇優秀作文,全文以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作為文中的四個小標題,表達了對祖父的懷念之情。這種小標題創新形式難度比較大,學生一般不容易把握,除非對要借用的那首詩詞有相當深的理解和感悟。二是引用不同古詩文中的語句作為小標題。如江蘇徐州市的一篇優秀作文《走一走,看一看》,文中分別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有一言須記取”作為文章的小標題。這種小標題創新形式相對簡單一些,學生可以作為學習和借鑑的重點。

  二、  借用名家作品作小標題。

  借用名家作品作小標題的創新作文。例如一篇以《神曲》為題的優秀作文,全文以但丁《神曲》的三個部分“地獄”、“煉獄”、“天堂”作為文章的小標題。另一篇《秋風秋雨牽我心》,全文以魯迅的三部文集名字“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作為小標題。這兩篇文章由於運用的小標題別具一格,給閱卷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在眾多的考卷中脫穎而出。

  三、  用對稱的句式作小標題。

  如一篇作文《和父母交朋友》,文中的四個小標題是“懂事之春”、“灼熱之夏”、“碩果之秋”、“沉默之冬”。再比如一篇以《我心中的珍藏》為題的作文,文中的四個小標題分別是“風之舞”、“天之痕”、“雲之端”、“蒼之濤”。這種小標題結構一致,句式整齊,再加上詩意的語言,出彩之處一目瞭然。

  四、  用數學公式作小標題。

  學科間的綜合,這是素質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在前兩年的考試中,出現了以證明題的形式來進行創新的優秀作文。現在又有人用數學公式的形式來擬小標題,如作文《我的課餘生活》,文中的小標題分別是“老媽+我+書本=作業拉練”、“小Y+小H+我=basketball  race”、“天才頭腦+瘋子頭腦+累贅身體=?”再如一篇以《我最感動的事》為題的作文,文中分別以“生日—爸爸=失落”、“爸爸—‘我’=代溝”、“爸爸+禮物=愛”、“爸爸+‘我’=感動”為小標題,反映了父女之間“代溝”的產生及化解的過程。 不過這種方法還是少有。

  五、  運用並列詞語作小標題。

  這種創新形式來源於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記》,文中一共有四個小標題,其中第一個小標題是“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第三個小標題是“野馬?蘑菇圈?旱獺?雪蓮”。比如以《我最感激的一個人》為題的一篇作文,文中的三個小標題是“鬱悶?傷感”、“暴躁?冷靜”、“悔悟?收穫”。

  小標題的創新形式不只上面提到的這幾種,比如還有通過標點符號的變化擬小標題的形式等。不管採用哪一種形式,都是為了達到創新的目的。對於寫作者來說,能夠在小標題上創新,當然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切記,不能為了創新而走極端,因為小標題和題記、日記體等一樣,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真正優秀的作文還是內容、立意、選材上的創新小標題的結構方式還不止這些,作者掌握的材料越多,文學素養越高,小標題結構的藝術水平就越高。如《也許》,正是由於作者對古代詩文的諳熟與開拓性的想像,所以才得心應手地信筆拈來,創造性地用詩文作環保材料的小標題產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

  小標題結構,使文章新穎別緻,過渡便捷,內容豐富,主旨突出。但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用小標題的結構形式。只有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角度的幾則材料來表達時,才能採用。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材要精當。雖然一篇文章需用幾則材料,但這幾則材料應該是多角度多側面地表現主題,不能隨便選幾則湊數,也不能同類內容重複選用。所選取材料同樣要求典型新穎,有個性特徵,能顯示作者獨特的視角及立意。

  2 、材料數量要恰當。中學生作文一般都限定了字數,小標題作文一般以2~4個小標題、小材料為宜。太少沒有必要用小標題;太多,則會使文章要麼泛泛而談,空洞僵化,要麼容量太大,字數不合要求。平時訓練,在選材上絕不能貪多。

  3、詳略要得當。因為字數的限制,小標題作文所用的幾則材料就不能平均用力。讀者熟悉的生活略寫,內容較新鮮的或最感人的要詳寫,無論詳略,都應注意細節描寫,切忌堆砌材料泛泛而談。

  此外小標題的擬定要有藝術性、提示性。小標題之間最好能互相關聯,使跳躍性的內容聯成有機整體。

  總之,小標題結構法的運用,彷彿給文章著了一件漂亮的新衣,使文章頓生亮色。中學生如果能從經歷過的日常生活中,閱讀過的書刊雜誌中,體味過的深刻感悟中,機智地“抓拍”幾個特寫鏡頭,靈活有序地加以組接和張揚,就一定能夠收到化平淡為神奇的藝術效果。

  小標題練習:

  《初三的天空》“黑雲壓城城欲摧”“愁雲慘淡萬里凝”“黃梅時節家家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珍惜生命中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一的綠色”“四分之一的紫色”“四分之一的灰色”“四分之一的空白”

  《多彩的校園生活》“教室裡的核舟記”“實驗室插曲”“籃球場上的奇觀

  散文標題的作用

  ***一***授之以漁

  常言道: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題目在所有的文章中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因為散文篇幅短小,內容精煉,語言典雅,韻味無窮,其標題內涵一般比較豐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無論是品讀散文還是寫作散文,都需要特別關注標題的作用。那麼,散文標題在文章中有何作用,以及如何把握散文標題解答試題呢?

  1、點明寫作物件的特點和多層含義

  任林舉《嶽樺》***全國卷2***、楚巖《老屋》***天津卷***、和谷《司馬祠》***北京卷***、《畫家黃永厚》***江蘇卷***等,這些作品,直接點出了作者所寫作的物件。閱讀中我們特別關注其物件的特點,探究作者為何寫這一物件。

  雷抒雁《彩色的荒漠》***全國卷1***、楊振聲《書房的窗子》***湖北卷***則在物件前添加了修飾或者限制性詞語,組成偏正結構的標題。閱讀中,我們更要注意通過物件前面的修飾語,結合文章內容仔細揣摩其內在的含義,明確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林斤瀾《春聲和春深》***上海卷***這類的標題則屬於關係命題,閱讀時我們應該從二者關係的角度加以分析、推敲和理解。從而真正讀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例1《雲南看雲》***片段***

  ③雲南的雲給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點是素樸,影響到人的性情,也應當是摯厚而單純。……

  ④近兩個月來本市連續的警報,城中二十萬市民,無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個頸脖昂酸,無一人不看到過幾片天空飄動的浮雲,仰望結果,不過增加了許多人對於財富得失的憂心罷了。就在這麼一個社會這麼一種精神狀態下,盧先生卻來昆明展覽他在雲南的攝影,告給我們雲南法幣以外還有些什麼值得注意。……應當還有一點更深的意義。……出路打算也都是隻顧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這個國家的明天,是不是還有希望可言?我們如真能夠像盧先生那麼靜觀默會天空的雲彩,雲物的美麗景象,也許會慢慢的陶冶我們、啟發我們,改造我們,使我們習慣於向遠景凝眸,不敢墮落,不甘心墮落,我以為這才像是一個藝術家最後的目的。正因為這個民族是在求發展、求生存,戰爭已經三年,戰爭雖敗北,雖死亡萬千人民,犧牲無數財富,可並不氣餒,相信堅持抗戰必然翻身。就為的是這戰爭背後還有個壯嚴偉大的理想,使我們對於憂患之來,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們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們要發展,要生存,還要為後來者設想,……分途並進,異途同歸,抗戰到底!

  【試題】請簡析文中雲南的“雲”的主要特點及象徵意義。

  【參考答案】雲南的“雲”的主要特點素樸、單純。雲南的“雲”的象徵意義:始終堅守一個莊嚴偉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發展統一到國家民族發展的同一目標上:抗戰必勝***抗戰到底***。

  【解析】第一問不難,據第3段第一句話即可得出;第二問象徵意義要根據全文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概括。重點在第四段,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我們在把握文章的寫作物件及物件的特徵,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情感的基礎上,對相關資訊加以整合。

  2、表達作者主觀的感情和態度

  張煒《木車的激情》***浙江卷***、周劼人《寂靜錢鍾書》、張煒《耕作的詩人》***廣東卷***,這些標題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表達感情的詞語,如“激情”“寂寞”,這是是作者對物件的主體特徵內在感情的一種概括,我們要結合文章內容準確理解其含義;而如“耕作”這樣的動詞,也讓我們自然聯想到勞動的踏實、辛苦和苦苦追尋的感情,閱讀時對“耕作”的含義和作者的感情自然也應該全面把握。

  例2《耕作的詩人》***節選***:

  ①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了一幅耕作圖。它長久地吸引了我,讓我想象那個傑出的老人,想象他與土地須叟不可分離的關係。也許這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別。

  ③……他做他們所做的一切,身心與土地緊密結合。這對於他,並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他在它們中間。他可以融化在它們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⑤托爾斯泰……是一個貴族,後來卻越來越離不開土地。於是,他的情感就更為樸實和紮實,精神與身體一樣健康。這就啟示我們:僅僅是為了保持這種健康,一個寫作者也必須投身於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這是不可偏廢的重要工作。而當時另一些寫作者所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將這種日常的勞作與寫作絕然分開。偶有一點勞作,也像貴族對待鄉下的粗糧一樣,帶出一份好奇和喜悅。今天,也恰是這種可惡的姿態阻止我們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廣和更輝煌的藝術世界。我們只能在一些纖弱和虛假的製作中越滑越遠,最後不可救藥。

  ⑥一個人只有被淳樸的勞動完全遮蓋,完全溶解的時候;只有在勞作的間隙,在喘息的時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極大的陌生和驚訝陣陣襲來的時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麼,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發現。這種狀態能夠支援和滋養他飽滿的詩情,給予他真正的創造力和判斷力。舍此,便沒有任何大激動,人的激動。

  【試題】從全文看,作者把托爾斯泰描繪成“耕作的詩人”的意圖是什麼?

  【參考答案】①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的耕作圖長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認為托爾斯泰與土地須叟不可分離的關係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別。②揭示文學創作與體驗生活的關係,批判當下纖弱、虛假、遠離生活的創作風氣。③耕作能給予我們真正的創造力和判斷力。④高度禮讚了托爾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創造精神。對他的寫作態度和方式表示讚美。

  【解析】本文始終圍繞“耕作”二字描寫托爾斯泰的,這兩個字既表現了托爾斯泰的精神,也體現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高度評價,應結合原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作答。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周國平《記住回家的路》***山東卷***、張笑天《上善若水》***江蘇卷***等,是以句子為標題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達或哲理的啟示。理解前者,需聯絡定語“回家”,讀出它的表層和深層含義,能更好地把握其哲理;理解後者,需進一步弄清此“水”的寬泛意義和具體環境,則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認識。

  例3《上善若水》***片段***:

  ⑤都江堰是歷史的遺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與之同時的鄭國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學家考證的遺蹟,而都江堰仍舊生機盎然,滋養著天府之國的子民。難怪道教尊李冰為“妙源清君”,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著兩條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⑨原生態的都江堰乾淨、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澇旱”的科學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駐,從容運轉,成為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眾多後任,總會追蹤李冰的足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疏浚、修繕都江堰。諸葛亮、高儉、盧翊、阿爾泰、丁寶楨……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後人有情。如今,他們就矗立在伏龍觀前堰功道兩側,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

  【試題】請探究都江堰蘊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幾層深意。

  【參考答案】①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②修築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後任可謂上善之人;③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析】多層含義的探究,需要把握住作者寫了哪幾個側面,文章重點的第⑤⑨段中透露出了相關的資訊,結合著作者的寫作目的,我們可以從都江堰本身、建造者以及歷史上為都江堰盡力的人身上概括出相應的層義來。

  4、成為文章的線索和結構思路

  從構思看,寫景狀物的散文如果以寫作物件為標題,這個寫作物件常常就成為了文章的線索,並能夠設定全文的結構思路,如課文《荷塘月色》,作者在月下繞著荷塘而行,圍繞著荷塘和月色展開描寫,其主體內容就是先寫月光下的荷塘,再寫荷塘上的月色,以及荷塘的四周,使文章線索明確,結構清晰。而09高考題中任林舉《嶽樺》***全國卷2***、楚巖《老屋》***天津卷***、楊振聲《書房的窗子》***湖北卷***,不僅點出文章寫作的物件,而且標題同樣具有文章線索的作用,在結構思路上也有著重要作用。

  例4、《書房的窗子》***片段***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書房的窗子。說起窗子,那真是人類穴居之後一點靈機的閃耀才發明了它。它給你清風與明月,它給你晴日與碧空,它給你山光與水色,它給你安安靜靜的坐於窗前,欣賞著宇宙的一切。一句話,它打通與你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雖是到處一樣,而窗子的方向,卻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獨喜歡北窗。那就全是光的問題了。……

  ③……特別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來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從紙窗透進滿室的虛白,便與平時不同,……然後再從容揭開窗簾一看,滿目皓潔,庭前的枝枝都壓垂到地角上了,……

  ⑥以此,我便愛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強,固不必說,就是東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進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隱約,反射而不直接。說到反光,當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麼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帶古老的粉牆,限度地要老到透出點微黃的顏色;假如可能,古牆上生幾片青翠的石斑。這牆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則逼窄,使人心狹;也不要太遠,太遠便不成為窗子屏風;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牆上的光輝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潤澤而淡白,不帶一分逼人的霸氣。這種清光絕不會侵凌你的幽靜,也不會擾亂你的運思。

  【試題】窗子在全文的結構中有什麼作用?試作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條重要線索。②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著主要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後具體形象地描繪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解析】要了解某一物件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可以先看標題、開頭和結尾,再看文章每段的大意。本文以“書房的窗子”為題,自然緊扣窗子展開,而視窗,既是作者視力所及的範圍,又是自己所思所感的起點,文章描述和思索的主要內容都與“窗子”有關。因此,“窗子”***文中是“北窗”***就是“線索”。同時,結構上,作者緊扣此線索,有條有理地展開了寫作的內容,條理清晰。

  ***二***學以致用

  菜花 孫犁

  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貯存下來的大白菜,都近於乾枯了,做飯時,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葉,根部一大塊就放置在那裡。一過清明節,有些菜頭就會鼓脹起來,俗話叫做菜懷胎。

  慢慢把菜幫剝掉,裡面就露出一株連在菜根上的嫩黃菜花,頂上已經佈滿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剷平,放在水盆裡,安置在書案上,是我書房中的一種開春景觀。菜花,亭亭玉立,明麗自然,淡雅清淨。它沒有香味,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異味。色彩單調,因此也就沒有斑駁。平常得很,就是這種黃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見不到這種黃色了。

  今年春天,因為忙於搬家,整理書籍,沒有閒情栽種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孫給我抱來了一個大旱蘿蔔,家鄉叫做燈籠紅。鮮紅可愛,本來想把它雕刻成花籃,撒上小麥種,貯水倒掛,像童年時常做的那樣。也因為雜事纏身,胡亂把它埋在一個花盆裡了。一開春,它竟一枝獨秀,拔出很高的莖子,開了很多的花,還招來不少蜜蜂兒。這也是一種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帶一點紫色,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它的根莖俱在,營養不缺,適於放在院中。正當花開得繁盛之時,被鄰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韻,人的欣賞之情,差不多完全喪失了。

  今年春天風大,清明前後,接連幾天,颳得天昏地暗,廚房裡的光線,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發現桌案下面,堆放著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從菜心那裡長出,而是從橫放的菜根部長出,像一根老木頭長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經開放,耀眼地光明。我高興極了,把菜幫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裡。

  我的案頭,又有一株菜花了。這是天賜之物。

  家鄉有句歌謠: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見到的菜花,不是一株兩株,也不是一畝二畝,是一望無邊的。春陽照拂,春風吹動,蜂群轟鳴,一片金黃。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樣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從延安回到家鄉。經過八年抗日戰爭,父親已經很見衰老。見我回來了,他當然很高興,但也很少和我交談。有一天,他從地裡回來,忽然給我說了一句待對的聯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他說完了,也沒有叫我去對,只是笑了笑。父親做了一輩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戰事期間,照顧一家大小,艱險備嘗。對於自己一生掙來的家產,愛護備至,一點也不願意耗損。那天,是看見地裡的油菜長得好,心裡高興,才對我講起對聯的。我沒有想到這些,對這幅對聯,如何對法,也沒有興趣,就只是聽著,沒有說什麼。當時是應該趁老人高興,和他多談幾句的。

  沒等油菜結籽,父親就因為勞動後受寒,得病逝世了。臨終,告訴我,把一處閒宅院賣給叔父家,好辦理喪事。

  現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園如夢。面對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遠虛無,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悵。

  人的一生,無疑是個大題目。有不少人,竭盡全力,想把它撰寫成一篇巨集偉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寫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頭菜花一樣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為文章的題目。

  1988年5月2日燈下寫訖

  【試題】

  閱讀下面的一篇散文,回答文後1~2題:

  1、作者一共寫了三種菜花,請分別用幾個四字短語概括它們的特點。

  2、本文以“菜花”為題,卻寫到了自己的父親,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絡?

  【參考答案】

  1、白菜菜花:亭亭玉立,明麗自然,淡雅清淨,無香無味,色彩單調,耀眼光明

  蘿蔔菜花:白中帶紫,清冷獨秀

  油菜花:十里花香,蜂群轟鳴,一片金黃

  2、一是父親的油菜田裡開滿了菜花,父親死在油菜尚未結籽之時,故而自然聯想到父親。二是父親如同菜花一般,是個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卻也開出了自己的花,值得兒女尊敬。

  記敘文閱讀中常見題型之一,就是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常常用這樣的形式提問:“為什麼用這樣的標題?”“這樣的標題有什麼好處?”“可否替換一個標題?”學生常常會迷惘,這樣的題目從何下手。其實,這樣的題型是有章可循的,標題無非有這樣幾個作用,通常兩到三個作用組合。我們來看:

  1、標題運用的修辭手法或寫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徵、比喻、一語雙關等。

  例:南京中考題《薔薇幾度花》,運用了象徵的手法,用“薔薇花”象徵了老人淡然、不強求的品質。

  《不要讓***成為你的阻礙》,標題運用的比喻的手法,把小困難比作“***”。

  《那扇門》,標題運用一語雙關的手法,既指生活中的“門”,又指孩子的“心門”。

  2、交代文章的寫作內容。

  例:魯迅《一件小事》,標題交代文章寫作內容——一件小事。

  3、交代文章的寫作物件。

  例:胡適《我的母親》,標題交代文章寫作物件——我的母親。

  4、交代寫作順序。

  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標題交代文章寫作順序——空間順序。

  5、交代文章主題、情感。

  例:聶華芩《親愛的爸爸媽媽》,標題交代文章表達的情感——對爸爸媽媽的熱愛。

  6、設定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例:位夢華《旅鼠之謎》,設定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7、是文章行文的線索。

  例: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文章以花開花落為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