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拍攝影人像擺姿大全

  拍外景由於天然風景寬廣浩大,名勝古蹟的每個細部也並不一定都需要進入畫面,拍攝時應當選拍一些典型的細節或區域性,使之更富有藝術的魅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弱化主體

  我們拍照時總是想著如何突出主體,如何表現主體,而下面的圖片剛好相反。模特置身於這樣的環境,偏偏又穿著顏色相近的衣服,整個畫面渾然一體,但是主體卻依然清晰。所以說,即使主體弱化處理,只要環境簡單,完全不影響表現反而透著一種和諧。

  面具遊戲

  少女的夢總是很奇怪,豐富多變而且古怪離奇。讓現實裡去還原夢裡的故事,帶上面具,回想那種童話世界才有的夢之旅。你拍的是她,卻又不是她!怎麼樣,很有趣吧,要不要試一試。

  特殊環境

  找一個一想不到的環境,拍一次意想不到的人像吧!模特置身水中,是否讓你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事實上,只是很淺的水灘,但是把鏡頭放低,看起來,像是懸浮在水中,很美吧!

  刻意虛焦

  多數時候我們喜歡把鏡頭的焦點對著人的眼睛,但是現在,暫時當你的相機壞掉吧。把人充分當背景,試著去對準其它的小物件,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正俯視

  一般拍美女,大家會比較避開從上到下的俯視,因為會把美女的頭拍的大大的,身體壓縮成奇怪的一團。但是,這樣的角度也很特別,下圖的女孩,無辜睜大的雙眼和紅豔的嘴脣,是否讓你牢牢的記住了她?沒有壞的視角,只有不會利用的攝影師。

  遮擋面部

  拍多了直勾勾看著鏡頭的模特,哪怕眼神再美,也有些看膩了吧。不如嘗試大膽的遮擋臉部,誇張的蝴蝶代替模特充滿鏡頭,是否有幾分童話色彩。

  拍攝背影

  拍人像時,大多時候我們關心的是模特的表情,動作,以及身體姿態,然後被這些因素死死的束縛住了。不如,嘗試一下,拍攝背景吧,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背影,再簡單純粹不過,卻讓人更加觸動。

  搶眼前景

  我們搭配前景的時候,總是要注意比例以及清晰程度是否遮擋了主體,是否影響了畫面。其實想的太多,就容易拍出千篇一律的畫面。下圖的黑貓無疑很“失敗”的遮住了女孩,但是配合整個畫面孤獨略顯詭異的氣氛,卻剛剛好,可以說是點睛之筆。

  倒置構圖

  好吧,即使是直挺挺的看著畫面,其實,她想表達的東西,也未必能夠完全表達出來。所以,玩點花樣,把畫面倒置一下,搭配誇張搞怪的嘴脣塗鴉,彷彿能看到一個叛逆青春的女孩正在表達自己的迷茫和不屑。

  超遠景

  嚴格來說,下圖不算是一副遠景景別的畫面,因為有序的樹木距離鏡頭並不遠,但是畫面中的人物卻遠遠的出現在路的盡頭。這樣一幅特別的圖片,作為人像作品,是不是有幾分難言的幽默和顛覆!

  外景人像攝影用光教程

  由自己選擇焦點

  當你選擇相機的自動對焦選項,讓相機幫你選擇對焦點時,你的拍攝就走上一條缺乏主見的道路。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通常被設計為自動聚焦在距離鏡頭最近的物體上。像我的1DS Mark III,,就會自動選擇群體為對焦點,然後在所有的選擇焦點中,算出一個平均距離作為“最佳焦點”,那完全就是兒戲。所以,拍攝照片時應該自己選擇對焦點,因為你才是自己照片最終的決定者。

  避免陽光直射

  直射光是刺眼的,它容易使你的拍攝物件產生眯眼的情況,並在人臉上產生濃厚的陰影。不在直射光下拍攝,就能避免出現陰影,我一直堅信,只有柔和的光線才能描繪出人物自然的面貌,而適當的曝光加上正確的白平衡就能使你的照片更引人注目。

  在陰天拍攝時要更加小心

  雲層就是大自然的柔光箱,適當厚度的雲層能夠豐富你照片的色彩,並且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線。

  利用反射光

  要學會掌控光線的方向,利用反射光,並嘗試模擬出攝影工作室的燈光效果。把拍攝物件直接置於太陽的正對面並不是一個好主意,除非你想要得到一個利落的剪影。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等雲朵移動到遮蓋住太陽,這種時候往往能夠產生非常明顯的明暗對比效果。

  使用現有的反射光

  例如,你能在在拍攝時利用附近的白色大型車充當現成的反光板,只要它沒有被塗上一層灰白色。***一種能改變照片白平衡的色調。***

  瞭解F16準則

  在你的腦子裡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曝光基準,特別是當你在拍攝現場缺少測光工具時。F16準則講的是在陽光普照的拍攝情況下,把你的相機光圈值調到F16時,快門速度會是目前的ISO感光度的倒數。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相機ISO設定為100,而你的光圈設為F16的話,快門速度應是百分之一秒。在多雲的情況下***或者在陰影下拍攝時***,你只需要用F8的光圈代替就行了。當然假如你有測光表或者灰卡,用以準確的測量曝光那是最好的。***注意:用灰卡測量曝光的程式並不等同於設定自定義白平衡。***

  始終對焦在眼睛上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會發現,任何一張好的人像照片,眼睛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當然,構成一張優秀的人像片的決定因素不僅僅只是眼睛,更重要的是眼睛傳達出來的濃烈感情。所以,當你拍攝時應該讓拍攝物件的眼睛成為照片上最清晰的點。而且,當你用大光圈聚焦在模特的眼睛時,鏡頭會使背景虛化,讓人的面板看起來更加柔和光滑。

  用大光圈來獲得淺景深

  購買大光圈鏡頭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能幫我們在拍攝時獲取淺景深。你可以用F2.8或者F4的大光圈鏡頭來獲得人像拍攝時需要的柔和自然光,而且它能夠自然地虛化背景。

  儘量不要用小於50mm的焦段拍攝人像,使用70mm或更長的焦段

  你也許總會從拍攝物件那裡聽到“為什麼我的臉看起來這麼大?”的抱怨,要知道,任何低於70mm的焦段或多或少都會造成拍攝物件的扭曲變形,雖然在低於50mm前都不會被明顯的察覺。所以,最好不要用小於50mm的焦段來拍攝人像。使用長焦鏡頭的壓縮效果能增加背景虛化的模糊程度,因此,我大部分人像的拍攝都是使用120mm到200mm的焦段。

  用RAW格式拍攝

  我不止一千次說過這句話,我肯定還會說上上萬次。RAW格式是相機的感測器在曝光時記錄的未修改的資料彙編,是照片的原始數碼源。當你用JPEG格式拍攝時,似乎看起來和使用RAW格式沒什麼不同,但你進行影象編輯時,你就會發現用JPEG格式拍攝的影象缺失了很多資料,而RAW格式的影象能允許我們更大程度的對照片進行編輯。你可以回想一下相機白平衡設定錯誤的時候,你要花費眾多精力和時間去嘗試後期調整去除偏色。而這種時候,如果你之前用RAW格式拍攝的話就能輕易地拯救照片,因為它允許你對影象的原始顏色進行修復。

  隨身攜帶灰卡以調整白平衡

  當你開啟Adobe Camera Raw或其他RAW影象編輯軟體時,應用程式總會出現要你選擇自定義白平衡的選項。通常是一個滴管樣式的圖示,你能通過點選影象上你認為正確的中性灰色來調整影象的白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一次拍攝中換了4個場景拍攝了近800張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全是用相機為你設定的自動白平衡拍攝的。800張照片就有800個不同的白平衡數值,這對後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假如你能在每一個場景,按照你的拍攝主題在第一次拍攝時用灰卡設定白平衡,你將會節省許多後期時間。只要你在後期軟體中開啟你最滿意的一張照片,然後用滴管選取白平衡,然後你就能將其餘的照片進行同步白平衡調整,從而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如果你打算更好的利用時間,最聰明的做法是,在拍攝時每隔30分鐘或者隨著光線的變化設定一次白平衡。***

  從家裡帶一張床單和一些夾子

  你們家儲藏室有不用的舊絲質床單麼?去把它找出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購買一張最便宜的白色床單。一張特大號床單就能做成一個既神奇又便宜的柔光罩。床單成為太陽光的柔光罩的方式:把床單的邊緣纏繞夾緊在樹枝或者繩子上,用以過濾太陽直射光,特別是來自拍攝物件正上方的光。***注意床單底部用繩子綁著石塊,以防床單被風吹進你的拍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