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靜物攝影技巧

  手機拍照功能日漸強大的今天,每個人應該都看到過不少手機拍攝的大片,尤其是在風光類目。但是落到自己頭上,總會有很多人覺得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low,沒有bigger,總之和相機拍的無法相提並論。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俯拍是最適合手機拍攝靜物的角度

  由於大多數手機鏡頭都屬於廣角,27-29mm左右的焦段,因此我們在拍攝時,很容易把雜亂的環境囊括進去,畫面就顯得不那麼的精緻。別說是手機,你拿任何廣角的鏡頭來拍攝,都是這樣。簡單來講,如果大家像平時相機拍靜物一樣,在拍攝場景之後立一塊背景板,你會發現你拿手機拍照時,這塊板在畫面中就會顯得超級小,板的上面左邊右邊統統露餡了。

  在俯拍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就變得最小。因為背景是和拍攝物件直接接觸的呀,不會因為廣角的透視而變小。所以大部分的手機靜物攝影達人,都喜歡用俯拍這個角度拍攝。這就是超流行的“flatlay”了,ins上一搜就一大堆一大堆的。俯拍情況下,光影的層次和物體的質感不那麼豐富明顯,但平面構成***物體的分佈和形狀***以及顏色構成則非常的吸引人,於是這也是平面設計師們特別喜歡的拍攝角度。於是flatlay拍攝一定要記得好好構圖哦!

  2. 儘可能靠近物體拍攝,規避雜亂的背景。

  這張照片的背景,我用了一塊1.5米長的五合一反光板的黑色面。然而,取景取那麼近才不會露餡,再離開遠一點的話,反光板的黑色邊緣就會出現了。

  3. 尋找乾淨背景

  如果不想拍大頭照,想稍微多帶一些物體進去拍攝,那就需要一片巨大的拍攝背景,或者一面巨大的乾淨的牆壁。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一張3米寬的背景紙貼牆上。3米寬哦,就是現在圖上顯示的左邊到右邊,再退一點點,兩邊就出了。

  4. 惱人的光圈

  大部分手機拍照的又一大硬傷就是沒有“大光圈”。有的人可能會說,我的手機光圈是2.2或者2.6啊,這並不是個小光圈。然而一旦搭配上廣角鏡頭,這個光圈大小,在大部分時候都產生不了多少虛化的。曾經跟不少同學說過,在lifestyle攝影中,不管拍啥,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景深,都是在1-2cm之內。我們來等效計算一下,比如華為P9正常拍攝模式下,鏡頭等效27mm,光圈等效2.2,當我們距離拍攝物件50cm時,等效景深就是4.37cm。換算成大家拍靜物常用的50定焦鏡頭,這就相當於把光圈開到了f8。這下誰也不會認為f8是大光圈了吧? 很多用單反拍照的人一旦碰過一個大光圈鏡頭後,就會如痴如醉的一直使用大光圈,如果強制抹殺大光圈效果,就不會拍照了...

  好吧,雖然相當多的手機沒有大光圈,但是也有不少專注於拍照的手機加上了這種效果,比如三星的s6,華為的p9。雖然p9的大光圈,不是真的大光圈,是一種計算之後合成的效果***你可以認為是相機幫你做了後期虛化處理***,但有些場景中使用它,看起來還是有那麼點意思的。不過注意別把“大光圈”效果開的太大,最大0.95看起來假的一逼。下面這張我記得是“大光圈”效果之下的4點幾。虛化看起來還是蠻自然的。

  5. 善於使用手機拍攝的“隱藏”功能

  其實現在的智慧手機,拍照時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些不為眾人所知的隱藏功能。比如,iphone拍照時開啟網格線,可以幫我們更好的構圖。拍照時調節曝光的功能大家都有用麼? 鎖定對焦的功能大家都有用到麼?

  昨天拿到華為p9的時候,超開心的發現了這個手機拍照時竟然可以調節快門速度和iso。這種拍攝方式是在pro模式下面。能調節快門速度,意味著高速快門的拍攝***比如水花飛濺啊,撒粉啊等等***,還有低速快門的拍攝***比如光繪呀,車流光軌呀,仙境一般霧氣的水面呀,甚至星空***,都可以拍攝啦。這些拍攝很多人可能用相機都不會拍,現在你用手機就能拍出來,是不是看起來就很牛呢哈哈哈~~~~當然,如果像用iphone的人,我們也有一些app能幫我們實現這種拍攝,比如用slow shutter就可以拍慢速的,高速我倒是不曉得,要是有玩過的同學可以來推薦***。

  下面這張片子,用了p9的pro模式,iso開到了1000,快門速度大概是1/1300s多,所以水花隨便拍。苦惱的是Pro狀態下不能連拍55555~~~

  可能還會有人想問光線。背後亮的白色部分就是窗子,加了塊柔光板,就成了白色背景。正面開了個常亮燈補光***檯燈什麼都成***,但還不是很亮,後期把青檸區域性又調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