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勵志的日誌

  忙於採集的蜜蜂,無暇在人前高談闊論。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誌激勵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真正的強大就是讓自己保持成長

  作者|琢磨先生

  收到很多年輕朋友的留言,諸多困惑,也諸多疑問。在此撰寫一文,權作過來大哥的忠告。

  先說說才華這件事情。我相信人與生俱來,就具備了某一種才華。米開朗基羅說,塑像本來就在石頭裡,我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這個塑像對每個人來說就是你的天賦與才華,而需要去除的是外界的期望和自身的浮躁。這把雕刻的鑿子是時間和反省,若經常反省叩問內心,那麼雕出這個雕像的時間就越短。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把時間用在了尋找各種裝飾品,來粉飾自己以為醜陋的石頭。

  才華就是,你做一件事明顯強於別人,投入其中獲得最大的愉悅感。我曾經以為我兒子沒有任何才華,參加了各種興趣班貌似也沒有開發出什麼天賦,直到有一天幼兒園的老師跟我說:您兒子是不是有些話癆的症狀?我才知道我兒子的天賦在此,話多。他其它方面都不擅長,就擅長說話,所以,他就可以做一名很好的領導。呃~

  既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所以你也沒有必要,恃才傲物。自己名牌大學畢業也好,自己爸爸叫李剛也罷,這些都不是用來顯擺的資本,一個人存在的理由,不是去打敗別人,而是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展示,並享受其中。

  當然,我知道你們都很有才華。所以應該可以讀得懂,我接下來要跟你談另外五件重要的事情。

  1、把時間用在成長上

  成長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讀書、旅行與思考等等,甚至也包括失戀。生活從來不是一條平坦之路,而所有經歷的,都是成長的機會。不管處境如何,積累自己並讓自己成長總是沒錯,或博覽群書思辨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或訓練自己的技能成為專業高手,這些積累會讓你的生命變得有厚度。等到被機會選中那刻,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然後開始一點一點釋放自己的能量。如沒有這個積累,哪怕走運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因為根本沒有可以透支的資本。

  所以工作中不懂的事情就去問,問完了就懂了。英語不好儘管去說,不必在乎語法甚至發音,別人連猜帶蒙明白就好了,時間久了自己水平就上去了。人活著臉皮就要厚點,這也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那你怎麼好意思活著呢?出錯了出醜了一笑而過,有什麼好怕的?當你對這個世界好意思的時候,成長才會與日俱增。

  成長不僅包括主動的學習,還包括挫敗後的反思。而且這個我認為還蠻重要的,在學校老師教的基本上都是如何讓你去成功,卻極少告訴你,如何去面對失敗。

  對待失敗,你即使腸子悔青了它也發生了,抓狂、焦慮、悔恨、尷尬,不管何種情緒,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不必把自己看的那麼重,沒人那麼在乎你的。這麼一想或許就通了,自己認為天大的事,在別人眼中或許根本不值一提,其實放不下的只有自己。發生了,接受。接下來,面對。勇敢面對了,也就成長了。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不是忍辱負重,而是面對所有問題,然後從中學習,而後變得更有力。這就是“每個不能打敗我的事件,都會把我變得更加璀璨”的意思。

  2、守住自己的底線

  你走過的每一步,都會留下痕跡,哪怕別人不以為意,自己也要恪守原則與底線。有人跟我說:我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這樣的人,因為沒有底線,所以什麼事情都會做得出來。甚至,他都可能會去優衣庫拍片子。

  我記得《鐵拳男人》裡的一個場景,主人公詹姆斯家窮困潦倒,兒子從肉店偷了一塊肉給快要餓死的妹妹吃,詹姆斯回家後,把兒子帶回肉店還回去,並且在街上跟兒子說:咱們是很窮,但是不能偷東西。這就是價值觀的底線教育,與其讓孩子變成一個多麼成功的人,不如讓他學習做人最基本的底線,這樣才不會害了孩子。

  做個有底線的人,比如不能犯的錯,就是不能犯,不管多麼的誘惑。不能答應的事情,就是不能答應,不管多麼的糾纏。不能拿的錢,就是不能拿,不管你多麼缺錢,拿了,怕是你再也無法挺起腰板。

  比如對待朋友我的底線有四個:私下聚會聊天酒桌說的話未經同意絕不公開。此所謂君子把歡,信任優先。對方不願意說的事絕不打探,比如隱私。此所謂君子相交,尊重底線。任何情況,不背後落井下石。此所謂君子不見,不論長短。如果決定不再來往,好聚好散,不惡言相向。此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言。

  所以,舉報畢姥爺的那個朋友,換做是我的朋友,早被我打死了,沒有底線。呃,不行,我的底線是不能害人,好吧,早被我畫個圈圈詛咒死了。

  3、處理好與金錢的關係

  我知道,你可能很缺錢,其實這事我告訴你個真相,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缺錢,哪怕他是王思聰。只不過有錢人缺大錢,沒錢人卻小錢,但終歸都缺。那麼如何看待金錢呢,我分享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金錢應該是人生的副產品,而不應該成為主業。比如你從事藝術活動,最終獲得認可得到金錢的回報。比如你從事某種職業,付出勞動得到金錢的回報。金錢成為一種激勵,一種對你付出認可的回報。

  但如果倒過來,把追求金錢當做主業,就會斤斤計較,每天患得患失,最終失去生活所有的樂趣。追逐金錢本身並沒有錯,錯在把追逐金錢當做自己生命的唯一。所以適當的時候,也要給別人發紅包,不要總是默默無聞的低頭搶紅包。

  生命最重要的在於體驗,體驗的越多,意義就越豐富。而金錢的邪惡之處在於,讓你忽略體驗的過程,只關注回報。你還年輕,不要一頭扎到錢眼裡,它雖然很重要,卻絕非你一生的追求,也不該成為你一生的追求。

  4、愛情,並不是生命的唯一

  生活有很多組成部分,比如旅行、讀書、音樂、交友、運動、發呆、發睏、發情……沒必要把愛情當做唯一的選項,否則就會變得敏感脆弱,自己情緒多變的同時,也給對方帶去很大的壓力,最終使得一份輕鬆愉悅的感情,因不堪重負而土崩瓦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始終從生命中找到自己,才不會迷失在愛情中。

  有一份從一而終的愛情,當然是不錯,但這事就像開咖啡店,夢想總是美好的,充滿浪漫與情趣。現實總是殘酷的,經營好的還真不多。

  我曾經看到一個女孩好像失戀了,就發了一條微博:我得不到,我就毀掉。我只有亡夫,沒有前夫。呃,好像要出人命的感覺。

  若你失戀了就記得,人生中的每一步都自有原因,當你回首往事,所有所謂的挫折,失敗,委屈,失戀,疊加起來,把你推到今天這個位置,差一點都不行。過往的,都是最好的安排。而今天所有你經歷的一切,都會把你推到未來的某個幸福時刻。今天面對的,都是通往未來最好的歷練。當你站在山頂回首來時路,就發現每步自有用意。

  5、想到了就去做吧

  你讀了一萬遍《葵花寶典》,你不揮刀自宮還是練不成。你知道一萬條愛情理論,你不去真正愛一個人,你依然不知道其中的甜蜜或者是心酸。人生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不斷向內感悟,一個是不斷向外實踐。實踐脫離了感悟那就成了殭屍;感悟脫離了實踐那就成了植物人。所以,必須要經常植物大戰殭屍。

  呃~

  王陽明老先生說:知行合一。知道不行動,就是不知道。有些年輕人跟我說:萬一失敗了呢?

  那就重新來過唄,反正你才二十歲,最不缺少的,就是時間。

  這世界從來不缺想法,不缺夢想,也不缺計劃,而是缺少行動。計劃了很久早上早起鍛鍊,在被窩裡總可以找到理由放棄。夢想了很久成為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十,在生活中卻總陷入斤斤計較思前顧後只剩下兒女情長。有夢想就去追啊,藏起來又生不出小的。邁出哪怕一小步,對於夢想與現實來說也是一大步。

  比如起床吧,起床這種事情在起床前是無比艱難的,思考著各種起床技術,想著生活如此艱辛,幻想著各種不起床的可能。但只要一咬牙坐起來,各種艱辛立刻成為雲煙,起來了也就起來了。創業、結婚、面試、辭職……大致都是如此過程,發生了,也就發生了。人都是被自己嚇死的,其實只要選擇開始,一切就會順其自然。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二十歲左右年輕人的建議,你知道,我年輕的時候,最大的遺憾,就是沒人跟我講這些……

  :如何在自己的人生勵志片中逆襲

  我們生活的世界,節奏變化太快,應接不暇,措手不及。負能量也隨之增長,每個人都身披盔甲揮舞著刀劍斬斷道路上的荊棘。

  這是一段陌生的旅途,我們手上都沒有明確的地圖,也不知道會去往何處。只能一步步地向前,沒有任何停頓,也不願有後悔的空間。

  我們在各自的夢想裡奮鬥,編寫一部屬於自己的勵志片。但他太遙不可及,我們真的可以完美逆襲嗎?

  人們需要得到肯定,支援。無論是順風期還是低落期。滿足感,這個是我們行走在世間需要即時得到的。只有得到肯定我們才會更有動力去執行,去奮鬥。而這裡我想提的是“延遲性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需要掙扎和鍛鍊才可以習得的能力。此外三項是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首先揭示這種現象的是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他作了一個看似簡單如今非常著名的“棉花糖”測試。感興趣的朋友的可以搜尋後看一下。如何才能延遲滿足感呢?

  1、分散注意力,鍛鍊自律性。

  在這裡推薦各位寫個日誌,心情-時間-事件日誌。

  首先是心情依照興高采烈+3、愉悅快樂+2、感覺不錯+1、平平常常0、感覺欠佳-1、傷心難過-2、焦慮沮喪-3來列明每日的心情。要是你勤勞一些,可以按照三小時記錄一次。連續記錄一個月,將每個心情指數連起來。

  事件,和心情同步。記錄這一天,或者這一段時間內自己在做什麼。最好在勤快一些記錄下當時自己的想法,感受,碰到的問題,自己想的解決方案等。儘可能詳細。

  大約兩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裡,你會體驗到這種記錄的巨大好處,它讓你培養出自我的成就感,對於時間的感覺也更為精確。而這樣的感受會使我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基於這個過程,記錄中也能調整我們對時間,對事件的感覺。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時候,更容易確定目標,執行目標。

  2、克服惰性保持耐心。

  心智開啟從意識可以自律開始,而心智發展的過程就是克服懶惰的過程。

  這個敵人很可怕,就是我們自己。換句話說是“我那無法控制的懶惰”。任何一個新習慣養成都是不容易的,因為這需要理性引導,無用的事情通常帶著有趣,有用的事情通常無趣並難熬。列入看電視和看書。大部分人都愛電視。但是請你認真面對你自己,請理性並自制的去完成每天設定的計劃。

  剛開始不用太多,比如看半個小時的書,慢走兩小時,一步一步的增加;在執行的時候保持耐心。不想等一會,休息下之類想法。

  3、將結果忘卻,學會享受過程。

  學生學習,基本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工作上班,基本任務是完成kpi。

  因為有一個預定目標存在,並且這個目標直接影響到我們自身。急躁,壓力感,再加上點排斥心理。讓“結果”過分誇大化。我們將結果當成一面牆,仰望都看不到的頂端。為什麼要從一開始就給自己這麼大的難題?

  將“結果”打碎,揉成多個小目標放進過程裡。這樣有利於你集中精力做你的事情,即時你暫時沒有達到目標,你也不會洩氣。相反因為你耐心,情緒穩定,關注自己的表現和行為,你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狀態,並且在執行中找到樂趣。

  4、當內心衝動時,暫停一下。

  每個人都有壓抑不住情緒的時候尤其是使用海狗人蔘丸的作用,無論是衝動還是消極。比如這件工作你已經專心忙了幾個小時,這時要不要刷個微博,看看朋友圈。比如你正專心看書,但外面孩子們吵鬧影響到你。那麼,不如暫停一下。

  暫停一下,平復一下心情。你會發現當這股子勁在你不作為情況下,一回就消散乾淨了。然後你再接著努力工作或者換個地方看書。

  如果沒多久,這股勁又上來了。那就別勉強自己。做些別的事情,同時好好想想如何才能避免下次發生。試著找到解決辦法,重新回到你的軌道上來,繼續前進。

  相信你會如勵志片一樣的逆襲,因為一切的逆襲的背後都是腳踏實地走出來的。相信最後你會收穫巨大的幸福滿足。

  :別洩氣找出自己的亮點

  文/範保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許多時候因不能正視而忽略,產生自卑心理,喪失鬥志和信心。我們的眼睛不但要看到別人的成功方面,學習別人的經驗,而且要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要低估自己的創造力,相信自己,才能發揮出更大的能量。

  找出自己的亮點,用智慧點亮人生,讓生活更加理智、豐富、精彩。

  朋友在單位破產後,找了多份工作也不如意,就一直待在家中。為了消磨時間,就迷戀上了釣魚,這一釣整整五年。野河裡釣魚講的是耐心,為了消磨時間,他就把小時候學過的、封存多年的小提琴帶上,一邊拉琴,一邊等待魚兒上鉤。時間長了,他原來基礎就不錯的小提琴拉得更加精湛,那悠揚委婉的琴聲讓許多人駐足聆聽,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一次偶遇,我問起他的近況,他苦笑著搖搖頭說:“等退休啊,四十多歲了,又沒技術,誰要我?”我建議他利用自己的特長搞家教。他看著我驚訝地說:“你別拿我開心了,我哪有什麼特長。“我說:“這個小鎮,文體娛樂方面本身就缺乏,學生放假後沒有什麼去處,而你就有這個優勢,何不辦一個小提琴培訓班,再說你這特長是別人沒有的,關鍵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亮點。”

  後來他真辦起了小提琴培訓班。由於精心輔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許多參加學習的孩子考取了等級證書,最高的達到了八級,他本人也被考級辦和發證學校授予“優秀指導老師”稱號。現在他帶了16名學生,收入也不錯,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同時,他的責任感也越來越強了。他說,不知怎麼的現在感到肩上有擔子了。

  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試驗:平視前方,眼球慢慢往下移動,你看到了臉上有什麼?當然是鼻子,如果你噘起嘴或鼓起腮,同樣會看到它們,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它們突出,因為突出,所以才呈現在你的眼前,這就是亮點。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亮點,遺憾的是自己沒有發現,被忽略了。發現自己的亮點,正確地充分運用自己的亮點是開闢事業的最好方法,也是一條捷徑。大凡成功人士都在盡力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就能少走許多彎路,如果我們都能認識到這一點,找到這一點,用足這一點,那擺在面前的肯定是一條平坦的大道。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