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辨別腎虛

  傳統醫學所講的“腎虛”概念中的“腎”,不僅指解剖學上的腎臟,而且是一個生理作用相當廣泛,與人體生殖、生長髮育、消化、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重要臟器。“腎虛”也就是一寬泛的概念,他包括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那麼呢,下邊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方法如下:

  首先,看症狀,來區分。腎陽虛和腎陰虛可以簡單的以冷熱相區分。

  腎陽虛:有陽虛的臨床表現: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晃白、性-欲減退、陽萎早瀉、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陰虛:有陰虛的臨床表現:如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其次,腎陰虛和腎陽虛有什麼聯絡呢?

  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屬於腎虛,它們有共同的腎虛的普遍的一些症狀,比如腰膝痠軟、體虛乏力、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性-功能減退等等。

  同時腎陰虛和腎陽虛都是因為陰陽失衡而導致,病理相通,腎陽虛是因為陽氣不足而導致,而腎陰虛則是因為腎陰不足而導致,這樣相對應的調理的話也是區分性的補腎陰或腎陽,不妨試試中藥紳撕挺來補腎。

  最後,腎虛是綜合性的,有時候腎虛患者不止只是腎陰不足或者腎陽不足,有可能腎陰和腎陽均不足,這樣的話可能就會呈現陰陽兩虛的情況。

  腎陰陽兩虛有什麼症狀呢?腎陰陽兩虛的表現有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四肢發涼、遺精失眠、多夢、舌紅無苔、脈細數或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虛治療

  一、診斷

  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腎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許多因素都可以導致腎虛,具體來說主要有:1、先天不足;2、情志失調;3、房勞過度;4、久病傷腎;5、年老體衰。臨床上一定要明確診斷,從病因著手,治療和預嚼食或泡服防同時展開,醫學研究表明,如果患有腎虛的患者不及時正確地治療,除腎虛常見的症狀以外極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狀。比如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 “冠心病”等。對於腎虛問題應及早予以治療。

  二、治療

  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腎虛多為積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於求成而用大補之藥進補,而應慢慢調理,調理以枸杞子數粒同食,數月愈。治療的關鍵也在於通經活絡,促進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迴圈,血氧交換飽和度,能加強腰部肌肉,恢復腰部肌肉,周圍韌帶的腰椎保護作用。

  補腎,由於腎有陰虛、陽虛、精虛、氣虛的不同,補腎就有補腎、滋腎陰、益腎氣、填腎精等等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用藥。然而在當前卻有一種錯誤趨向,即保健品中以補虛為主,補虛以補腎為主,補腎又以補腎陽為主,導致補腎壯陽之品被濫用。

  三、注意

  1.過度苦寒、冰涼的食物易傷腎,如苦瓜、豬肉、鵝肉、啤酒進食過多都傷腎。

  2.男性接觸過多的洗滌劑也傷腎,家庭應少用洗滌劑清洗餐具及蔬果,以免洗滌劑殘留物被過多攝入。

  3.適當運動可延緩衰老,但強度不宜太大,應選能力所及的運動專案,以促進血液迴圈,可改善血淤、氣損等情況。散步、慢跑、快步走,或在鵝卵石上赤足適當行走,都會促進血液迴圈,對腎虛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