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創業工作總結

  創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發展的助力,一直以來都深受國家、社會、媒體、高校等社會各界,以及個人的廣泛關注。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一是領導重視,完善創業政策。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多次召開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聯席會,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責任,簽訂貸保協議,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作為促進就業的一項重要措施,並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有效推動了工作的開展。1月29日,我市農民自主創業推進會在海門召開,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蔘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總結、交流了扶持農民自主創業的先進經驗,並參觀、考察了園區、村***組***、企業等創業典型。我們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把扶持失業人員的各項優惠政策延伸覆蓋到農村。同時,提高了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放寬貼息範圍、降低反擔保門檻,擴大服務物件,加大了對我市城鄉創業者的信貸扶持力度。截止2010年3月底,我市小額擔保貸款累計發放2979筆,14219.2萬元。累計直接扶持創業人數3236人,帶動***吸納***就業人數15234人。全市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累計發放1081筆,359.36萬元。

  二是加強宣傳,營造創業環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新聞媒體,對各項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和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進行廣泛宣傳,發放宣傳資料,並在大型招聘會上懸掛橫幅標語進行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指導,儘可能做到讓各項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家喻戶曉。充分發揮社群勞動保障機構作用,摸清本轄區符合發放小額貸款物件的情況。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使失業人員充分了解黨和政府對失業人員創業的關心、支援,同時提高各級各部門對做好小額擔保貸款重要性的認識,有效推進創業就業工作。

  三是開展培訓,提高業務水平。為增強街道、社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創業服務意識,使他們全面掌握創業服務政策及相關的服務內容, 3月7日,我市對10個街道勞動保障服務所負責人及107個社群勞動保障服務站協理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創業指導專家緊扣“創業與就業”的主題,以生動的案例展開,重點講解了創業的重要意義、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小額擔保貸款的辦理物件及程式。通過培訓,為促進全市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實施,提供了服務保障。

  四是建立基地,加強規範管理。為幫助創業者提高創業技能,拓寬創業視野,積累創業經驗,提升創業成功率,我市擬對20家創業實習基地進行規範管理。根據《南通市市區創業實習基地認定管理試行辦法》***通勞社就[2010]30號***檔案精神,3月11日,我市舉行了南通市創業實習基地授牌儀式。南通市日月談大酒樓等20家首批創業實習基地參加了此次授牌儀式。以政策促創業,以創業促就業,更好地為失業人員提供了創業環境條件及資金支援。

  五是加強創業專家援助力度。今年,我市為充分發揮創業專家志願團的作用,對“南通市創業指導專家志願服務團”的成員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充實了創業指導專家隊伍,為失業人員提供免費的創業指導。

  在組織建設方面,我們根據部門的建設目的和工作性質制定了《創業就業部工作章程》,創業就業部下設三個分組:就業指導組,宣傳祕書組,愛心基金會。三個部門工作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就業指導組主要負責綜合測評的填寫,協助老師完成畢業生就業協議錄入工作,收集相關企業的招聘資訊等工作。宣傳祕書組主要職責是策劃宣傳創業就業相關活動和講座,構思並製作企業招聘海報。愛心基金會負責愛心募捐活動。為了更好的配合團學聯工作,我們還制定了部門幹事值班制度,安排部門幹事在空課的時候在就業辦公室值班,不但可以使協助老師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也給同學們一個很好的鍛鍊能力的機會。為了保證愛心及基金會良好的執行,我們制定了《愛心基金會工作規章制度》,明確了愛心基金會的工作目的和基金籌集和使用辦法。總體制度的建設時在以往學生會工作中選擇繼承,原則創新中完成的。

  工作學習方面,我們沒有任何經驗,部門創立前期,我們每週開一次例會,策劃,討論部門的活動開展。除了既定的部門值班以外,我們還組織同學們參加學院企業招聘會佈置工作。在保證會場秩序的同時培養大一新生的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他們感受就業現狀,培養就業意識。2010年11月,在團學聯的指導下,我們組織創業就業部同學參加肖克勤教授的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策劃組織了“規劃未來 成就夢想” 職業生涯規劃團日活動。本學期,配合學校校風深化年,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創業、擇業、就業能力。我們精心策劃了此次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本項大賽收到了廣大同學的關注,我們共收到了參賽作品100餘份,這一百名同學也將自己在製作職業生涯設計書的體會與同學們分享,幫助更多的同學參加了本項大賽中。目前本項大賽已進入了最後的評審階段,希望這次活動能夠能夠更好地幫助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成才觀,確立正確的奮鬥目標。此外,在畢業生即將返校之際,我們初步策劃了機材學院首屆畢業生創業就業沙龍。旨在更好的幫助同學們樹立良好的創業就業意識,提前做出合理大學生活計劃和職業規劃。

  在工作期間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專業前景感到迷茫,雖然在 開學初期我們都有老師進行專業講解,但是隨著學習生活的展開,我們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迷惑,此時專業講解已經不足夠使我們明確職業目標,同學們希望瞭解到更加詳細的就業情況,這樣的狀況在焊接班和包裝班表現的尤為突出,

  這兩個專業就都是我院建設時間較短的專業,不僅是學生,很多老師也對這些裝專業的就業方向感到迷茫,專業的邊緣化和就業的廣泛性並不能給處在就業壓力超大的社會中的大專生更多的信心。但是一份資料清晰,資料完整的往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在此時會讓幫助同學們更快的確立職業目標,所以我們設想是否可以在以後的就業資訊統計的內容中增加一項內容:工資狀況。幫助我們及時調整就業心態,明確學習目標。

  九個月的時間不長也不短,我體會到更多的是,學生科老師可貴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我們有過迷茫,有過失落,在打擊中不斷成長,學生會的工作並不總如想象中那樣完美,但我們始終堅信,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在我們每一位辛勤的老師幫助下,在學院領導的指導關懷下,創業就業部每一位成員都會 繼續堅定理想與信念,再接再厲,將就業部打造成團結一心、和諧進步的學習型團隊,牢記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宗旨,營造“競知向學”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把創業就業部打造成機材學院乃至九江學院特色部門而努力。

  篇二

  一、構築平臺,建立完善創業服務體系

  ***一***公共創業服務體系實現“四級貫通”。加強各級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確保推進創業促進就業戰略有支撐、有依託。xx年,全市所有街道、鄉鎮和居委會勞動保障平臺全部實現“六到位”;xx年起,我市堅持將服務網路延伸到村,所有行政村全部聘請了村級勞動保障協管員;xx年起,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開始村級勞動保障服務機構建設,海陵等市***區***村級勞動保障“六到位”平臺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依託全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分別增掛“創業指導服務中心”、“農民創業服務指導中心***站***”牌子,明確或增設專人從事創業服務工作,建立公共創業服務隊伍,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四級公共創業服務體系,並普遍推行創業指導、資訊服務、專案推介、技術培訓、創業實習、資金扶持、創業孵化、開業指導、政策落實和跟蹤服務“十位一體”的服務制度。

  ***二***公共創業服務場所實現“一站服務”。引入“超市化”的選購模式和快速反應機制,在全市建立7家創業服務超市,建立“一站式”公共創業服務場所,並拓展“創業服務超市”服務功能,逐步向重點中心鄉鎮延伸。“創業服務超市”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定期的服務時間和豐富的服務內容,開闢有培訓報名服務、創業專案推介、創業專家指導、政策扶持服務、法律法規援助、創業典型展示、創業互助服務、招聘求職服務等功能區域,並細分為多個服務專案。勞動保障、財政、工商、地稅、金融、物價等職能部門派出專人進駐“超市”,為創業者提供各種諮詢、指導、辦理服務。對能夠在“超市”辦理和辦結的事項,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次告知辦結制,努力實現“相關部門集中服務、各項優惠集中辦理”的服務目標。

  ***三***相關創業服務載體實現“有益補充”。 成立以勞動保障、物價、工商、地稅、金融、財政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家、學者以及創業成功人士為成員的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對免費推介的創業專案進行“一對一”跟蹤服務,指導創業者制定、修改、完善創業計劃,協調解決其在創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提高創業成功率。成立泰州市創業者協會,下轄四個市成立泰州市創業者協會分會,組織開展會員培訓和經驗交流;引導會員自願聯合申請註冊成立經濟實體,並在專案、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強有力支援;組織會員到浙江、上海、蘇南等個體私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參觀考察和市場調研,瞭解市場資訊,學習先進經驗,增強創業信心,調優創業方向,將創業者協會做成為培訓、交流、發展的大平臺。

  二、豐富內涵,切實提高創業服務實效

  ***一***在培訓服務上抓跟蹤。全面實施創業培訓進社群、進鄉鎮、進校園“三進計劃”,採取集中培訓與送教下鄉相結合的形式,充分發揮省、市創業培訓基地的資源優勢,將培訓學員集中到基地,形成“基層送苗子,政府搭臺子,專家出點子,財政拿票子”的創業培訓格局;對偏遠地區的培訓人員,選派省、市級創業培訓基地教師送教下鄉,就近就地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輔導;將創業培訓開進高校,在全市各高等院校開設創業培訓選修課,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創辦微小企業的有效步驟和科學方法,切實增強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建立創業培訓學員跟蹤聯絡卡,建立完善創業培訓全程服務制度,對培訓學員做到“每月一走訪、每季一回訪”,在聯絡卡上認真做好相關記載,集中推廣創業培訓學員成功經驗,組織開展疑難問題集中會診,切實提高創業成功率。

  ***二***在專案服務上抓對接。不斷完善創業專案資源庫,重點做好創業專案的開發徵集、調研論證、宣傳推介和跟蹤扶持工作,突出創業專案的本土化、好培訓、易啟動、快見效的特點,樹立“創業專案不在多少、創業專案落實多少”的思想,充分發揮創業者協會、專家志願指導團和創業諮詢服務機構的專案指導作用,實行“一對一”、“一盯一”的跟蹤服務,實現“開發一個、成熟一個、成功一個”的目標。依託創業服務超市平臺,每月集中開展一次創業專案推介會,組織專案策劃人參加現場推介,與有意創業的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商洽合作方式;對被創業人員選中能平穩實施二個月以上、效益較好的創業專案,給予專案策劃人物質獎勵。目前創業專案庫共徵集入選專案220個,今年已有涉及商貿經營、鑄造、建材、小提琴製作、物流等32個創業專案落地生根,新增創業520人,帶動就業5600人。

  ***三***在孵化服務上抓配套。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泰州市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創業者提供生產經營場地支援、政策扶持和綜合配套服務。進一步明確了孵化基地是指經確認的可為創業者提供管理經營所需場地以及免費提供創業指導、融資服務、管理諮詢、人才培訓、技術創新、事務代理、法律援助等各項服務的實體。採取政府出資、民間資本投資、社會資本入股等多種形式,建設了一批再就業一條街、返鄉創業園、科技創業園、生態農業園和特色專業市場等創業孵化基地,今年共新增創業孵化基地20家,並積極落實租金補貼、稅費減免、貼息貸款、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專案引導、對接培訓、創業孵化等綜合服務機制,吸引創業者“入孵”,提高“孵出”成功率。去年以來,全市先後有1365人進入基地孵化成長,其中90%的創業者孵化成功。

  三、落實舉措,大力開展創業服務活動

  ***一***組織開展宣傳服務系列活動。每年集中開展一次 “創業宣傳月”活動,送政策到創業者身邊,在全市範圍內確定了1000名創業人員,重點聯絡,重點走訪,重點幫扶;將創業扶持政策和創業典型事蹟覆蓋到街道***鄉鎮***、社群***村***,分別設立創業政策宣傳欄,在宣傳欄內張貼創業扶持政策,讓有創業能力和創業願望的勞動者瞭解政策,熟悉政策;充分利用電視臺、電臺、報刊、網路等新聞傳媒,廣泛開展政策解析、專題訪談等宣傳活動;邀請“江蘇省十大傑出創業明星”、“泰州市十佳自主創業、返鄉創業先進個人”,組成陣容強大的創業明星事蹟演講團,在全市範圍巡迴演講,激發創業熱情,鼓舞創業士氣。

  ***三***組織開展創業交流系列活動。大力開展“創業廣場”、“創業論壇”、“創業觀摩”等系列活動,定期開展創業培訓成果展示、創業專案推介、創業諮詢、創業成功人士傳經送寶等交流活動。引導創業人員正確認識創業、正確面對創業、走穩創業之路,大力弘揚自主創業、艱苦創業、勵志創業的時代精神,為創業者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建立小額擔保貸款資訊交流機制,密切勞動保障、擔保機構、各經辦銀行和社群的協調合作,做好政策宣傳、貸款受理、貸後跟蹤等工作,及時組織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人員參加創業培訓,以培促貸,以貸促培,主動上門瞭解創業專案運作情況,及時為創業者排憂解難,不斷強化貸後扶持,提高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扶持效應。

  在推進創業服務的工作實踐中,我市進行了一些探索,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部裡的工作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業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發揮公共創業服務平臺與社會化創業服務機構相互補充作用。二是公共創業服務水平還不夠專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創業服務隊伍能力建設。三是創業服務資源的利用率還不夠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創業專案的推介成功率和創業孵化基地的入孵率。我們將以本次專題研討會為契機,深入推進創業服務各項工作,切實加強各級“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建設,努力提高專業化創業服務水平;不斷拓展“創業服務超市”服務功能,加快向重點中心鄉鎮延伸步伐;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化創業服務機構投入創業服務,對扶持成功創業的服務機構給予適當創業補貼;建立創業資訊服務網路和資訊釋出機制,優化創業服務公共網站和創業專案共享資源庫;新增一批創業孵化基地並推薦創業者入孵實踐,集中開展孵化基地訂單式創業培訓和專家、中介機構跟蹤扶持,將我市創業服務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