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癌是怎麼形成的

  鼻癌是發生在鼻子、咽喉的腫瘤病變,常見臨床症狀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複視及頭痛等,你對鼻癌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鼻癌的相關知識。

  

  鼻癌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來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表明以下因素與鼻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遺傳因素

  ***1***家族聚集現象:許多鼻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發生傾向。。

  ***2***種族易感性:鼻癌主要見於黃種人,少見於白種人;發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處***或僑居國外***,其後裔仍有較高的發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癌主要發生於我國南方五省,即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佔當地頭頸部惡性腫瘤的首位。東南亞國家也是高發區。

  ***4***易感基因:近年來,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鼻癌腫瘤細胞發生染色體變化的主要是1、3、11、12 和17號染色體在鼻癌腫瘤細胞中發現多染色體雜合性缺失區***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腫瘤抑癌基因的變異

  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從非洲兒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檢組織中建立了一株可以傳代的淋巴母細胞株。電鏡下可見皰疹型病毒顆粒。由於它具有與皰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員不同的特性。故命名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從鼻癌組織中可分離出帶病毒的類淋巴母細胞株。少數在電鏡下可見病毒顆粒。免疫學和生物化學研究證實EB病毒與鼻癌關係密切。EB病毒抗體滴度的動態變化和監測,可以作為臨床診斷、估計預後和隨訪監控的指標。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狀病毒等,也被認為參與了鼻癌的發生發展過程。

  環境因素

  有報告顯示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其鼻癌死亡率隨遺傳代數逐漸下降。反之,生於東南亞的白種人,其患鼻癌的危險性卻有所提高。提示環境因素可能在鼻癌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省鼻癌高發區內的嬰兒,在斷奶後首先接觸的食物中便有鹹魚。另外,魚乾、廣東臘味也與鼻癌發病率有關。這些食品在醃製過程中均有亞硝胺前體物亞硝酸鹽。人的胃液pH值在1~3時亞硝酸或硝酸鹽***需經細胞還原成亞硝酸鹽***可與細胞中的仲胺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些物質有較強的致癌作用。某些微量元素,如鎳等在環境中含量超標,也有可能誘發鼻癌。

  鼻癌症狀

  由於鼻咽位置隱蔽,檢查不易,同時鼻癌的早期症狀比較複雜,缺乏特徵,故容易被人忽視,延誤診斷和治療,所以必須提高警惕性。一般情況下,早期鼻癌有以下四種表現,早期常見症狀有:

  1、出血:主要是吸鼻後韌中帶血,或鼻出帶血鼻涕。開始常為少量血絲,容易被忽視,及至出血量較多時,往往病變已入中、晚期。

  2、頭痛:早期就有頭痛,而且多偏向一側,呈間歇性;晚期則出現持續性劇烈頭痛,容易誤認為神經性偏頭痛。

  3、頸部淋巴結腫大:一側或雙側頸部出現腫塊,無能,質較硬,活動度差,常易誤認為淋巴結核或淋巴結炎。

  4、其他症狀:除表現上述某一個或所有症狀外,還可出現鼻塞、耳閉、耳鳴、而部麻木、複視、臉下垂等症狀。

  5、晚期鼻癌易向顱內侵犯及骨、肝、肺等遠處轉移。

  鼻癌也可有耳悶塞症狀,但一般不為患者所重視。這是因為鼻癌的惡性程度高,淋巴轉移早,發生位置隱匿,區域性症狀如鼻涕帶血、鼻塞等出現較晚,其中有半數以上的病例在早期時僅表現為鼻外徵候,而耳悶塞感不容易被發現。所以,鼻癌的早期漏診、誤診率較高。在鼻癌高發區,40~60歲的中老年人特別是男性中老年人,一旦出現耳、頸、頭部以及鼻腔感覺異常並長久不愈者,應及時檢查就診。

  鼻癌的預防措施

  1.注意氣候變化,預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衛生,避免病毒感染。

  2.儘量避免有害煙霧吸人,如煤油燈氣,殺蟲氣霧劑等,並積極戒菸、戒酒。

  3.有鼻咽疾病應及早就醫診治,如發現鼻涕帶血或吸鼻後口中吐出帶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頸部淋巴結腫大、中耳積液等應及時作詳細的鼻咽部的檢查。

  生活調理。

  患了鼻癌應避免體力上的過勞:如重體力勞動,熬夜,過度的體育鍛煉等,均可使機體的內環境失衡,抵抗力下降,促使癌症復發或轉移。治療其間應注意區域性衛生,每日數次漱口,必要時行鼻咽腔沖洗。一年內避免拔牙。

  飲食調理。

  飲食宜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鹹魚、鹹菜、燻肉、臘味等含有亞硝胺的食物,不宜辛燥刺激食品、不宜過量飲酒。尤其鼻癌放化療期間的患者,常出現口燥咽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中醫認為此為氣陰虛損、熱毒熾盛,更應避免辛燥熱毒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應選用容易消化、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食物。

  常吃鹹魚易致鼻癌。

  據科學分析,爛鹹魚是一種直接引起癌症的食品,尤其容易導致鼻癌。中國南方各地十五至四十歲的人群中,患鼻癌者比較多。

  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的與會者在一次會議期間明確提出,鹹魚和鼻癌有很大關係。香港生物化學家從鹹魚裡分離出亞硝胺成分。而據現代科學研究,亞硝胺已被證明是嚴重的致癌物,爛鹹魚中的致癌物亞硝胺是在用鹽醃製晒乾的過程以前或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如果常吃這種爛鹹魚,容易患鼻癌及其它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