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頻率多少才正常

  患者出現了心臟的問題嚴重的威脅到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患者就應該注意及時的採取相應的治療來保證身體的健康。那麼,心跳多少正常?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心跳的正常範圍

  人一生中心臟大約要跳25億至30億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有助於延長壽命。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國外一項研究對年齡在35~84歲的人群進行了26年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心跳次數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趨勢,男性人群尤為明顯,當然心率過慢也不利健康。

  心跳過慢的危害

  長期心率過慢,由於心臟“泵”出的血不夠,導致人體缺氧缺血,出現代償性心室加快運動來供血,心室運動過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嚴重者可能導致猝死,甚至死於睡夢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脈搏少於50次,應去醫院做詳細檢查,查詢原因,如果是病理性的,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心跳過慢的飲食

  心臟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帶有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液輸送到全身,所以如果心跳過於緩慢的話,每分鐘的輸血量就會減少了,會使人有缺氧,疲倦,嗜睡,嚴重的甚至會有昏厥的情況出現。如果想要緩解心跳過慢的情況,這你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益心養氣的食物,比如紅棗,人蔘,蓮子,都是很好的,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平時還要注意飲食,不要過飢過飽,不要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容易造成血液粘稠。

  心跳異常原因

  心臟跳動不規律,醫學上稱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好多種,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纖顫,心房撲動等等。上了年紀的人,出現心跳不規律,往往與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減退有關。心臟的規律跳動,是由心臟的竇房結、房室結和傳導束組成的節律傳導系統控制的,有多種原因,包括心肌缺血,心房擴大,異位節律點以及節律傳導系統本身的毛病都可能引起心跳不規律。

  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可發生在竇性或異位性***如心房顫動***心律的基礎上.可偶發或頻發,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過早搏動.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和室性四種.早搏可見於正常人,或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常見於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

  心跳過快時的應急護理

  屏氣法:讓病人深吸一口氣後屏氣,同時將聲門緊閉,再作竭力的呼氣動作,使胸腔內壓力增加,直至不能堅持為止。

  誘發嘔吐:用筷子或乾淨的手指刺激咽喉部,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減慢。

  壓迫頸動脈竇:用手指在頸部大約與甲狀軟骨上緣同水平處摸到搏動最明顯的部位,以食指、中指、無名指3個手指向頸椎按壓***最好以按摩為主***,每次時間不超過5-10分鐘,如果沒有效果,隔幾秒鐘後可再按摩,這樣可使頸動脈血流停頓不至於過長,但在按壓時不準兩側同時壓迫***千萬要記住這一點***,否則有使心跳突然停搏的危險。應同時聽心跳,或數脈搏,如果一旦心跳減慢,應立即停止按壓。

  壓迫眼球:以手指壓迫一側或兩側眼球約10秒鐘,待心跳有暫停現象時,應慢慢減壓。在壓迫眼球時,避免用力過猛。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視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眼內壓力更加增高或發生視網膜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