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便祕吃什麼藥好

  便祕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等。那麼便祕吃什麼藥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治療便祕的藥物

  1、容積性瀉藥也稱為瀉鹽,因其不被腸壁吸收而又溶於水,故能在腸中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的容量增加,起到導瀉作用。該類瀉藥的主要代表藥是硫酸鎂。但由於它不能使結腸張力增加,所以不宜用於那些腸道運動遲緩的病人。

  2、刺激性瀉藥作用快,效力強,藥物或者其代謝的產物可對腸壁產生刺激作用,使腸蠕動增加。該類藥主要有:果導、蓖麻油、大黃、番瀉葉等。但要注意,此類藥因為刺激腸黏膜和腸壁神經叢,並可能引起大腸肌無力,形成藥物依賴,因而主要用於大便嵌頓和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長期應用。

  3、潤滑性瀉藥又稱大便軟化劑,此類藥物的主要功能是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大便易於排出,如液體石蠟等。這類藥主要的缺點是口感差,作用弱,長期應用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

  4、滲透性緩瀉藥,如乳果糖,它不被人體吸收,通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在結腸起作用。尤其適宜於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術後便祕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類藥的主要缺點是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腹脹等不適感。

  5、腸動力藥是通過加強腸肌張力來發揮作用,但常需要與其他藥聯合使用。

  便祕的原因

  便祕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

  1.器質性

  ***1***腸管器質性病變 腫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腔狹窄或梗阻。

  ***2***直腸、肛門病變 直腸內脫垂、痔瘡、直腸前膨出、恥骨直腸肌肥厚、恥直分離、盆底病等。

  ***3***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疾病等。

  ***4***系統性疾病 硬皮病、紅斑狼瘡等。

  ***5***神經系統疾病 中樞性腦部疾患、腦卒中、多發硬化、脊髓損傷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等。

  ***6***腸管平滑肌或神經源性病變。

  ***7***結腸神經肌肉病變 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巨直腸等。

  ***8***神經心理障礙。

  ***9***藥物性因素 鐵劑、阿片類藥、抗抑鬱藥、抗帕金森病藥、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以及抗組胺藥等。

  2.功能性

  功能性便祕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1***進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工作性質和時間變化、精神因素等干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

  ***3***結腸運動功能紊亂所致,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徵,系由結腸及乙狀結腸痙攣引起,除便祕外同時具有腹痛或腹脹,部分病人可表現為便祕與腹瀉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難於將糞便排出體外。

  ***5***濫用瀉藥,形成藥物依賴,造成便祕。

  ***6***老年體弱、活動過少、腸痙攣導致排便困難,或由於結腸冗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