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痛的原因

  小兒突然腹痛是經常見到的情況。引起急性腹痛的常見病有多種,它們起病急、進展快。為什麼會小兒腹痛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1. 蛔蟲症。此病患兒多有進食不講衛生的習慣,飯前便後不洗手,生吃水果沖洗不夠甚至不洗,表現為平時雖吃飯正常但仍很消瘦。當環境改變或小兒發燒、腹瀉、飢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為重。常伴有嘔吐,甚至可吐出蛔蟲。有時能自行緩解,腹痛消失,小兒顯得疲憊。完全恢復後照常玩耍。每次疼痛發作數分鐘,這種疼痛可能不是每天發作,也可每天發作數次。給適當的驅蟲藥物如驅蟲淨,按2.5-3毫克 /千克體重給藥,最大最不超過150毫克/次,睡前一次頓服;或腸早清,按說明服藥。當出現便祕或不排便、腹脹、腹部摸到條索狀包塊時,可能發生了蛔蟲性腸梗阻,則應到醫院進行輸液及灌腸等驅蟲治療。

  2. 急性闌尾炎。小兒各年齡均可以得此病,而且比較常見。起病較急,腹痛以右下腹為重,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常伴有噁心及嘔吐,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此時需到醫院進行治療,因小兒闌尾炎的發展較快,時間稍長有闌尾穿孔造成化膿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兒生命。

  3. 腸套疊。腸套疊多發生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其病變所在為腸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鄰近的一部分腸腔內,所以腹痛時可以在腹部觸到一固定性包塊,壓痛明顯,腹痛發作後不久就會嘔吐,尤以在發病後2-12小時出現暗紅色果醬樣大便為特徵,有時呈深紅色血水樣大便。如能早期發現,到醫院進行充氣復位,則可免除因套入部分的腸管受壓時間過久缺血、發生壞死而必須採取的手術治療。

  4. 嵌頓疝。小兒疝氣以臍疝和腹股溝疝為多見。臍疝發生嵌頓的機會很少,多數由於腹股溝疝發生嵌頓造成了腹痛。這樣的小兒在發病前都有可復性疝氣存在,即在小兒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平臥時消失,即使不消失還可用手慢慢還納。一旦不能送還,腫物不消失且出現腹痛,孩子陣發性哭鬧,腹脹和嘔吐,時間長了腫物表面面板腫脹、發熱,壓痛明顯,則無疑是發生了嵌頓疝,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5. 腸痙攣。腸痙攣是由於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為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其發生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餵乳過多等等。本病屬於單純的功能性變化,為非器質性病損,故預後較好,多數可自愈。表現為健康小兒突然發生陣發性腹痛,每次發作數分鐘至十分鐘,時痛時止,反覆發作,腹痛可輕可重,嚴重的持久哭叫、翻滾,肚子稍硬,間歇時全腹柔軟,可伴有嘔吐,吐後精神尚好。若給口服適量的顛茄酊,0.03-0.06毫升/ 次,則能很快緩解。

  6. 細菌性痢疾。本病以夏秋兩季多發。常起病急驟,先有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前常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嚕”聲增多,但腹脹不明顯。病兒脫水嚴重,面板彈性差,全身乏力,應以送至醫院治療為宜。

  7.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狀。首先表現為面板紫癜,面積大小不等,表面紫紅色,壓之不退色,多分佈於四肢和臀部,以踝、膝關節處明顯。在此基礎上出現腹部陣發性劇烈絞痛,以臍周或下腹部明顯,有壓痛但肚子軟。可伴有腹瀉及輕重不等的便血,大便為黑色或紅色。它是由於腸管內壁出血、水腫造成的。有的小兒還可伴有關節腫痛,甚至血尿等情況。這樣的孩子應臥床休息,限制硬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多以中醫中藥進行對症治療,達到祛邪固本的作用。重者尚需激素治療。本病一般預後良好,輕症1周、重症4-8周便可痊癒。

  如何看小兒腹痛?

  一.從年齡看腹痛

  不同年齡的小兒的腹痛,其好發疾病亦各異。對於3歲以下尤其小嬰兒而言,其語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僅用哭吵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好向醫生介紹便於診斷。這一階段多見腸套疊、小嬰兒腸絞痛、嵌頓性疝以及腸道感染。

  腸套疊

  對於嬰幼兒尤其2歲以下的陣發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續約10-15分鐘,間隔15分鐘至一兩個小時,可伴嘔吐以及排暗紅色或者果醬色大便,一定要當心,可能是腸套疊。嬰兒腸絞痛

  多見於生後早期,多在4個月後緩解,原因不清楚。

  嵌頓疝

  在嬰幼兒中也能見到,一般這樣的小兒有疝氣的病史,一定要告訴醫生,家長還當注意疝面板的顏色改變。

  嬰兒腸脹氣

  表現為嬰兒突然大聲啼哭,腹部膨脹,兩拳緊捏,兩腿間及腹部蜷曲。多見於一歲內的小嬰兒,因過食奶類、糖類或腹內吞人了大量氣體產生腹脹而導致腹痛。

  特別提醒

  這一階段的孩子在護理上,儘量少讓嬰兒空吸奶嘴,不要在配方奶粉中加糖,對莫名的嬰兒哭吵應當去醫院。此外小兒夜啼,一到夜晚就不睡覺而哭吵,反覆發作,可能與維生素D缺乏、內臟神經發育未成熟有關的。

  二.從疼痛特點看腹痛:

  陣發性疼痛或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區域性喜按或熱敷後腹痛減輕者,常為胃、腸、膽管等空腔臟器的痙攣;

  持續腹痛——加劇多見於胃腸穿孔;持續性鈍痛,改變體位時加劇、拒按,常為腹腔臟器炎症、包膜牽張,腫瘤以及腹膜髒層受到刺激所致。

  隱痛——多見於消化性潰瘍。

  急性腹痛——不能耐受伴有其他症狀如嘔吐,便血,面色蒼白,意識改變,可能是急腹症如腸套疊、腸梗阻、腸穿孔、過敏性紫癜、胃腸的扭轉、胰腺炎等。這時候就不要輕易使用鎮痛藥,不但掩蓋病情,而且加重病情使之惡化。也不要熱敷和揉腹部了,應當立即禁食禁水而迅速去醫院接受治療。

  慢性反覆發作的腹痛——多呈隱痛能忍受,可伴隨植物神經症狀如面色蒼白,心率加快等,多見於再發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鉛中毒、鐮狀細胞性貧血、腹型偏頭痛、腹型癲癇、腸激惹綜合徵、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對於功能性病變如腸激惹綜合徵、功能性消化不良,這樣的兒童應當養成按時排便和規律進食的習慣。

  再發性腹痛——疼痛是痙攣性或絞痛性的,多在臍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週、每月發作,或數月發作一次,每次發作不超過1-3小時,可自行緩解;發作以晨起、下午3—4點時比較多見,常於空腹或進餐時突然加重。再發性腹痛 90%是功能性的,與生長過快導致的鈣缺乏、植物神經失調,內臟感覺高度敏感,胃腸動力功能失調,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擊、焦慮、憂鬱症、學校恐怖症等有關。

  特別提醒

  1.發病急驟或陣發性加劇者常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闌尾炎、絞窄性腸梗阻、胃腸道穿孔、腸套疊及腹股溝疝嵌頓等。發病緩慢而疼痛持續者常為內科性疾病,如腸蛔蟲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時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這是因為疾病在不同階段其性質發生變化所致,如潰瘍病原屬慢性腹痛,在合併穿孔時即為急腹症。所以對那些原來有慢性腹痛的孩子,如果腹痛轉為持續性或突然劇痛的話,應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2.腹部器質性病變的疼痛特點為:①持續性絞痛,陣發性加劇;②區域性壓痛明顯;③有腹肌緊張;④腸鳴音異常;腹部功能性病變的疼痛特點為:①發作性鈍痛,反覆發作;②區域性壓痛不明顯;③腹部柔軟;④腸鳴音無改變。

  3.如果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類、魚蝦等食物後發生,一般為過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給小兒食用這類食物,腹痛就會好轉。避免暴飲暴食,或者過食冷飲,也可減少小兒腹痛。

  4.有一種腹型癲癇引起的腹痛,會突然發作,突然自愈。腹痛消失後,小兒精神及體力上均無異常。這種型別的腹痛,需要到醫院做腦電圖才能確診。

  三.從大便性狀看腹痛

  小兒的腹痛一定要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有無大便,沒大便幾天了和孩子的進食情況。

  1.幾天無大便伴腹脹者,可能是腸梗阻。

  2.便膿血尤其在夏秋季節當注意是痢疾、出血性大腸桿菌性腸炎、麥克爾憩室炎等。

  3.大便呈蛋花湯樣或者水樣便,伴嘔吐,尤其秋冬季節,多是輪狀病毒性腸炎。這種疾病多見於幼兒可能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家長當注意給孩子多喝水。

  4.如果有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應當注意不完全性巨結腸症和腸激惹綜合徵,這種便祕可以用開塞露以通便。此外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喝碳酸飲料。

  特別提醒

  對於新換種類或者剛開始喝的奶製品,有可能發生過敏,常表現腹痛後發生腹瀉。這樣的話,家長就應當換回原來牌子的奶製品,或者用少過敏的奶製品,小嬰兒不要吃純牛奶。一般而言孩子不要時常更換奶製品的品牌,一來孩子可能會因為口味不適應而導致不喝奶,二來有可能發生過敏。

  四.從腹部體徵看腹痛

  家長可以適當地掌握怎樣檢查孩子腹部的體徵。一般的方法是:家長讓孩子仰面躺在床上,下肢彎起來,家長一邊與孩子交談,一邊用溫暖的手指平貼在孩子的腹壁上,手指輕彎曲感覺孩子腹壁肌肉的緊張度。如果柔軟無牴觸感,則一般病變較輕或者是功能性病變;如果腹壁硬或者孩子不讓撫摩腹部或者全腹疼痛,則大多是器質性病變。

  特別提醒

  不要隨便採取措施,如果孩子腹痛是器質性病變,此時如果按揉兒童肚子,或做區域性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按揉腹部,只會刺激蟲體,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瀰漫性腹膜炎;而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五.從伴隨

  症狀看腹痛

  1.應注意腹痛與發熱的關係。先發熱,後腹痛多為內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常併發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反之先腹痛,後發熱多為外科疾病,如急性闌尾炎、繼發性腹膜炎等。

  2.伴隨噁心嘔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變;伴隨咳嗽、發熱的要注意腹外器官的病變而導致的腹痛,如下葉肺炎所引起的牽涉痛。

  3.注意面板出血點、瘀斑和黃疸,有助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紫癜及肝膽疾病引起腹痛的診斷。

  4.陣發性腹痛伴有頻繁嘔吐,明顯腹脹,不排氣及不排糞者,常提示腸梗阻。

  5.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見於胃腸穿孔、急性壞死性腸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腫扭轉等。

  6.腹痛劇烈不敢翻動體位且拒按者,常有侷限性或瀰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闌尾炎,腹膜炎等。

  7.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如憂鬱症、幼兒園恐懼症等也會產生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