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棗的盆栽方法是什麼

  “龍棗”一般是指“澤蘭”,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活血化瘀,行水消腫。那麼,?

  觀賞樹種裡,龍棗***也稱拐棗***最為有趣。作為盆栽,不用蟠扎,自然扭曲生長,連葉柄甚至果子都彎彎曲曲,奇特之極。如果種在造型講究的紫砂盆或瓷盆裡,實是一件不須配石配草的小景。 龍棗用嫁接方法繁殖,可在春初樹芽萌動前,挖掘野生***或大棗樹根櫱長成的***小棗樹,樹幹如小指粗細最好,只要根部富有鬚根,極易移栽成活。以此做砧木,尋得龍棗去年長成的粗細與砧木相當或稍細枝條一段,長約10至20釐米,上邊有一至二三個芽眼即可。以劈接方式、接穗削下部為兩面楔形,塗唾液保溼;砧木取適當高度***隨需要矮些或高些都可***平切,在砧木上部豎劈刀口,將接穗插入,一面或兩面對正樹皮形成層後以塑料布條包紮綁緊,務使傷口不透風。種好貼木或嫁接後,全棵橫臥以溼土淺埋,保持砧根潮溼,一般半個月至二十天即可成活。 成活後,待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後,開啟接處的包紮物。養護一二年後即可觀賞。 管理上只要水肥合適,陽光充足。生葉後長勢旺盛,花有香氣,掛棗後更增加情趣。冬季落葉後,將盆坐在土坑裡,埋土前澆足水,埋土超過盆面二三寸就可以在室外安全過冬。


龍棗


  龍棗性狀鑑別

  ***1***地筍 莖呈方形,四面均有淺縱溝,長50-100cm,直徑2-5mm,表面黃綠色或稍帶紫色,節明顯,節間長2-11cm;質脆,易折斷,髓部中空。葉對生,多皺縮,展平後呈披針形或長圓形,邊緣有鋸齒,上表面黑綠色,下表麵灰綠色,有棕色腺點。花簇生於葉腋成輪狀,花冠多脫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氣微,味淡。

  ***2***毛葉地筍 莖節及葉面上密被硬毛,餘均與地筍相似。

  以質嫩、葉多、色綠者為佳。

  龍棗顯微鑑別

  ***1***地筍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較平直,有少數非腺毛,角質層隱現波狀層紋。非腺毛,角質層隱現波狀層紋。非腺毛1-5細胞,表面隱現疣狀突起,長75-360μm,葉脈上的毛長可達520μm,基部細胞較寬,直徑32-80μm,並有少數腺毛,腺頭1-2細胞,直徑16-28μm,柄單細胞。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腺鱗較多,頭部直徑55-80μm,6-8細胞,亦有少數單細胞頭腺毛,葉脈上非腺毛較多,長80-520μm,表面有疣狀突起。氣孔直軸式。

  莖表面觀:表皮細胞長方形,角質層有紋理;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腺鱗頭部直徑角質層有紋理;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腺鱗頭部直徑56-60μm,6-8細胞。氣孔稀少。偶見非腺毛。

  ***2***毛葉地筍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平直,非腺毛較多,1-5細胞,長45-495μ,基部直徑32-50μm,表面有明顯的疣狀突起,並有腺毛。下表皮細胞壁波狀彎曲,腺毛較多,主脈及側脈上均有眾多非腺毛,3-6細胞,長62-600μm;腺鱗頭部直徑64-72μm。氣孔直軸式。

  莖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形或長方形,角質層隱現紋理。有腺毛及腺鱗。單細胞非腺毛長20-28μm,莖的稜處有少數多細胞非腺毛,長可達750μm,表面亦有疣狀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