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城牆

  萬里長城,並不是浪得虛名,走過的人才懂,有空一定要去見識一下。

  世界上最長的城牆-萬里長城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它像一條巨龍,從西北甘肅的嘉峪關向東,翻越祁連山,沿賀蘭山、陰山、燕山、越沙漠,過草地直達鴨綠江畔,全長12700多裡,統稱萬里長城。歷史上先後有20個朝代***包括諸侯國***修築長城,其中以秦、漢、明三個王朝修築規模最大。

  在秦始皇以前就開始了長城的建造。春秋戰國時期,楚、秦、齊、魏、趙、燕、韓、中山諸國各有自己的城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防禦北方的匈奴貴族入侵,下令以原來的燕、趙、秦北方的長城為基礎,修築一條新的長城。

  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據說,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曾經報告說,從遙遠的月球觀察地球,能夠辨認出的人類工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蹟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蹟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蹟。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