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什麼時候開始放假的

  在中秋節到來時,民間都有著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你知道中秋節開始放假的時間嗎?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中秋節開始放假的時間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中秋節開始放假的時間

  2017年中秋在2017年10月4日***星期三***,為國家法定假日。與國慶節連休8天,即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8日,放假調休8天。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歷史

  隋唐以後,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與時代文化的進步,人們對月亮天體有了較理性的認識,月亮的神聖色彩明顯消褪。這時皇家也逐漸失去了對月神祭祀的獨佔權威。月亮對一般平民來說,不再是那樣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氣象恢弘,親近自然,唐朝雖沒有中秋節日,但中秋賞月玩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尋常可見。秋月也常常引發人們感物懷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說:“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古代傳承下來的有關月神的神話,這時出現了新的情節,月宮中除了寂寞的嫦娥、蟾蜍、玉兔外,又添了一位據說因學仙有過而被貶謫來的吳剛。吳剛從事的是一項懲罰性工作,即砍伐一棵永遠砍不倒的桂樹。太陰之精月亮在這時成為仙界的流放地,從嫦娥偷吃不死仙藥、化為月精,到吳剛被貶往月中伐桂的傳說看,月神已由原始的宇宙主神演化為具有道教色彩的神仙。

  宋代中秋節已成為民俗節日,中秋放假一日。以賞月為中心的中秋節俗的形成,大概與都市生活情境有著內在的聯絡。《夢粱錄》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稱為“月夕”。***卷四***月夕之名,顯然與古代秋分“夕月”有關。文人沿襲賞月古風,但宋人賞月的情趣大異於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輝聯想到河山的壯美,友朋千里,邀賞明月,詩酒風流。宋人對月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世態。當然,對於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一種形態,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北宋東京,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縱酒度節;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④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熱鬧。在銀蟾光滿之時,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樓,臨軒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中小商戶也登上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⑤市井貧民雖無富戶鋪張的財力,可過節的願望十分強烈,“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員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營業,“閭里兒童,連宵嬉戲”,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現實的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中秋節俗的變化更是明顯。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中秋成為民眾時間生活中的重要節點。唐宋時代地位微弱的中秋上升為與年節、端午並列的民俗大節。節俗活動豐富多樣。

  中秋節美食

  江蘇: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桂花鴨和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又叫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在江蘇東臺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寓意和睦團圓。

  廣東: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即潮汕各地的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都有,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汕人送親戚之佳品,潮汕人送月餅有睦親的含義。二是水果,中秋季節,潮汕一帶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汕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的芋泥、瓜漿也是人們喜歡的,芋頭、餈粑等則是潮汕人中秋必吃的。

  臺灣: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後正是公水鴨初長最嫩的時候,高雄美濃區的客家人往往於中秋節宰食公水鴨加菜,這已成為當地中秋的一個習俗。宜蘭地區在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臺南地區則有在中秋節吃麻薯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