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的有什麼症狀

  什麼是水中毒有什麼?患者應該注意什麼,因該如何預防水中毒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水中毒的症狀

  1、起病急,突出表現為精神神經症狀,如頭痛、精神異常、抽搐、定向障礙、意識障礙甚至昏迷,亦可有顱內高壓表現如嘔吐、視盤水腫、呼吸抑制等,甚至出現腦疝而導致死亡。

  2、發病緩慢,缺乏特異性。輕度水過多僅有體重增加。當血漿滲透壓低於260mmol/L,血鈉低於125mmol/L時,有疲倦、淡漠、噁心、嘔吐、腹脹等表現;當血漿滲透壓低於240—250mmol/L,血鈉低於115~120mmol/L時,出現頭痛、嗜睡、神志錯亂、譫妄等神經精神症狀;血漿滲透壓低於230mmol/L,血鈉低於110mmol/L時,出現躁動、抽搐、肌肉痠痛、偏癱甚至昏迷。慢性水中毒者可有體重增加,唾液分泌增加,腹瀉,面板蒼白等。慢性水中毒者更要注意原發病的表現如患者出現尿量明顯減少,有心功能不全者出現胸悶、氣短、不能平臥等。

  水中毒的治療方法

  預防重於治療。對腎功能不全和容易發生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的情況者,應嚴格掌握入水量,以預防水中毒的發生。一旦發生水中毒,輕度病員,停止攝入水分,機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後,可自行恢復。對嚴重水中毒患者,立即禁水外,應採用利尿劑加強水分的排出。一般採用滲透性利尿劑,如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0.2L,靜脈快速滴注,也可用袢利尿劑,如速尿和利尿酸。以減輕腦水腫和增加水分排出。也可靜脈滴注5%高滲鹽水液,目的是迅速減輕細胞內水腫,改善症狀。對少尿或無尿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利尿劑和大量高滲鹽水不但無效且有增加迴圈負荷的危險,不宜使用。除停止水份攝入外,可採用人工透析的方法。

  預防水中毒的方法

  1、少量多飲。喝水過多、過少都不利健康。每人排尿情況不同,一般每天喝8杯水較為適合且要分幾次喝。一下子飲水過多,即使沒有水中毒,大量的水積聚在胃腸中,使人胸腹感到脹滿,不利健康。飲水過多,還會沖淡胃液,導致胃腸的吸收能力減弱。

  2、未渴先飲。如果發現口渴,實際上你的體內已出現脫水狀況。

  3、喝水不要喝得太快太急。喝水太快太急,無形中會把帶著的很多空氣一起吞嚥,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部脹風。如果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特別是劇烈運動後的喝水方法是,先用水漱漱口,潤溼口腔和咽喉,然後喝少量水,停一會兒,再喝一些,讓肌體慢慢吸收。

  4、水溫30℃以下最好。一般建議以30℃以下的溫開水最好,比較符合腸胃道的生理機能,不會過於剌激腸胃道造成血管收縮或剌激蠕動。

  5、最理想的飲水是涼開水、淡茶水。開水在自然涼到20℃至25℃時,溶於其中的氯氣等減少一半,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並不減少,其張力、密度等理化特性與生物細胞內水的化學特徵極相似,易被機體吸收。

  水中毒飲食保健方法

  1、對於水中毒的患者可以吃一些高滲透壓的食物:高葡萄糖水口服,由於葡萄糖隨著濃度的增高其滲透壓也增高,在通過腎臟的時候吸收不了,可帶走大量的液體,形成一個滲透性利尿改善水中毒症狀。

  2、注意合理的飲水:避免攝入水分過多,同時注意飲食平衡,避免水鈉代謝異常,除了主食以外,患者應多飲用液態食物,如牛奶、果汁、稀飯或豆。

  3、多食利尿類食物:如:冬瓜、大黃瓜、絲瓜、苦瓜 紅豆、薏仁、番茄、韭菜、白蘿蔔,石榴、葡萄、橘子、紫蘇、西瓜、魚腥草,蔥、洋蔥、檸檬。

  4、積極治療:腎病、肝病,以免導致繼發性水中毒。

  5、注意合理輸液:避免輸液超標,導致水分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