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嘔吐

  嘔吐,中醫病證名。是以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致的一種病證,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嘔吐的病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隨逆氣上出,發生嘔吐。由於季節不同,感受的病邪亦會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2、飲食不節

  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潔食物,皆可傷胃滯脾,易引起食滯不化,胃氣不降,上逆而為嘔吐。

  3、情志失調

  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胃氣上逆;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難運化,胃失和降,均可發生嘔吐。

  4、病後體虛

  脾胃素虛,或病後體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胃虛不能盛受水谷,脾虛不能化生精微,食滯胃中,上逆成嘔。

  嘔吐的治療及預防:

  一、治療

  1、禁食6~8小時。輕度或中度脫水可服“口服補液鹽”,多次少量服,多數病兒能糾正脫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糾正或患兒對“口服補液 ”不能耐受,最好的辦法是根據血生化檢驗進行靜脈輸液矯治。

  2、治療原發病。外科梗阻性疾病,應施行手術解除梗阻段。如為內科性嘔吐,即應治療原發病。如嬰兒餵養不當,嚥下大量氣體,應在餵奶後將患兒俯在母親肩上,拍背,使患兒打嗝,排出氣體。

  3、應當服用止吐藥。最安全最有效的藥物為嗎丁啉,每次每公斤體重0.3毫克,每日3次,飯前15~30分鐘服用。

  4、再發性嘔吐在禁食期間可少量多次飲涼開水或冰水,喝溫水易引起嘔吐。

  二、預防調護

  1、起居有常,生活有節,避免風寒暑溼外邪侵襲。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對肝氣犯胃者,尤當注意。

  3、飲食方面也應注意調理。脾胃素虛者,飲食不宜過多,同時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涼藥物。若胃中有熱者,忌食肥甘厚膩、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禁服溫燥藥物,戒菸。

  4、對嘔吐不止的病人,應臥場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服藥時,儘量選擇刺激性氣味小的,否則隨服隨嘔,更傷胃氣。服藥方法,應少量頻服為佳,以減少胃的負擔。根據病人情況,以熱飲為宜,並可加入少量生薑或生薑汁,以免格拒難下,逆而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