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雞飼養的基本方法

  作為飼養者,必須遵循操作程式,做好每一天、每一項細緻的工作,才能確保養雞成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肉仔雞的生產特點:

  肉仔雞的生長速度快,一般雞仔出殼重35克左右,飼養天齡短,週期短。出欄後要趕緊對雞舍進行清洗和消毒,做好隔期工作,為下一批雞苗做準備。

  飼養密度大,雞舍利用率高。肉用仔雞的生物學特徵與蛋雞不一樣,肉雞性情溫馴,不好動,很少打鬥跳躍,特別是育肥後期。只要墊料清潔,有適當的通風條件,就可保持一定的飼養密度。一般地面平養可達10~11只/m2***但要有運動場***。

  此外,飼養肉仔雞,裝置簡單,每人每年可養1~2萬隻。

  二、肉仔雞的飼養方式:

  肉仔雞生長迅速、體大笨重、骨骼易斷、胸骨易彎曲、易發生胸囊腫等。在飼養過程中應特別重視這些特性。現在一般是墊料地面散養,其主要優點是:裝置投資少、操作方便、可降低胸囊腫的發生率。但此法飼養易發生球蟲病,藥物和墊料費較高。

  墊料散養是在雞舍的水泥地上鋪一定厚的墊料,要求墊料鬆軟、吸水性強,可用刨花、木屑、穀殼、稻草等。墊料要保持地面平整,不能裸露地面,保持地面乾燥,要及時更換飲水器附近的潮溼墊料。為防止墊料表面結塊,肉仔雞上市後要及時做好清潔工作。

  有條件的可採用網上平養,即將肉仔雞放在特製的網上飼養。此法的優點上管理方便,可減少球蟲病、腿部疾患和胸囊腫,雞糞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三、肉仔雞的飼養管理:

  1、適宜的環境條件。環境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肉仔雞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

  溫度。適宜的溫度是飼養肉仔雞的關鍵。第一日齡時要求室溫33度以上,隨著周齡的增加,溫度可適當降低,一般每週降低1~2度。從第5周齡起保持在25~28度左右。在炎熱的夏季要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實行夜間、清晨喂料,必要時可用涼水拌料,以促進肉仔雞的採食量。

  通風。由於飼養有一定密度,隨著體重的增加,呼吸量也增大。若通風不良,雞舍中的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雞群易發生呼吸道疾病。特別是在冬季,既要保溫又要加強通風,兩者都要兼顧,以防止呼吸道病和脫水。

  光照。肉仔雞的光照的目的是延長採食時間,增加採食量,加快生長速度。可採用連續光照或間斷光照。開放式有窗雞舍在1~3日齡實行24小時光照,以利雛雞熟悉採食和飲水位置。24日齡開始至飼養結束,採用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的方法。而間斷光照則只在密閉式雞舍進行,即1~3日齡24小時光照,4~8日齡23小時光照,1 小時黑暗;9日齡後,採用1小時光照,2小時黑暗的變更光照制度。此外還好注意育雛的光照強度,頭5天可以用強一點的燈泡,一般以40瓦,以後降至25瓦的,弱光可以減少啄癖的發生,雞群安靜,利於生長。

  溼度。雞舍裡適宜的相對溼度是50~60%。一般情況下溼度不是大的問題,容易被忽視。因為雞體內的熱量主要是通過加快呼吸來發散。低溫高溼時,雞體輻射產生的熱量大部分是被過多的溼度所吸收。這時應通過加溫來提高雞舍的溫度,並適當增加通風換氣。雞舍的溫度太低時,對雞的羽毛生長是不利的。空氣中的灰塵大量增加時,雞群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這時要在舍內牆壁上噴水,提高雞舍的相對溼度。

  密度。適宜的密度、雞舍的環境控制與肉仔雞的生長髮育關係極大。應該根據飼養方式、季節、氣候、體重等情況進行調整。夏季應低於冬季;體重越大,密度越小。飼養密度過高,會造成應激,發生啄癖,雞群整齊度差,疾病發生率大。

  2、適時開食,確保供水。一般出殼36小時內必須讓雛雞飲到水,但越早越好。飲水後1小時即給料。夏天飲涼水,冬天則飲溫水。頭5天可用深色的塑料盤將飼料撒在裡面給雛雞採食。一週後改用小料桶,但要確保每隻雞都有采食位置。

  3、提倡供應顆粒飼料。投喂顆粒飼料,雛雞增長快,耗料少,飼料的轉化率提高。但要注意,低日齡的雛雞可拌溼料供應,隨著日齡的增加可換顆粒料。

  4、加強防疫。肉仔雞飼養週期短,無論雞群發生什麼疾病,在出售前都很難恢復,這必然找成經濟上的損失。所以必須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種工作,堅持以防為主。要注意環境衛生,及時清除汙物。如果雞瘟和傳染性法氏囔病嚴重的地區必須各接種兩次。

  雞絨採集加工

  ***1***羽毛的採集與保藏

  ①採集 拔毛有幹拔和溼拔兩種,以幹拔為佳。我國大部分地區採用溼拔,羽毛含水暈大,需晾乾保藏。收集雞毛應將絨毛、片毛和大羽毛分開,特別是絨毛和片毛最有價值,勿遺漏。各種羽毛的品質和用途不同,勿棍雜。

  ②晾晒 晾晒羽毛應選避風、陽光充足和乾淨地方,勿混入雜質。晒乾後的羽毛應及時收藏,以免被風吹走和夜間被露水淋溼。

  ③保藏 將晒乾的羽毛存入乾燥庫房,經常檢查,如發黴或有特殊氣味,應重新晾晒。

  ***2***羽毛的加工

  ①風選 將羽毛分批倒入搖毛機,開動鼓風機,使羽毛在箱內飛舞,利用片毛、羽毛、灰砂和腳皮的密度不同分別落人承受箱分類收集。為保證質量,風箱內風速要均勻,將選出的羽毛裝成大包。

  ②撿淨 風選後的羽毛再次撿去毛梗和雜毛,抽樣檢查其含灰量及含絨量是否合乎標準。

  ③並堆 對撿淨的羽毛根據品質成分調整與並堆,使含絨量達到成品標準。

  ④包裝 將並堆後的羽毛經取樣複驗合乎標準,即倒入打包機,取出後縫好包頭、編號、過秤即為成品待售。

  雞絨加工

  ①選料 要挑選含有豐密絨絲的雞毛,按雞的部位來劃分,胸腹部位的雞毛是最適合於加工雞絨的原料。

  ②撕絨 一般是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緊要撕雞絨的上部毛梢,再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雞毛下半部右邊的絨絲往下撕去,撕下來的絨絲成朵狀,就是雞絨。

  ③分色 撕絨時,除白色雞絨要單獨分開盛外,其他顏色統稱灰色雞絨,可以盛放在一起。

  ④包裝 白色雞絨和灰色雞絨因質地不一樣,必須分別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