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古箏譜

  閨怨 曲目介紹

  閨怨,原是中州古調,經過婁樹華改編後成為古箏曲子。

  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希望您會滿意。

  

  閨怨 作者介紹

  婁樹華***1907年5月15日-1952年10月16日***,字蔭堂,號權中。河北省玉田縣人。古箏演奏家。

  婁樹華10歲時入小學就讀。婁樹華除了學好一般的功課外,對於老師陳鬆橋的書法、音樂、美術等,也有著強烈的興趣。15歲時,經父親託人介紹到新集一家布店當學徒。婁樹華利用業餘時間練習書法,拉拉胡琴已取得精神上的慰藉。1935年,樹華先生參加了“中國音樂旅行團”赴歐洲的旅行演出,

  婁樹華10歲時入小學就讀。婁樹華除了學好一般的功課外,對於老師陳鬆橋的書法、音樂、美術等,也有著強烈的興趣。十五歲時,經父親託人介紹到新集一家布店當學徒。婁樹華利用業餘時間練習書法,拉拉胡琴已取得精神上的慰藉

  婁樹華18歲***1925年***時由父親包辦與大丁莊李春壇之女李珍結婚。不久,因不堪繼母虐待而告別了新婚的妻子,離家出走,到了北京,經人介紹在“北京道德學社”盡苦勞維持生活和完成他提高文化素養的願望。

  婁樹華在道德學社盡義務時,結識了道德學社成員河南遂平魏子猷先生。魏老是河南民間音樂世家,尤其長於河南中州古調“樂中箏”;樹華先生經常到魏家欣賞觀摩並參與魏家家庭音樂活動,久而久之,便因同道同學關係,專誠求箏藝,師事魏子猷先生門下。婁樹華,誠心誠意,畢恭畢敬,亦步亦趨的按照魏先生的傳統教學方法研習古箏;先熟讀樂譜,再行操縵,每首箏曲,每個指法都是循序漸進,紮紮實實學到手的,因此婁樹華對箏藝基本功和傳統音樂藝術修養,多是千錘百煉過得硬的。婁樹華對古箏藝術的造詣,歷來是以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為指導思想和行動準則,這也是他繼承魏師之志,述魏師箏藝的一種動力吧!

  相關資料閱讀:什麼是閨怨?

  閨怨,這是個多義詞。狹義來講,指的是唐代詩人司馬札的《閨怨》詩。廣義來講,是古典詩詞的一種分類。古典詩詞分為送別詩***詞***,閨怨詩***詞***,懷古詩***詞***,感懷詩***詞***,邊塞詩***詞***等等。對於詞,根據寫作風格不同,則分為不同的派別,包括豪放派、婉約派,等等。顯然閨怨詞則屬於婉約派詞。這類詞的主題通常是:婦人思夫,感時傷懷,觸景生情等等。比較出名的一首閨怨詞是溫庭筠的《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