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國畫教案圖片

  中國畫作為我國的傳統藝術,有很多人想將中國畫藝術傳承下去,其中有很多高中開始繪畫中國畫的作品了。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1

  2

  3

  4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國畫的介紹。

  國畫工筆的襯染技法

  在宣紙或絹的反面上色***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襯染的顏色大都和正面的相近***,經過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為厚重,均勻,造成豐富的層次感。

  仕女國畫的唯美主義

  明代是封建社會的政權穩定時期,仕女畫在文人畫家的積極參與下獲得極大的發展。在題材上,除肖像外,戲劇、小說、傳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則成為畫家們最樂於創作的仕女形象。人物的造型由宋代的具象寫實逐漸趨於帶有一定唯美主義色彩的寫意。仕女身材婀娜勻稱,面容端莊清麗,舉止間流露著女性文雅恬靜之美,尤其她們怡情於亭臺之間,身著貼體緊身的明服,更增強她們體姿的修長與典雅的風致。

  明代作為仕女畫的藝術成熟階段,這時期,不僅湧現出了眾多傑出的仕女畫家和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而且在表現技法上亦豐富多彩,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如吳偉的《武陵春圖》代表了明前期白描仕女畫的最高水平。

  武陵春以細勻的淡墨線繪成,畫面清雅、秀潤,更貼切地表現出女主人的纖弱文靜之氣。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代表了淡彩仕女畫的最高境界。人物以硃砂白粉為主調的淺彩設色,表現出女神溫柔娟秀的美感。仇英的仕女畫有“周昉復起,亦未能過”之評。其《貴妃曉妝圖》,充分地展示了他工筆重彩仕女畫的深厚功底。圖中所塑造的楊貴妃及宮女雖然是唐代宮苑仕女,但實際上她們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美女的形象。她們修頸、削肩、柳腰與周昉筆下曲眉豐頰、短頸寬胸的宮女有著全然不同的審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