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保護的手抄報內容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改善。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嚴重的問題,其中最嚴峻的是環境惡化。在當今這個時代,環保問題希望能夠得到改善。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警惕生活中的電子汙染

  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電視機、電腦、微波爐、行動電話等電器裝置已進入千家萬戶,由其釋放的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長期接受高頻電磁輻射,會對眼睛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及骨組織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有關環保的手抄報圖片

  1.對眼睛的危害

  高強度電磁輻射可以使人眼晶狀體蛋白質凝固,更嚴重的可形成白內障,還可傷害角膜、虹膜、前房,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完全喪失。

  2.對神經系統的危害

  長期遭受高強度的微波輻射,會引起植物性神經平衡失調,並會導致頭昏、頭痛、失眠、乏力、煩躁、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3.對生殖系統的危害

  高強度微波輻射若照在人體睪丸的部位時,能抑制精於生長,影響生育,高強度的電磁輻射還可導致懷孕的婦女流產。

  4.對心血管的危害

  高強度微波輻射對心血管所造成的影響是:最初使心跳加快,隨之又變慢,最後停止跳動,還可使心肌纖維間充血並呈透明狀,並導致其周圍血管通透性增加。

  5.對消化系統的危害

  長期受高強度電磁輻照能使人的胃、腸粘膜充血、糜爛,甚至形成潰瘍。

  6.對骨組織的危害

  電磁輻照可引起骨組織充血,從而破壞骨髓,還可使內臟器官血管擴張,組織充血,甚至壞死。
 

有關環保的手抄報圖片

  :自然資源的分類

  自然資源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著許多形態和性質很不相同的物質,為了有利於管理和利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非枯竭的自然資源:這類資源供給穩定、數量豐富,幾乎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一般不因利用而枯竭。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全球性水資源、大氣和氣候等。

  二、可枯竭的自然資源:這類資源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的不同時期形成的,數量有限,其中有的將會枯竭,如化石燃料;而有些則在不合理利用時才會枯竭,如能適當利用就可不斷更新,例如生物資源。這類資源又可根據其是否能夠自我更新分為兩類。

  ***1***可更新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地區性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等。這類資源可藉助於自然迴圈和生物自身的生長繁殖而不斷更新,保持一定的儲量。如果對這些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就能夠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如果使用不當,使資源受到損害,破壞其更新迴圈過程,會造成資源枯竭,不僅經濟受到損失,嚴重時將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

  ***2***非更新自然資源。這類資源基本上沒有更新的能力。其中有些可藉助於再迴圈而被回收,得到重新利用,包括金屬礦物和多數非金屬礦物,如鐵礦、銅礦、磷、鉀肥料、石棉、雲母、粘土等,這些資源是經歷了億萬年的生物進化迴圈過程而緩慢形成的,其更新能力極弱,當它們被人類開採使用之後,可以再回收重新利用。另外一些非更新資源是一次消耗性的,既不能再迴圈,也不能被回收,主要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此外,還有一些非金屬礦物,如石英、石膏和鹽類,以及一些消耗性金屬如塗料中的鋁、電鍍中所用的鋅等,僅供一次利用,無法回收。